“打驢球”、“鬥牛”、暢遊頤和園……罕見紀實老照片帶你穿越清華舊時光
210幅黑白照片,跨越60年光陰,不久前在清華大學舉辦的影展“張祖道鏡頭下的清華”,吸引了不少校內外觀衆駐足欣賞。
張祖道的攝影之路始於清華園。1945年,他考入西南聯大,後畢業於清華大學社會學系。社會學課程中並沒有攝影,但社會學的訓練和學科背景,奠定了他樸實自然的攝影基調。在那個流行“擺拍”和“藝術攝影”的年代,張祖道選擇了一條特立獨行的“紀實”道路。
畢業於清華社會學專業的攝影師張祖道。
尚未從清華畢業時,張祖道就十分喜歡攝影。最初,他用借來的相機拍攝同學遊玩,記錄昆明“一二·一”學生運動,從此一發不可收拾。終於,他用參加社會調查的勞動報酬,到王府井東安市場,買了一臺二手老相機。第二天便拍下了北平學生抗議美軍暴行大遊行的全過程。此後,1947年反飢餓、反內戰、反迫害運動,1948年“反美扶日”學生愛國遊行……張祖道的鏡頭一直牢牢地追隨着身邊愛國學生的身影。
拍攝遊行隊伍時,張祖道總是騎自行車先到達預定地點,觀察環境,把相機設置好後,掛在身上用手遮住,然後擠在人羣裡假裝路人。等遊行隊伍走過來,他舉起相機快速按下快門,周圍根本沒人察覺。有時,他會爬到公共汽車頂上,或者電線杆上,從高處拍攝。
他還與同學一起創建了“清華週末攝影社”,靠出售校園風景照片補貼拍攝成本。這一時期,他留下了大量記錄校園生活、校園建築、學生運動、校慶活動等方面的珍貴照片,如1947年同學們玩“打驢球”“鬥牛”等清華傳統遊戲、校慶日的校友活動、學生自治會理事普選和競選、社會學系師生出遊等內容。
1947年4月27日,清華36週年校慶時的傳統遊戲“打驢球”。
1947年清華校慶時的傳統遊戲“鬥牛”。
1947年校慶期間,“小清華人”也來到了學校。
1948年校友返校,社會學系學生身穿各民族服飾在“人文展覽會”上。
1948年,清華37週年校慶,全校師生暢遊頤和園。
1947年,大禮堂北面的校河小橋。
1947年4月27日,清華大禮堂人頭攢動,紫荊花盛開得格外鮮豔。這是清華建校36週年校慶日,也是清華北上覆員後的第一個校慶。張祖道揹着相機,拍下了當時校友返校歡聚、師生歡慶的場景。正在拍攝時,見梅貽琦校長走來,他便迎上前去,恭敬地鞠了一躬,問道:“梅校長,我是社會系的學生,叫張祖道,能給您拍張照片嗎?”梅貽琦同意了。與梅校長同行的還有參加校慶的嘉賓——北大校長鬍適、昆明師範學院院長查良釗和南開大學秘書長黃子堅。這張在張祖道攝影生涯中少有的“擺拍”照片,成爲記錄清華歷史的珍貴影像。
1947年,與梅校長同行的還有參加校慶的嘉賓——北大校長鬍適、昆明師範學院院長查良釗和南開大學秘書長黃子堅。
長期的“抓拍”歷練,讓張祖道鏡頭中的人物肖像尤爲生動、真實。從青年時期到耄耋之年,張祖道用影像記錄了幾百位文化、藝術和科技學界名人。翻開他的影集《剎那——中國當代文化名人剪影》,每一張都是珍貴的歷史瞬間:齊白石在西單家門口送別客人,劉開渠等雕塑家創作人民英雄紀念碑浮雕,費孝通重訪江村時與村民同看《江村經濟》,詩人徐遲被下放到河北懷來勞動,傅抱石、關山月聯手繪製巨幅水墨畫《江山如此多嬌》,年輕的黃永玉在家中創作,老舍蒔養花卉……
1952年9月,剛剛在《新觀察》任攝影記者的張祖道接到了一個特別任務。當時,《新觀察》約請林徽因撰寫關於北京文物古蹟的連載文章,張祖道成爲林徽因的“臨時助手”,專門拍攝文物古蹟照片。幾乎每個月,張祖道都會去樑思成和林徽因在清華園新林院的家中,送他拍攝的照片,藉機呆一整天,傾聽兩位建築大家講述故事、討論問題。
有一次,他在樑、林家中遇見了英國建築師斯金納。斯金納與樑、林夫婦探討北京老城區建設問題時,張祖道按下了快門。當時林徽因已被病痛折磨多年,她的側影顯得尤爲瘦削、羸弱。
1952年9月14日,斯金納與樑思成林徽因夫婦探討北京老城區建設問題時,張祖道按下了快門。
恩師潘光旦,攝於1956年春
1956年,隨恩師潘光旦到川鄂山區,對土家族進行民族識別時,眼見恩師腿腳不便仍拄着柺杖穿行在高山低谷,張祖道大爲感慨:“我不僅耳濡目染,從潘光旦老師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而且也領悟到攝影是觀察、調查、見證事物的方式,社會學的調查態度就是老老實實,儘可能做到全面客觀。今後,我一定要老老實實做人,老老實實拍照。”
張祖道用“老老實實”的鏡頭,留下了4萬餘張照片。他逝世後,長子張雨斌、次子張雲兵將他留下的攝影作品、日記手稿、著作等資料全部捐贈給母校檔案館,在他們心中,“父親的學術生涯始於清華園,他畢生心血的最好的歸宿也應該是清華園。”
文圖 | 吳霜(清華大學檔案館館員)
編輯 | 楊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