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認定臺灣構成貿易壁壘 高孔廉曝「報復時間點」:做個了結
大陸商務部認定臺灣構成貿易壁壘,海貿會會長、海基會前副董事長高孔廉認爲,陸方會在總統蔡英文下臺前做了結。(示意圖/資料照)
大陸商務部今(15)日宣佈,臺灣制定並正在實施的禁止進口大陸產品的相關措施,已構成貿易壁壘。對此,海貿會會長、海基會前副董事長高孔廉表示,陸方可能會在大選後對臺實施單邊制裁,時間點應會在總統蔡英文下臺前做個了結。
大陸商務部今年4月針對臺灣禁止進口大陸產品的相關措施進行貿易壁壘調查,10月將調查期限延長三個月至2024年1月12日,恰逢總選大選前一天,引發政治聯想。但大陸商務部今(15)日宣佈調查結束,根據調查結果和《對外貿易壁壘調查規則》第三十一條規定,商務部認定,臺灣對大陸貿易限制措施存在《對外貿易壁壘調查規則》第三條所規定的情形,構成貿易壁壘。
據《風傳媒》報導,海貿會會長、海基會前副董事長高孔廉今受訪表示,陸方的報復措施,可能在臺灣大選後對臺實施單邊制裁;至於是否中止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陸方應會在520期間決定,在總統蔡英文下臺前做個了結。
高孔廉指出,從中國商務部公佈的調查報告可見,原本今年3月17日提出的貿易調查僅有食品土畜、五礦化工、紡織品三個領域,調查期間加入了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因此,這次調查臺灣貿易壁壘的領域,擴大到矽晶圓、太陽能等相關產品。
高孔廉舉例,臺灣2022年從日本、紐西蘭、美國、智利進口蘋果金額約2.5億美元,大陸業者喪失潛在出口至少1.7億美元;海協會副會長鄭立中在與他談判時曾反映,臺灣自己不生產蘋果,從美日進口那麼多的蘋果,爲何不能從大陸進口呢?」除了蘋果,還有大蒜、蘑菇、木耳等,大陸蔬菜產品無法進入臺灣市場,喪失的潛在出口額約2.5億美元。
高孔廉研判,大陸官方對臺單邊制裁的報復手段,針對臺灣農產品,可以用檢驗檢疫的理由,工業產品應該是「臺灣感覺會痛而又不傷大陸自己的產業」;矽晶圓應該不會是標的,太陽能、化纖產品都有可能。
對於總統府秘書長林佳龍稱是大陸介選,高孔廉則表示,民進黨政府只會抗中、炒作介選,把經貿問題政治化。
高孔廉指出,臺灣在國際上的免稅覆蓋率正在縮小,一旦ECFA中止後,將變本加厲。兩岸簽署ECFA之前,臺灣的免稅覆蓋率是0.2%,2010年簽署ECFA後增高到10%,再到2013年臺灣與新加坡、紐西蘭籤FTA,勉強增加到13%。因爲RCEP上路,臺灣出口東南亞國家的比重正在下降,相較於韓國高達70%以上的免稅覆蓋率,猶如天壤之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