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人看臺灣》這項運動讓臺灣有「拿不完的冠軍」

「南臺灣囝仔棒球傳奇」影片講述50年前臺南巨人少棒榮獲世界少棒冠軍的感動時刻。(摘自「南臺灣囝仔棒球傳奇」影片)

2020東京奧運落幕。

中國臺北隊的表現令人眼前一亮,在許多項目創下「隊史最佳紀錄」,也是中國臺北隊參加奧運會有史以來獎牌數量的最多的一次。

那你知道中國臺北隊最擅長的運動是什麼嗎?

羽毛球?乒乓球?跆拳道?

NO~

是 棒球 !

棒球並不是奧林匹克比賽的常設項目。

一方面,棒球大國——美國更看重美國職業棒球聯賽,不會派最強的棒球運動員備戰奧運會;另一方面,棒球僅在部分國家和地區備受追捧。所以英國倫敦奧運會和巴西里約奧運會上,我們並沒有看到棒球。

棒球作爲日本的國球,東京奧運會怎麼可能放過這次機會?

於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後,棒球時隔12年再次迴歸。

可是這次棒球項目,兩岸的隊伍都沒有參賽!

因爲棒球的比賽週期較長,奧運會的棒球比賽隊伍要先通過棒球資格賽,進而選出6個隊伍才能參加奧運會,兩岸的隊伍都獲得了參加最終東京奧運會的資格賽。

但由於國際上新冠肺炎形勢嚴峻,兩岸棒球隊伍都最終放棄了東京奧運會入場券的爭奪。

中國隊在2021年5月7日公告退出最終資格賽,放棄了東京奧運會入場券的爭奪。

最終,日本打敗了美國,首次贏得了奧運會棒球冠軍。

「在臺灣,如果想舉辦活動聯絡大家的感情,卻不知道舉辦什麼活動,就來場棒球比賽吧!」

從7歲就開始打棒球,現在23歲還在對棒球癡迷的臺灣男生克丞這樣說。

「臺灣棒球比賽從國際性賽事,到兩岸比賽、城市、地區、國小、國中、大學甚至社區性質,完全就是想辦就辦的概念,比賽次數根本就數不過來。」

臺灣現在最大的棒球場——桃園棒球場可容納2萬多人,而臺灣最大的演唱會場地「臺北小巨蛋」只能容納1.5萬人,且這樣規格的棒球場在臺灣有四個。

棒球比賽可以讓寶島萬人空巷,臺北市最高的建築101大樓都打出了爲球隊加油的口號,導演李安爲職棒開球,周杰倫在棒球場開演唱會巡演。

每當大賽來臨,無論是報紙、電視、還是網絡,所接觸到的媒體,頭條和焦點統統都與棒球有關。

不誇張地說,棒球是島內唯一能夠超越族羣黨派,將人心凝聚起來的運動。

棒球明星也在臺灣地區的歷史上一直扮演着「民族英雄」的角色。

7歲以前,克丞身體瘦弱總是生病。爸爸在小學就曾代表臺灣地區參加了國際棒球賽事,便產生了想讓兒子通過棒球運動提高身體素質的想法。

「明明就是強迫!我小學4年級的時候每天都要跑2公里!有一次學校運動會結束後,大家都被家長接走,只有我在學校等我爸來監督我跑完2公里,還要練球,丟不好的時候會被罵,晚上回家吃完飯還要在樓下練揮棒和甩毛巾。(大哭)」

臺灣棒球具有濃厚的殖民主義色彩,1895年日本佔領臺灣時,將這項運動帶來了臺灣,並允許臺灣參加日本最高規格的甲子園比賽。

中華隊也曾與古巴、美國、日本、韓國共列爲世界業餘棒壇五強之一。

棒球運動在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上首次亮相時,彼時的中華隊獲得了銀牌,在決賽中輸給了另一個愛棒球愛得發狂的島國——古巴。

曾於1983年、1987年、1989年、2001年亞洲棒球錦標賽榮獲冠軍,1984年洛杉磯奧運(棒球作爲示範賽項目)獲銅牌。2006年多哈亞運會,以全勝戰績,獲得金牌。

上世紀七十年代,臺灣棒球號稱「拿不完的冠軍」。

臺灣的學生棒球的發展也是令人矚目,長期稱霸世界少棒大賽,從1969年到1996年爲止,臺灣少棒隊總共拿到十七次冠軍頭銜。

克丞從小在父親的嚴厲教導下,把棒球視作痛苦的來源。重複的動作、乏味的練習,打棒球不過是被冠上最實際的意義——增強體力。

但是在中學第一次參加過棒球比賽之後,感受到了團隊的合作,奔跑的目的,這一切才變得有趣了起來。

隊友的陪伴、輸贏的爭奪,都讓打棒球的日子忘記了暴曬和炎熱,變得閃閃發光起來。

「大二時,參加軟式大專聯賽,整隊只有我一個投手,爲了想跟隊友一起打進複賽,我連續兩場比賽完投。

還記得那天比賽是一大早,這場比賽攸關能不能進到下一輪。所有人都非常緊張,我也是。

當比賽進行到最後一局時,我的手已經舉不起來,指尖也因爲用力的扣球而起水泡。全身極度的疲憊的情況下,我還是走上投手丘,因爲我知道隊友都在等我完成比賽,拿下勝利。

在拿下兩出局後,我被打出一支安打。我知道我的體力可能只夠再面對一位打者,我轉身看見自己的隊友大聲幫我加油。

不要只想着贏,要想不能輸!

我看向捕手要的目標,擡腳、跨步、揮臂。

兩個好球,沒有壞球。

在最後一個打席我成功三振了對手。

此刻,我明白了電影《KANO》中的吳明捷。或許那時自己也是一顆被定了釘子的木瓜樹。沒有退路的木瓜樹,一定會長出肥美的瓜果。

我興奮的在投手丘上大吼,所有隊友一起衝上來抱住我。

投手站在投手丘是孤獨的,但是背後卻有一羣人相挺,無條件的信任和支持,我想這就是團隊之所以能成功的地方。

那個時候,我就偷偷做下『我要一直一直打棒球』的決定。」

棒球作爲寶島臺灣當仁不讓的第一運動,擁有同樣走過30年曆程的中華職棒。

中華職業棒球大聯盟(Chinese Professional Baseball League,下文稱爲CPBL),簡稱中華職棒、中職,是臺灣地區最早成立的職業運動聯盟。

這個全臺灣最頂級的職業體育賽事目前擁有5支球隊,分別是統一7-ELEVEn獅、中信兄弟、富邦悍將、樂天桃猿、味全龍。

97年,當臺灣棒球剛進入「全盛時期」,CPBL暴發了球員簽賭、放水打假球等事件。之後,此類假賭黑事件的頻發,備受民衆的詬病,導致資本退出、比賽質量下降、球隊運營出現問題。

目前,臺灣棒球因爲球團各有特色,多元發展商品走向,以及中華職棒修改規定、逐漸提升球員薪資,使得臺灣棒球走出當初的陰霾,重新受到民衆喜愛。

棒球在大陸是一個小衆項目,被長期邊緣化。

因爲對場地要求較高,棒球項目的普及度不高,大多數人和棒球的關聯也僅限於購買棒球帽和棒球服的程度。

或許很少有人知道,棒球其實是國內繼足籃排之後,第四個擁有全國聯賽的體育項目。

2002年第一屆中國棒球聯賽正式開啓。

2007年美國棒球大聯盟MLB入駐北京,興建棒球發展中心,開啓了「十年養成計劃」。

2008年北京奧運會,作爲東道主首次參賽的中國隊,面對中國臺北隊,經歷4個半小時的苦戰,最終在第12局下半狂得5分,8-7逆轉戰勝對手取得棒球奧運比賽的首勝。

2009年WBC世界棒球經典賽迎來歷史性首勝,那時幾乎所有人都認爲——中國棒球的春天可能真的來了。

之後等來的,卻是奧運會取消棒球項目,國家給予棒球隊培訓的經費開始急劇減少。

這對中國棒球剛剛充滿希望的棒球運動員來說,無疑是致命的打擊。

曾經在YouTube上看U18棒球錦標賽中日大戰,有日本網友評價「中國棒球隊實力不弱,或許是時機還未到。」

2017年,克丞應大陸邀請參加了海青杯兩岸棒球友誼賽。

「我去到兩岸青年交流打比賽前,爸爸還特意囑咐我不要在大陸亂講話。但是到了那邊發現大家都會主動跟我們聊天,就算比完賽了,晚上也會粘在一起,到對方的房間打遊戲。我們一起談棒球相關的事,彼此沒有隔閡。」

在大陸和對岸的同學一起打球時,大陸同學對待棒球的態度讓自己覺得意外。

「他們非常珍惜每一次打擊、守備、投球的機會。也許是因爲在臺灣,打棒球是非常普遍的,比賽時我們是會比較輕鬆的氛圍。但是大陸同學會因爲一次打擊不到位而懊惱很久。」

早在2009年,大陸球隊就利用冬季到臺灣移地訓練,也隨之有一些兩岸友誼賽的活動。

從2012年的嘉藥杯,兩岸棒球正式比賽的開始。

2017年4月,清華北大雲集海峽兩岸17支高校棒球隊,近500名兩岸「棒球英豪」,舉辦了規模最大的兩岸青年學生比賽交流活動——第一屆CSSBL海峽兩岸學生棒球聯賽。

棒球聯賽是兩岸青年交流的指標性活動,促進了兩岸青年互動不斷向前邁進。

近年來,臺灣更有許多棒球從業人員跨越海峽,前往對岸擔任教練,普及現代棒球觀念。

克丞也會有想要來大陸做少兒俱樂部棒球教練的想法。

「其實在第一次來大陸參加比賽時,就有想過說不定可以來大陸練球。我自己是非常喜歡棒球,從小到大也接受過非常多的訓練,也在大學有修習教育學課程,在職棒球團的夏令營和大學的球隊都擔任教練的職務。哪裡有人想學棒球,我就會想貢獻自己的所學,可以培養更多人喜歡這項運動。儘量避免他們因爲受傷而無法完成自己的夢想。」

棒球的價值就是在這裡吧。

不!

是運動的價值,競技體育的價值。

對手永遠是自己,不一定拿了獎牌纔會贏家。能堅持自己的熱愛,持續將自己的熱愛轉化成社會價值,纔是人生的榮耀時刻。

所有爲運動事業付出和奉獻的人,不僅僅給我們帶來了榮光,更感謝運動選手爲我們普通人帶來的精神力量。

棒球對於大陸而言,距離真正落實體教結合,還有很遠的路需要走,棒球文化的養成,也絕非一朝一夕。

如何讓棒球成爲大陸人喜歡的運動,如何借鑑對岸聯盟發展的經驗和教訓,需要所有人思考。(毛毛、克丞)

(本文來源:柚子鋪臺灣交換生服務公衆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