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投石索 以國防衛範圍最大的防空飛彈

熱門話題

在這一次伊朗大規模空襲以色列的過程中,以色列的「大衛投石索」(Davids-sling)防空飛彈的表現也相當關鍵,雖然它沒有「鐵穹」與「箭式」那麼常被提及,卻是守衛範圍最大的防空武器,舉凡短程彈道飛彈、大口徑火箭、巡弋飛彈都是可以攔截,防衛範圍40~300公里,其地位與愛國者飛彈相仿。

據研發廠商以色列國營拉菲爾集團的資料,大衛投石索武器系統(DSWS)包含垂直飛彈與發射裝置、ELM-2084火控雷達、戰鬥管理/操作站,和「史塔納」攔截器(Stunner interceptor)。

史塔納攔截器是一種長4.6公尺,兩級式飛彈,最大攔截高度15公里、圓周射程在40至300公里之間。第一級是三脈衝固體推進劑發動機,它的前兩個脈衝使速度推至7.5馬赫,而2級的第三個脈衝,則推送攔截器接近目標前再提高速度。

史塔納飛彈尖端呈不對稱的「海豚形」,使其具有高偏軸的運動性,鼻錐具有兩個用於終端導引的感測器:一個是光電/紅外線(EO/IR)整合感測器,另一個是全天候雷達尋標段。由於飛彈的尋標段持續時間有限,因此在發射後到接近目標前,都採用地面雷達協助導引,透過資料鏈系統,接收來自地面雷達的指揮。每枚史塔納飛彈的生產成本估計爲100萬美元。它的發射裝置是拖車式垂直髮射系統,便於機動部署。每個發射單元,最多可容納12枚飛彈,如此數量可以面對相當龐大的來襲威脅。

系統的偵測器,是ELM-2084多任務雷達,這是一種採用S波段的主動電子掃瞄陣列雷達(AESA),具有極佳的搜索力與偵測匿蹤化目標的效果。ELM-2084的多任務特性在於,它既可以用作空中監視雷達,也可以用導引飛彈的火控雷達。在監視模式下,它可以在474公里的範圍內,追蹤多達1100個目標,並可以電子掃描120度方位角和50度仰角。

爲了提供360度監控,ELM-2084以每分鐘30圈的速度,旋轉天線陣列。到了火控模式,它每分鐘可以在100公里範圍內,追蹤多達200個目標。也是在此模式引導史塔納攔截器,協助飛彈進入自主偵測目標爲止。

以色列是在2006年開始研發大衛投石索,並且於2008年8月,與美國簽署了共同開發協議,從2006年到2020年,美國提供了19.9億美元的援助,並得到最富盛名的雷神公司鼎力相助,纔有如此強大的性能。據瞭解,該飛彈50%的零件,是美國製造與提供的。

2012年,以色列飛彈防禦組織(IMDO)與美國飛彈防禦局(MDA),展開大衛投石索的初期測試,就獲得成功,其後的第2次與第3次也都沒有漏失,在研武研發史上,如此佳績實在並不多見。

以色列空軍於2016年接收了第1批大衛投石索,到了2018年7月23日,它迎來了首次實際戰鬥。當時敘利亞對以色列發射2枚俄羅斯制的OTR-21(也稱SS-21)「圓點」短程彈道飛彈,以色列空軍旋即發射2枚史塔納攔截器;然而,以色列軍隊評估圓點飛彈不會落在以色列境內,可能是一次誤判,於是以色列立即令史塔納攔截彈自毀;一枚在戈蘭高地爆炸,另一枚落在敘利亞南部。至於那兩枚「圓點」飛彈,均在敘利亞境內落地。所以,今次的實戰表現,是大衛投石索第一次在空中攔截敵方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