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興如何擦亮氫能名片?北京兩會上政協委員們這樣說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朱玥怡)氫能已成爲大興區的名片之一。貝殼財經記者關注到,今年的北京兩會上,多名政協委員同樣帶來了氫能發展的相關提案。市政協委員、北京市大興區政協原黨組書記、主席吳問平今年的提案之一就是關注如何加快氫能產業發展。

吳問平告訴貝殼財經記者,在國家的戰略部署下,大興國際氫能示範區應運而生,成爲氫能政策落實與產業發展的重要平臺。特別是 2024 年以來,全市首個生物質綠氫項目落戶示範區,7條京津冀跨區域氫能運輸示範線順利建成,累計落地企業228 家,涵蓋氫能制、儲、運、加、用全產業鏈,逐步塑造了 “大興氫能” 這張產業新名片。但在氫能產業培育和發展過程中,仍然存在問題。

例如氫能應用場景不夠廣泛,新產品還缺少標準制定和產品合格認定。吳問平提到,當前,京津冀地區氫能示範應用主要集中在燃料電池商用車領域,其應用場景尚未完全展開。在氫能兩輪車等新產品應用過程中,還缺少國家、地方標準,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新產品的有效推廣。

北京2022年冬奧會、冬殘奧會期間,約800輛搭載“大興製造”氫能發動機的車輛服務於冬奧賽事保障,成爲賽區綠色出行的一大亮點。民盟界別政協委員、民盟北京市委常委、大興區工委主委、北京市大興區體育局副局長李光熙告訴貝殼財經記者,目前大興區已有氫燃料電池汽車1630輛,每日的氫氣需求量約爲12噸。

貝殼財經記者瞭解到,大興國際氫能示範區已形成了龍頭企業引領、潛力企業集聚的氫能企業培育發展體系,國氫科技、億華通、美錦氫能、海德利森等頭部企業先後落地。吳問平告訴記者,目前部分央國企已初步與示範區達成了合作意向,但從總體上看,大型央國企氫能業務板塊落戶示範區的數量還相對稀少,集聚落地效應還不夠凸顯。

吳問平提出,建議市發改委在指導大興編制平原新城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的同時,努力爭取國家發改委等有關部門的支持,在加快推動氫能產業空間基礎設施建設等多個方面,統籌給予一定的政策和資金支持。

李光熙亦向記者表示,希望加大金融服務,爲氫能等新能源領域新興產業提供定製化的融資解決方案,以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的轉化。爲氫能等新能源產業的蓬勃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李光熙同時表示,目前氫能領域的科技投入仍有提升空間,建議建立高效的人才和科技支撐體系,推進氫能等新能源領域“專精特新”企業赴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完善創新生態,加速科技成果產業化進程,利用資本市場力量,助推氫能等新能源領域企業快速成長和產業轉型升級。

校對 付春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