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疫苗發燒「副作用or確診」?李秉穎揭3差異:超過48小時速就醫
▲臺中市衛生局製作圖表,提供民衆辨別接種疫苗或感染新冠肺炎所引起的症狀。(圖/市府提供)
臺北仁愛醫院傳出一名看護工接種完AZ疫苗後身體不適,卻誤以爲是副作用,搭自強號回臺中新社竟確診。而全國自15日起優先替85歲以上長者施打,對於疫苗副作用類似染疫症狀,讓民衆十分擔憂,臺中市祭出圖表提供辨識。另外,醫師也提出4大辨別方法,避免誤判。
施打疫苗後出現的副作用與確診新冠肺炎的症狀雷同,讓不少人相當擔心,對此,臺中市衛生局長曾梓展表示,接種COVID-19疫苗後,依個人體質不同,可能會產生疲倦、頭痛、肌肉痠痛、發燒超過38度、畏寒、關節痛及噁心,不過症狀通常較輕微,且在數天內會改善消失;同時也製作圖表,以消除大衆疑慮。
▲醫師提醒,施打疫苗發燒通常都是24小時內發作。(示意圖/路透社)
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委員、臺大兒童醫院感染科醫師李秉穎也說明,有3種狀況要特別留意,第一、打疫苗會出現發燒,但要注意的,通常是施打後24小時內發作,假設超過24小時纔出現症狀,就要小心可能不是疫苗所引起;醫師接着表示,疫苗造成的發燒通常不會超過48小時,一旦超出48小時,就要儘快就醫。
第三、疫苗會引起發燒,但不會引起明顯的呼吸道症狀,李秉穎說,若打了疫苗不只發燒,還有嚴重咳嗽、流鼻水或其他跟疫苗不相關的症狀,就要馬上就醫確認是否有其他的感染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