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爾·卡尼曼:聰明的投資者不相信直覺

成功的投資者往往在利益與風險面前,更加善於做出理性科學的決策。

剛剛過去的3月,又一位傳奇隕落了。丹尼爾·卡尼曼,一位以色列裔美國心理學家,被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史蒂文·平克評價爲:“現今在世的最重要的心理學家”。

丹尼爾·卡尼曼一生的際遇堪稱傳奇,對於他學術生涯的總結或許用“著名的決策心理學家”最爲貼切,可卻因爲對人類決策偏差和直覺思維的研究而啓發了衆多經濟學家,獲得了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同時,他也被譽爲“行爲經濟學”的奠基人之一,其理論和發現包括框架效應、錨定效應、損失厭惡、基率忽視等等。尤其是“前景理論”,不僅引發了一場心理學革命,更是打破了學科的藩籬,對經濟學、市場營銷、公共政策等領域造成了深刻影響。

在經濟學領域,卡尼曼引入了認知心理學的觀點來研究在不確定情境下的決策過程。決策是我們每個人每天都在進行的活動,但對於商人來說,決策的正確與否與利益和風險高度相關,因此正確、科學的決策顯得格外重要。

在面對利益與風險雙重困難選擇的時候,成功人士往往具有更強的冒險精神,這其實就是商人的思維模式在發揮作用。正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如果真的要總結一下成功的投資者有什麼共同點的話,那恐怕就是,成功的投資者往往在利益與風險面前,更加善於做出理性科學的決策。

從思維偏誤到“前景理論”

一個不太恰當卻相對直觀的比方是,在經濟學領域,“理性經濟人”假設的重要性,不亞於“1+1=2”之於數學的重要性。

因此,傳統的經濟學分析總是建立在“理性人”的假設上,即認爲人們作爲決策的行爲主體是理性的,不會被外界因素和內部感情所影響,同時還能精於判斷和計算。

但卡尼曼和他的好友阿莫斯·特沃斯基的研究駁斥了這一點,他們認爲人的行爲很多都是非理性的。在卡尼曼看來,人類是非理性的,我們都會犯很多不合理的錯誤。

在此基礎上,卡尼曼和特沃斯基將他們的研究興趣逐漸拓展到了人類思維領域:在對不確定的世界進行概率判斷時,思維是如何運行的?人類不是偶然,而是系統性判斷錯誤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關於人類判斷之謎的探討,他們發表了一系列文章。他們認爲,面對不確定性的事件,人的大腦並沒有順理成章地去計算正確概率,而是用經驗法則代替了機會法則,他們把這些經驗法則稱爲“啓發性”的。

緊接着,卡尼曼和特沃斯基又挑戰了經濟學中著名的“期望效用理論”,這一理論同樣假定人是理性的,認爲人們在做決策時,總是遵循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原則。

但“效用最大化”可以解釋購買保險等看似有悖於期望值最大化原則的經濟行爲,但仍然無法解釋人們爲什麼會買彩票。

卡尼曼首先提出“後悔理論”來解釋這個悖論以及人類的其他行爲。但是卡尼曼和阿莫斯同樣看到,“後悔理論”仍有無法解釋的現象:爲什麼面對損失時人們會甘冒風險賭一把。於是他們完成自我否定,又提出了一種新的理論,也就是著名的“前景理論”。

簡而言之,就是人們在面臨獲利時,往往不願承擔風險;但在面臨損失時,又很願意冒險,也就是說,人們對損失比對獲得更敏感。由此可見,在不同的風險預期條件下,人們的投資行爲傾向也是可以預測的。

“前景理論”不僅完全顛覆了人類理性決策的經濟學經典假設,也對世界帶來了深刻改變。經濟學方面,理查德·塞勒受此啓發,開創了“行爲經濟學”,後來,連巴菲特和芒格都受益其中。

2011年,卡尼曼將自己的思想精華寫成了《思考,快與慢》。中信出版於2012年翻譯出版了其中文版。這是一本對人類自身根本性問題的全面探究,並進一步討論了“思考”這一活動背後的理性與非理性問題。

對於投資者來說,瞭解我們的“思維方式”和學會在不同場景下使用不同的思維方式是十分重要的。我們可以來看看這本書中是如何分析了思維?以及如何才能讓我們做出正確的決策?

偏見如何影響決策?

假設有一個低風險的外科手術,手術期間發生了一件始料未及的事故,病人因此死亡。事後,陪審團更傾向於相信手術本來就存在風險,而且主刀醫生應該比其他人更清楚這一點。即使在制定決策時其想法是合理的,這一結果偏見也會使人們幾乎不可能對他的決策作出正確評估。

巴魯克·費斯科霍夫(霍華德·海因茨大學教授)率先揭示了“後見之明”現象,當時他還在耶路撒冷讀書。後見之明的偏見對決策者的評估行爲有着惡劣影響:它導致觀察者不是根據判斷過程的合理性來評估一個判斷的好壞,而是以結果的好壞作爲判斷標準。

後見之明對那些決策制定者而言尤其無情。他們的工作就像是爲他人做代理人,這些人包括醫生、金融顧問、教練、執行總裁、外交家以及政治家等。

好的決策如果產生了壞的結果,我們就會責備那些決策制定者。而對那些只是在事後才能明確看出是正確的決策而言,其制定者也不會因此得到什麼讚揚。這便是典型的“結果偏見”。

認爲人類“對過去了然於心”這一錯覺會帶來更深層次的錯覺,以爲人類可以預知並控制未來。這些錯覺會讓人感到安適,這些錯覺還會減輕自己將要體驗的焦慮。

我們都需要一顆定心丸,想知道我們的行動會有恰當的結果,想知道智慧和勇氣一定會帶來成功。明明是同一個人和同樣的行爲,在事情進展順利時就是講究方法。而事情進展不順利時就成了死板,這便是一種“光環效應”。

光環效應屬於心理學範疇,是指當認知者對一個人的某種特徵形成好或壞的印象後,他還傾向於據此推論該人其他方面的特徵。

由於光環效應,我們將因果關係拋到腦後。我們很容易相信公司的失敗是因爲其執行總裁僵化死板,而真實情況是因爲這家公司正每況愈下。

錯覺就是這樣產生的,一本書,通過提供人類大腦所需的故事(比如關於企業成敗的原因,但是忽略了運氣的決定性力量和迴歸的不可避免性),與讀者形成共鳴。這些故事引起並維持了錯覺,同時給讀者上了一些沒有什麼持久價值的課,但這些讀者卻偏偏願意相信這些內容。

人類大腦的常規侷限使它沒有足夠的能力重構過去的知識結構或信念。一旦接受了一種新的世界觀(或對世界某一方面的看法發生了變化),你就會立即喪失很大一部分回憶能力,無法回想起自己觀點改變之前的那些想法了。

你無法重構過去的想法,這種情況會不可避免地導致你低估自己受往事影響的程度。

直覺有時不可信

遵從“眼見即爲事實”原則的大腦,可通過忽略自己所不知道的事而變得過於自信。因此,許多人容易對沒有事實根據的直覺懷有高度的自信也就不足爲奇了。

卡尼曼和克萊因(美國著名認知心理學家)最終就一個重要的原則達成了共識:人們對直覺的自信心不能作爲他們判斷的有效性的可靠指標。換句話說,當有人告訴你你應該相信他們的判斷時,不要相信他們,也不要相信自己。

如果主觀自信不可信的話,我們該怎樣評估直覺判斷的有效性呢?

回答這個需考慮到技能習得的兩個基本條件:① 一個可預測的、有足夠規律可循的環境;② 一次通過長期訓練學習這些規律的機會。當滿足以上兩個條件時,就可以培養出直覺來了。

象棋這個活動就需要在極具規律的環境下進行,橋牌和撲克也提供了有力的、能支撐技能的統計學規律。

醫生、護士、運動員以及消防員面對的都是複雜但卻基本有序的情境。相反,作長期預測的股票投資者以及政治學者是在有效性爲零的環境中進行的。

他們的失敗反映了他們嘗試預測的事物基本是不可預見的。在這樣一個不可預知的世界裡,人們出現預測錯誤也是無可厚非的。但是,若專業人士認爲自己可以成功預測不可能的任務,我們就可以對其進行指摘。

在一個不可預知的環境下聲稱自己有正確的直覺至少也會被稱做自我妄想,有時則更難聽。如果缺乏有效的線索,直覺的“準確性”不是因爲巧合就是在撒謊。

如果這個結論讓你驚訝,那說明你仍然相信直覺是不可思議的。請記住這條規則:在環境缺乏牢靠的規律時,不要相信直覺。

規劃謬誤

規劃謬誤只是普遍存在的樂觀偏見的一種表現形式。我們中的大多數人都認爲世界是美好的,但世界卻沒有想象般美好;我們覺得自己的貢獻很大,但事實上並沒有那麼大;我們認爲自己設定的目標很容易實現,但其實實現的可能性也沒有那麼大。

我們還容易誇大自己預測未來的能力,進而導致樂觀的過度自信,這可能會影響到決策在解讀過去和預測未來時,我們強調了技能的因果角色,卻忽視了運氣的影響。因此,我們產生了“控制錯覺”。

我們只重視自己已知的,卻忽視自己未知的,因此我們對自己的信念過度自信。

科林·卡莫若和丹·洛瓦洛創造了“競爭忽略”這個概念,並用迪士尼製片廠董事長的一段話闡述了這一概念。

當有人問爲什麼有這麼多高投資的大製作會同期上映時,他回答道:一切都是因爲自負。

如果只關心自己的生意,你就會想:“我有一個優秀的編輯部,還有個很棒的市場部,我們會做好電影的。”你還認爲其他人肯定都不會這樣想。但是在一年中的某個週末,你可能就會發現竟然有5部電影同時公映,那麼來看你那部電影的人肯定就不會很多。

這個坦率的回答提到了自負,但這種自負不是指傲慢或比其他製片廠更有優越感。

人們只是在決策時沒有將競爭因素考慮在內,因爲困難的問題再次被簡單的問題替代了。

這裡需要解決的問題是:想想別的人會怎麼做,有多少人會看我們的電影。

諸位製片廠的主管考慮的問題則更爲簡單,無須多慮:我們的電影怎麼樣,有強大的部門爲其作推廣嗎?

競爭忽略的結果是產生了許多額外入口:衆多競爭者進入市場,導致市場不能保證贏利,所以平均下來,其結果就是虧損。

對於新進入市場的公司來說,這樣的結果會令其失望,但是這對總體經濟的影響卻可能是積極的。

事實上,一些創新型企業的失敗標誌着新的市場需要更有能力的競爭者。有學者稱這些創新型企業爲“樂觀主義烈士”,對經濟有益,對投資者有害。

如何理性決策?

如何才能糾正偏見,真正理性決策呢?

在《思考,快與慢》這本書中,卡尼曼認爲我們的大腦有快與慢兩種思考作決定的方式。快思考爲“系統1”,慢思考爲“系統2”。

按部就班的運算過程便是慢思考,這個計算過程是腦力工作,需要刻意、努力並且有序地進行,這也是慢思考的一個特徵。

而想要做出正確的決策,其實就是慢下來,主動激活慢系統,彌補快系統的缺陷。書中還給出了兩條建議。

建議一:不要悶頭做決策,多聽聽其他人的建議和批評。因爲在重大決策時,自我批評會給自己帶來巨大的心理痛苦,但質疑別人就要輕鬆得多。這也是“旁觀者清”的心理學依據。

建議二:“事前驗屍”。聽起來有點恐怖,其實是說:做決策時,先假設這件事會失敗,然後每個人按照自己的理解,寫下失敗的可能原因。以此來提醒自己,做到未雨綢繆,提高工作的成功率。

最後,讓我們記住這本書中的金句:人有兩套思考系統:直覺系統和理性系統。非理性,纔是我們大多數行動的依據。

書名:《思考,快與慢》

原名:Thinking, Fast and Slow

作者: 丹尼爾·卡尼曼

譯者:胡曉姣 / 李愛民 / 何夢瑩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文|阿信

編輯|喻舟

版權聲明:

《巴倫週刊》(barronschina)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和金融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須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