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蘋果失去創新,中國的科技廠商在幹嘛?

你有沒有想過這樣一個畫面:

在臥室、辦公室、出租車、高鐵、飛機上,不需要額外的操作,一擡頭就有一面牆的魔幻大屏。手指輕輕一點,眼睛就能享受到片刻的愉悅。

不論是智能手機、平板電腦、還是AR技術,一直追求“佔用人類的眼睛的時間”。

現如今,科技世界已經捕獲了幾乎所有人類的視覺注意力。《紐約時報》統計,現代人每天約11個小時看各種類型的屏幕。

人類對屏幕的狂熱迷戀,快速過度到一個“越來越懶”的時代,希望只需要語音、手勢、或其它可穿戴設備來給眼睛減壓。

“懶”,也是人類進步的動力。

曾經火遍全球的iPad如今到了積灰的時候,它被替代的原因,是因爲有更加便捷的技術和產品更能滿足人類對視覺和顯示的渴求。

這場重新定義顯示、媒體、虛擬現實的產品革命,就是看似距離我們很遙遠的AR技術和硬件。

改變一切的視覺體驗

對屏幕要求最高的,莫過於遊戲玩家。

對追求極致遊戲體驗的玩家們來說,隔着一塊不大不小的屏幕,體驗感還是差了一些,也枉費了遊戲本身的好內容。

於是,遊戲用戶們忍不住激發出新的需求:能不能去除笨重的遊戲主機,將遊戲畫面無縫嵌入現實世界之中,實現超越實體屏幕物理限制的視覺體驗?

這看似不可能,充滿玄幻色彩的用戶需求,被Rokid做到了。

在Rokid AR Lite的引領下,一系列經典的3A大作《戰神4》、《荒野大鏢客:救贖2》、《生化危機:村莊》《賽博朋克2077》《黑神話:悟空》正式進入到AR世界。

當我戴上Rokid AR眼鏡時,我就是揮舞戰斧的奎託斯,在奧林匹斯衆神注視下,在北歐九界討伐異神;

我還是穿越廣袤的西部荒野,一人一馬一把左輪手槍,完全沉浸在那個充滿自由與冒險的西部世界;

當夜幕降臨,《生化危機:村莊》隨之降臨,拿起加特林,在火藥味與嘶吼聲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恐懼與興奮,腎上腺素飆升。

在Rokid構建的AR世界裡,我是騎士、忍者、勇士、殺手、牛仔、海盜、賽車手……從奧林匹斯山末日廢土,從日本東國到美國西部,去領略一個又一個國家與文明。

現實中的我躺在辦公室的舊沙發上,Rokid中的我已經在遊戲世界裡“直面天命”。

除了沉浸式體驗遊戲世界之外,Rokid AR Lite“分體式”設計,以眼鏡Rokid Max2作爲顯示終端,重量僅爲75g;Station2主機集成傳感、計算、電池模塊,體積小巧,單手就能握持。

這也意味着玩家可以輕鬆將“300吋空間巨幕”帶到更多的場景中,在牀上、在高鐵上、在飛機上、在辦公室……哪怕在衛生間的馬桶上,都能隨時隨地“直面天命”。

Rokid AR Lite超出人們日常對屏幕體驗的期待,也有着極大的想象空間:

除了隨時隨地玩遊戲,那是不是也能隨時隨地看電影?輕辦公?

答案是肯定的,除了300吋空間巨幕之外,Rokid AR Lite具有空間多屏展現方式,可以同時開啓三個窗口,在用戶的正面、左側、右側懸空浮現三個界面,可以同時打開三個軟件並列排布。

比起iPad,Rokid AR Lite的空間多屏讓信息展現的界面有了無限的伸縮彈性,用戶只要一歪頭,向左看或者向右看,三個界面的信息就能一覽無遺。

在運動模式下,無論是飛機、高鐵、汽車等日常的顛簸場景,都可以實現更好的畫面穩定效果,降低因外界環境抖動帶來的眩暈感。

AR這個詞,在眼下的AI創業浪潮中並不是新概念。

早在2016年,就有過一波創業熱潮。但無奈於,彼時技術還沒有完全成熟,能夠解決的場景問題也少之又少。

不可商業化,帶來的必然是行業的暫時熄火。 但眼下,AR也迎來了爆發期。

從互聯網時代,到移動互聯網時代,硬件的演進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迭代;眼下,又正值移動互聯網時代,邁向5G和AI時代,上層技術的演進也勢必帶來硬件的更新。

無論是遊戲、居家、出行、戶外,Rokid AR Lite都有着改變一切的體驗。

用戶淘汰的iPad

不可否認,iPad曾風靡了很長一段時間。

從2010年第一代iPad開始,打開了大屏移動硬件的大門。用戶開始追求更大、更吸睛的視覺顯示。

然而等到消費者真正去購買一臺iPad之後,就驚訝的發現,自己似乎只買了一臺長視頻平臺的播放器。

過於封閉的系統,禁錮了它的發展空間。絕大多數用戶均是將iPad用於娛樂,嚴重缺乏生產力,讓iPad淪爲一句“買前生產力,買後愛奇藝”的網絡段子。

IDC數據顯示,2024年Q2季度,iPad的市場份額爲28.0%,出貨量約爲201.6萬臺,同比下跌爲17.5%。

不僅iPad的出貨量暴跌,iPad用戶的換機週期同樣呈現出延長的趨勢。

CIRP調查報告顯示,iPad用戶(40%)平均會“持有3年或更長時間”,相比2023年提高了4%,比2022年更是高出了12%。此外,iPad換機週期在2-3年間的用戶佔比也有所增加,而1-2年或少於1年的用戶比例則相應下降。

買iPad的用戶和升級iPad的用戶越來越少,最大的原因,就是因爲iPad失去了創新能力。

如今的iPad已經衍生出數字版、mini、air、pro四個系列,但每次升級基本處於擠牙膏的狀態,經常出現屏幕、影像、處理器芯片“常規性升級”,越來越難以被消費者感知。

iPad核心功能本質上沒有變化,且大部分功能可以被手機替代。

消費者對於iPad產品“大屏幕”的新鮮感已經過去,又開始期待於下一種比iPad更大、更方便的“大屏產品”。

眼下,身處AI人工智能時代的浪潮,能讓Pad積灰的產品或將是AR外設。

當然,AR技術的成熟不僅限於遊戲場景,在工作、生活、娛樂的方方面面,都已經超越pad。

從便攜性來說,AR設備僅僅只有普通墨鏡大小,可以被隨身攜帶在口袋裡、在包裡、在衣服上,不論是體積還是便攜度,都要遠遠高於iPad。更別說還有堪稱“巨無霸”的14寸iPad Pro。

從視覺體驗來說,哪怕是作爲“買後愛藝奇”的長視頻播放設備,比起Rokid AR Lite 300吋空間巨幕,觀影體驗感相差十數倍。

從體驗創新來說,AR技術無疑是更具有未來科技感,3DoF、6DoF、空間錨點、眼動追蹤、手勢交互等一系列黑科技下,僅僅只靠手指觸摸操作的iPad,更像是上個時代的產物。

用戶對iPad爲首的平板產品,更希望它們能多一些商務屬性,藉助大屏來實現輕量級辦公需求。可惜的是,iPad往往需要外接鍵盤、鼠標等一系列輔助裝備,才能滿足輕辦公的需求。

而Rokid AR Lite的空間多屏,輕鬆實現了Pad很難完成的辦公場景。

在飛機上,我只需要躺在椅子上戴着Rokid Max2眼鏡,藉助Rokid Station2的觸摸板和空間射線進行交互,完全取代了電腦、鼠標和鍵盤的功能。

哪怕是文件需求十萬火急,飛機起飛迫在眉睫,Rokid AR Lite卻能做到無差別辦公,分分鐘搞定輕辦公需求。

iPad的成功,是消費者對於視覺的進一步需求,也是市場選擇的必然結果。當iPad後續的創新能力陷入瓶頸期,用戶自然也會去追求更震撼的視覺體驗、更好的操作性、更全面的遊戲/社交/輕辦公功能。

這也爲什麼AR設備會取代iPad,成爲符合“規律必然”產物的原因。

視覺顯示的版本答案

能夠成爲一款消費級AR產品的難度並不低。 外觀、重量、內容、交互......任何一項能力的缺失都無法讓產品真正的推向大衆消費市場。

拿重量來說,爲了減輕產品的重量,Rokid AR Lite特意用上了鈦合金材質,75g的眼鏡重量+巴掌大的主機體積,就構成了完整的Rokid AR Lite,日常出行隨手就能塞進口袋裡,毫無攜帶負擔。

Rokid AR Lite的人機交互,更是充滿着未來科技感,3DoF射線+觸控版雙方案,有種“下一個十年已經近在眼前”的感覺。

在生態拓展方面,Rokid積極與各行業合作伙伴開展跨界合作,共同打造更加豐富和多元的應用場景。目前,Pad上所有應用AR眼鏡都能用,甚至在空間巨幕和空間多屏的加持下,使用體驗更加優秀。

本質上,這是讓用戶的體驗無限接近於一副普通的眼鏡。拒絕自high式的技術,去真正的理解和尊重用戶,用戶反過頭來才能投票給你。

正因爲如此,在pico裁員、蘋果Vision Pro賣不動的情況下,Rokid AR lite創下了12小時銷售量破萬的戰績。

從自研系統YodaOS-Master,到空間巨幕和空間多屏新技術,Rokid一直在構建自己的產品和技術生態。

從pad到Rokid AR lite,看似替代更迭的背後,其實是技術演進的必然,是先進代替落後的規律。

人類對對屏幕的狂熱迷戀,或許能在Rokid AR lite身上找到版本答案。

本文源自:鋅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