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習近平開始不耐煩

(圖/Annie Bergeron-Oliver個人推特視頻截圖)

日前G20峰會在印尼召開,僅兩天的時間,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就與11位國家元首及聯合國秘書長會晤,真是忙得很。加上安排APEC會議期間會談的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及已到北京訪問過的德國總理蕭茲,美國聯合「抗中」的西方盟友幾乎都爭取到機會與習近平會晤,而且談得不錯。除了英國及加拿大之外。

英國原安排中英領袖會晤,但取消了。英國說法是「行程衝突」。不過英國政府隨即下令中資安世半導體出售其英國新港晶圓廠至少86%的股份,時機敏感,若非巧合,就是英國首相蘇納克被激怒。有媒體推測是大陸方面不滿蘇納克在會晤前夕對中的強硬發言而取消。之前彭博社報導,蘇納克本可成爲近5年來首位與中國國家主席會晤的英國首相,現在落空,反彈可以理解。

至於網上瘋傳習近平責備加拿大總理杜魯道的影片就更耐人尋味了。中加領袖有會晤,但習近平不滿媒體對會晤內容的報導,在會場外責備杜魯道,說他這樣說不合適,「而且我們也不是那樣進行的」,並打斷杜魯道的解釋,強調改善中加關係「要創造條件」。如果這段影片不是加拿大記者拍攝,外界可能還會懷疑這是個陷阱。因爲那段對話的情境,中國是老大,非常明顯。

中國還沒有超越美國成爲全球老大,但習近平的高度自信,顯示他對這兩年流行的「西方敘事」已經很不耐煩。這個「西方敘事」就是認爲,中國在新疆與香港壓迫人權,在臺海興風作浪,威脅臺灣,挑戰世界秩序;而西方基於共同價值觀,必須聯合制止,予以糾正。

對中國來說,這是「人權教師爺」。如果口口聲聲強調這些,不必談合作。所以習近平纔會對杜魯道說:「如果有誠心,咱們就應以互相尊重的態度來進行很好的溝通。否則這個結果就不好說了。」

這套「西方敘事」有其複雜背景,包括人道主義、進步價值與白人優越感。但美國要聯合盟邦與中國競爭,必須有套價值觀作爲區分我羣與他羣的道德標準,才能讓盟邦願意對美國無償付出,對中國產生厭惡感與敵意。

美國的西方盟邦已被「道德綁架」。但口頭很強硬,身體很誠實。現實的國家利益驅使這些領袖們爭相與習近平會晤。這意味着他們認爲,與中國合作的利益超過美國。習近平的「東昇西降」說或許不只是口號,同時也是西方國家精密計算後不便明言的認知。臺灣也應務實檢討兩岸政策,不宜再沉溺於「全球共同抗中」的虛假幻象。否則臺灣的未來,就真的不好說了。(作者爲臺灣國際戰略學會執行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