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總理蕭茲:不應使用武力改變臺海現狀
德國總理蕭茲。(資料照/達志影像)
德國總理蕭茲日前接受日本經濟新聞專訪時表示,目前正在準備首次提出國家安全保障戰略,接下來將討論對中政策。他將中國大陸形容爲合作伙伴、競爭對手、體系上對手,但不會與中國脫鉤。談及臺灣議題時,他強調,不應使用武力改變現狀。
蕭茲表示,他並不贊同去全球化和脫鉤(Decoupling)。即便如此,仍應該根據地緣政治的變化推進多樣化,以降低風險。具體來說,就是避免單方面依賴特定國家,開拓新的銷售市場,構建廣泛的供應鏈。
德國正在制定新的中國戰略。蕭茲說,德國目前正在準備首次提出(作爲安保政策指南的)國家安全保障戰略,接下來將討論對中政策。中國是擁有經濟實力的重要國家,是合作伙伴、競爭對手,也是體系上的對手。「我們不會與中國脫鉤,還會繼續進行合作。但同時也會擴大與其他亞洲國家的交流。」
聊到大陸軍事實力與臺海情勢時,蕭茲強調,隨着經濟的增長,中國的軍備擴張有目共睹;因此,以規則和法律爲基礎的世界秩序更加重要。去年11月,他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討論俄烏戰爭,公開發表了不能使用核武器的共同觀點,「這是一個很好的訊號」。這促進幾周後印尼二十國集團(G20)達成不允許使用核武器的協議。
在臺灣問題上,蕭茲強調,雖然德國和日美等國家一樣採取「一箇中國」政策,但不使用武力改變現狀這一點很明確。
談及德國經濟嚴重依賴中國,蕭茲表示,德國有句諺語叫做「不要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將盡力做到這一點。在與中國開展經濟合作的同時,加深與其他國家的關係,這樣做的目的是在供應鏈和銷售市場上不依賴特定國家。這一點尤其適用於地下資源的採購,這是從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戰爭中吸取的教訓。
他說,德國企業在做出決策時,除了經濟方面的效率之外,會更注重地緣政治方面的彈力(Resilience)。如果從各個國家採購,而不是隻選擇最便宜的供應源,那麼成本可能會逐漸上升。但這樣做才能保證自己的獨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