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清零沙皇改口 中國防疫政策轉向有2大難題

反封控抗議升級後,大陸從地方開始放鬆防疫措施,最明顯的改變是主導疫情的官員不再使用「動態清零」一詞。圖爲北京抗議封控的羣衆。(圖/

面對連日的反封控抗議升級,大陸從地方開始放鬆防疫措施,北京也再次緊急要求地方不得過度防疫。而最明顯的改變是主導疫情的官員也開始不再使用「動態清零」一詞,看起來政策風向已經轉變,但若要放棄「清零」,中國還會面臨兩大難題。

《德國之聲》指出,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週三在國家衛健委的座談會指出,「隨着奧密克戎病毒致病性的減弱、疫苗接種的普及、防控經驗的積累,我國疫情防控面臨新形勢新任務」。座談會後發表的聲明顯示,孫春蘭沒有使用 「動態清零」一詞,而在前一天的簡報會上,包括國家衛健委在內的機構官員也沒有使用這個詞,而是鼓勵老年人接種疫苗,這些動作被認爲是北京改變動態清零政策的跡象。

外媒認爲,孫的講話似乎是中國官方首次公開承認病毒不再那麼嚴重,表明中國終於開始考慮放棄清零政策。消息人士指出,中國在重新開放的壓力下,即將推出第4種新冠疫苗。

報導說,孫春蘭已是中國強硬防疫的代名詞,中國網路上流傳,只要她出現在爆發疫情的城市,當地就會實施嚴格封鎖。像是最初爆發疫情的武漢,和疫情失控的上海,以及海南等地在硬封鎖前都有她的訪視足跡。

然而,報導認爲,外界雖然用孫春蘭的話來解讀北京防疫方向可能改變,但中國要放棄清零還面臨2個問題:

首先,中國老人疫苗接種率低。雖然官方未說明推動老人接種疫苗要多長時間,但專家認爲,清零可能因此持續到2023年中期,甚至可能晚到2024年。除了老人接種率低,大陸國產疫苗的效用也是個問題。

其次,醫療資源不足。中國規模較小、工作量大的醫療保健系統,特別是在貧窮、人口衆多的農村,如果感染率隨着限制的放鬆而急劇上升,可能難以承受。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中國每千人擁有4.3張醫院牀位,只有較貧窮鄰國蒙古的平均8張牀位的一半。相較之下日本有13張,韓國則有12.5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