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ta來亂 亞洲新興債市蒙塵
近來東南亞國家新興債市明顯走弱,尤其是疫苗接種率相對較低而確診病例暴增的國家,這些國家的公債殖利率因此不斷走高。
因應疫情升溫,東南亞國家再度實施封城或是新的社交距離管制,相關措施延後經濟復甦,此外政府也對受衝擊的民衆與企業進行新的紓困方案,此舉也將增加財政負擔,不利債信展望。
根據FactSet的資料,5月中以來,印尼美元計價長期公債與美國公債利差已擴大0.3個百分點,菲律賓與美國公債利差擴增0.6個百分點,馬來西亞與美國公債利差同樣擴大。印尼、菲律賓與馬來西亞公債信評皆爲投資級,20年期以上公債殖利率目前約介於2.7到3.5%。 利差擴大的另一個原因在於美國長期公債殖利率下滑,主要反映全球投資人對美國未來幾年的經濟成長有所疑慮。另外,聯準會官員近幾個月來則不斷暗示準備讓寬鬆措施退場,將開始縮減購債。
澳盛銀行亞洲研究部主管Khoon Goh指出,同期間美元走強,意謂着新興市場發債國償債成本拉高。
相較於西方國家享有較高的疫苗覆蓋率,亞洲開發中國家的疫苗接種速度緩慢許多,因此確診病例與死亡人數大幅攀升。遭Delta病毒肆虐的印度感染人數於5月觸頂,全球人口第四大國印尼7月分疫情大爆發,成爲全球重災區。
法巴資產管理公司新興市場債券部門主管布希瑞(Alaa Bushehri)表示,亞洲新興市場疫情復燃澆熄今年初投資人對地區經濟成長的樂觀預期,疫情最糟時期看似已過去,信用風險降低,政府與企業積極發債,以印尼爲例,今年1月一口氣發行10、30與50年期的公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