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熱病媒調查 埃及斑蚊未北擴、白線斑蚊海拔升
環境部委託國家衛生研究院調查國內登革熱病媒蚊分佈發現,雖然最遠在新北採集到埃及斑蚊,但僅爲單次事件,分佈並未北擴,白線斑蚊則有往海拔1500公尺以上擴張跡象。
氣候變遷會影響生物分佈,聯合國氣候變遷委員會預測,危害性節肢動物在全球分佈上有往高緯度、高海拔移動趨勢。
爲了解國內狀況,環境部氣候署與國衛院就氣候變遷調適政策、行政運作資源及研究技術進行合作,針對國內登革熱病媒蚊進行全面性、系統性基礎調查,提供病媒蚊管制與蟲媒傳染病施政科學基礎參考資料。
調查計劃主持人、國家蚊媒傳染病防治研究中心研究員黃旌集今天告訴中央社記者,這次研究結果發現,埃及斑蚊分佈仍與過去所認爲的相同,主要分佈在嘉義布袋以南地區;白線斑蚊分佈自原本的海拔1500公尺以下,有往高海拔擴張趨勢。
研究並推估環境變遷對埃及斑蚊分佈影響,於2021到2040年升溫1.5度下,西部可能適合北界到臺中市太平區,東部可能適合北界到花蓮縣瑞穗鄉;2041到2060年升溫2度下,西部可到臺中市北屯區;東部可到花蓮縣花蓮市;2061到2080年升溫2.5度下,可到臺中市潭子區,東部可到花蓮市。
實際調查部分,民國111年於雲林縣北港鎮、新北板橋車站內各捕獲1只埃及斑蚊;去年於嘉義縣中埔鄉、臺中新烏日車站內各捕獲1只埃及斑蚊。黃旌集指出,推測蚊子跟隨人的移動,進入車上後在別地下車,但因持續監測皆未再發現,顯示蚊子無法在當地活下來或繁殖,整體埃及斑蚊分佈仍與過去相同。
白線斑蚊分佈方面,黃旌集說,2009到2011年研究發現,最高層在海拔1700多公尺處發現,但普遍仍是分佈在1500公尺以下;此次調查則發現有擴張到1500公尺以上,但因爲山區分佈人口較少,因此推測對整體登革熱疫情風險影響不會太大。
病媒蚊孳生容器樣態,除了常見的桶、缸、甕、盆及花器外,黃旌集指出,輪胎陽性率也達34.4%,相當值得注意,且高海拔白線斑蚊、東部最北埃及斑蚊分佈點,都是在輪胎積水中發現。
黃旌集說明,登革熱病媒蚊的卵就算在乾燥下也能存活,最長甚至可達半年,只要再次下雨就會孵化;輪胎經常被拿來作爲車擋或是填土當盆栽等再利用,且易於運送,因此建議除了落實巡倒清刷外,也建議儘量在地去化、減少運送,再利用前則要先打洞避免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