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屆臺灣國際打擊樂節下月登場 朱宗慶:繼續辦下去

第10屆臺灣國際打擊樂節下月登場,朱宗慶(後排左四)帶領打擊樂團團員、擊樂i世代演奏者合影。(朱團提供)

歷經9屆的艱辛與突破,朱宗慶打擊樂團每次辦完國際打擊樂節之後,總是累到決定不要再辦,就這樣掙扎了9屆。第10屆臺灣國際打擊樂節即將在下月登場,藝術總監朱宗慶首度在記者會上表示,「臺灣已經是打擊樂王國,我不會說不再辦了。」

朱宗慶說,1993年憑藉着一股衝動主辦了第一屆臺灣國際打擊樂節,「當年我才36歲,但靠我一人根本無法完成,還好我有齊心的團隊們。」當年朱宗慶沿街託鉢,四處借錢週轉,打下了臺灣打擊樂的蓬勃基礎,也開啓了臺灣學打擊樂的眼界。臺灣國際打擊樂節每隔3年主辦一次,9屆以來團隊遍佈5大洲30國,81個表演團隊及個人,還演出了58首國人創作,成績斐然。

「當年的衝動是對的。」朱宗慶說,臺灣被世界打擊樂壇列爲奇蹟,到現在不容忽視;臺灣有許多關於打擊樂的論文都是研究個案首例,也成爲必讀資料,「我不會再說我不要辦了,我們會一直辦下去。」朱宗慶說,過去考量團隊能力,3年舉辦一次,今年第10屆是首次改成相隔兩年主辦,「時代變快了,團隊進步的速度也加快了,我們要讓臺灣看見最新的打擊樂發展。」

第10屆臺灣國際打擊樂節共邀請來自12個國家,12個團隊以及70位擊樂家,以「追夢,不在遠方」爲主軸,分爲「看見臺灣」、「當代古典」、「世界音樂」、「熱門前衛」等四大系列,邀請包括皮可沙打擊樂團、南非帝祖‧普拉提亞與國王合奏團、墨西哥納達亞帕馬林巴木琴家族等團隊訪臺。

朱宗慶也表示,過去打擊樂節除了國際打擊樂團隊的演出之外,國際打擊樂節也希望凸顯打擊樂與社會互動的能量,過去國際打擊樂節關注過弱勢,原住民等族羣,今年則將焦點放在新世代的年輕人,「這次選出來的年輕人都得過獎,但除了大獎之外,他們本身散發出來的音樂性與想像力,是我們想要讓大家看見的。」

來自內湖的9歲小女孩陳韋潔,在自家附近音樂教室學鋼琴、小提琴,最後選擇了馬林巴木琴,小小年紀敲出的音樂性與從不怯場的颱風,受到第10屆臺灣國際打擊樂節青睞;來自宜蘭的小六生盧宣竹以揚琴拿到全國音樂比賽第一名,但也鍾情馬林巴木琴,沉得住氣練習,兩人都將受邀參加「《擊樂i世代》臺灣後千禧世代擊樂音樂會」演出。

第10屆臺灣國際打擊樂節將於5月24日開展,一直到6月1日連續9天,地點在臺北、臺中、臺南以及高雄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