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屆學術工作坊在鄭州大學主校區舉行
“轉型與創新:數智時代的影視理論研究與視聽人才培養”學術第3屆學術工作坊在鄭州大學主校區舉行
(與會專家學者與鄭州大學影視創作與研究中心研究員們合影留念)
11月9日,由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鄭州大學影視創作與研究中心主辦,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理論評論專業委員會聯合主辦的第三屆“轉型與創新:數智時代的影視理論研究與視聽人才培養”學術工作坊在鄭州大學主校區舉行。
(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黨委書記 陳曉偉教授主持開幕式)
開幕式由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黨委書記、鄭州大學影視創作與研究中心主任、本次工作坊的召集人陳曉偉教授主持。鄭州大學黨委宣傳部部長孫保營致歡迎辭,北京電影學院研究生院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理論評論專業委員會副會長王海洲教授代表中視協理論評論專委會出席會議並致辭,來自北京大學、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央戲劇學院、北京電影學院、上海戲劇學院、浙江大學、東北師範大學、山東師範大學、青島大學的等多所高校和研究院的專家學者,以及河南省內業界專家、鄭州大學影視創作與研究中心全體研究員、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師生100餘人出席會議。
(鄭州大學黨委宣傳部部長 孫保營教授致歡迎辭)
孫保營部長向各位與會專家表示熱烈歡迎。孫部長將鄭州大學的辦學歷程、學科建設和科研成果等情況向專家們一一介紹。他談到,智能化是擺在影視創作的前沿問題。鄭州大學影視創作與研究中心響應時代變遷、主動擁抱變革,匯聚國內頂尖力量,爲影視創作和人才培養貢獻力量;希望通過此次學術工作坊,共同探討影視理論研究的新路徑和新方法,爲數智時代視聽人才培養貢獻智慧與力量。
(北京電影學院研究生院院長、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理論評論專業委員會副會長 王海洲教授致辭)
隨後,王海洲教授代表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理論評論專業委員會向籌備工作坊的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鄭州大學影視創作與研究中心表示感謝。王教授談到,2024年是習近平總書記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十週年之際,影視文藝應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爲引領,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創作導向,聚焦國之大者、把握時代脈搏,在追求精品化道路上不斷前進、佳作迭出,顯示出影視文藝創作的銳意與創意。最後,王教授祝願影視創作與研究中心越辦越好,期待工作坊影響力不斷擴大。
會議的上半場由王海洲教授主持,學者們圍繞“數智時代的影視理論研究與視聽人才培養”這一主題展開討論。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 李道新教授發言)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博導、副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李道新教授作了題爲《數智時代的學術轉型》的發言,他從“何謂數智時代?爲何學術轉型?數智+學術:到底意味着什麼?作爲數智學術的人文學術:數字人文,以及基於大數據與AI驅動的電影研究:CCKS”等四個方面闡述了自己的思考。李老師展示並講述了中國電影知識體系目標設定的基本框架,並強調說,在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時代,中國特色電影知識體系研究主動積極地應對學術生產方式的變革,倡導運用交叉學科的視角與數字人文的方法論,旨在通過組織知識社羣、開發軟件工具、創建數字平臺與展開橫向合作、拓展交流渠道,建設基於大數據與AI驅動的中國電影知識體系,不僅爲中國電影研究與實踐構建相對全面而又權威的數字基礎設施,而且努力促進電影知識的跨界交流、融合與創新。
(中國藝術研究院電影電視研究所所長 趙衛防研究員發言)
中國藝術研究院電影電視研究所所長趙衛防研究員發言題目爲《新文科、計算思維與影視學科建設》,他從新文科概念談起,認爲中國的新文科在數智時代恰逢新機遇。並詳細探討了當前中國特色中國影視學科建設中的三大體系:學科體系、學術體系和話語體系。認爲相較前兩者,話語體系建設仍然有差距,目前正在構建之中。話語體系的建設,是不同歷史階段文化發展的具體體現,也是話語與時俱進、不斷現代化的表現,更是西方話語被中國文化吸收融合改造後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表現。目前中國話語體系的建構已見雛形。
(上海戲劇學院副校長 聶偉教授發言)
上海戲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副校長聶偉的發言題目是《情境共融:影視理論巡航與自適應實踐》。聶老師認爲英文Navigation是一個對影視研究畫像特別貼切的描述詞。今天的人文研究者很難通過傳統的方式來更新理論和知識。作爲一個理論研究者,必須擁抱變化、成爲信息蒐集的“雷達”。研究可能在尋找、掃描但更多是在試錯。今天我們處在一個前所未有的“教學相長”甚至“學教相長”的時代,師生共同面對持續學習的挑戰。當前在面對業態的不確定性時,需要師生培養三種能力:一是數字共情能力,數字技術能賦能情感,AI不是超能力,而是能帶給人情感呈現和豐富補充。二是場景通感能力,能彌合師生之間的圈層鴻溝。三是學科的共通能力,需要網絡田野、統計、數據模型運用和理解能力。
(青島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原院長 邱秉常教授發言)
青島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原院長、碩士生導師邱秉常教授發言題目爲《數智技術驅動影視理論創新》,他從對未來影視產業趨勢的預測談起。邱老師認爲,新型影視消費羣體的出現,體現在年輕觀衆需求多樣化、消費習慣個性化。影視產業的經濟增長點十分豐富:收藏價值極高的限量版精美周邊、復甦的電影市場、付費會員模式推動下的在線電影市場、融合了自然景觀與人文元素的主題公園、虛擬世界互動遊戲等。技術創新對影視產業影響巨大,包括技術創新提升觀影體驗、大數據分析優化內容推薦、人工智能驅動創作創新等。邱老師認爲,已經運用的AI輔助情節生成和結構編排、對話編寫和角色塑造、AI輔助場景構建和氛圍營造等技術,對電影劇本創作也有深遠影響。
(中央戲劇學院電影電視系主任 高雄傑教授發言)
中央戲劇學院電影電視系主任、博士生導師高雄傑教授發言題目爲《技術進化與情感表達:新技術影像生產邏輯與審美構想》,他從AIGC與實時圖形領域的進步正在塑造影視行業未來談起。全球虛擬製作市場規模和增長速度十分迅猛,激增背後的驅動力,是行業孜孜不倦的創新,以及行業集成先進技術的能力。先進技術將內容創作大衆化,創作者可以獲得高級且普及的創作工具。虛擬製作正從一種實驗性的科學,發展爲一個更爲標準化且具有商業利益的行業。
高老師認爲,後機械複製時代下新技術影像的生產邏輯應從3方面去理解:大衆化生產、文化的標準化、反向嵌入與參與。高老師基於創作實踐的思考,認爲視覺倫理轉向源起於真實再現與想象重建,臆想與想象的前提依舊是情感,歷史形象是模糊的,真實的疆域是現實有際、歷史無邊、未來無形的。不同於臆想經典美學下的審美感知延續,技術真實下的演進與媒介變革是非規範、非規律的。創作實踐應真實還原基礎邏輯,延續經典美學下的審美感知。通過技術真實中的審美重建來回應與驗證。人才培養上注重情感培育與情懷重塑,這是影視敘事教學中的一條貫穿線。
(北京電影學院研究生院院長 王海洲教授發言)
會議的下半場由聶偉教授主持。北京電影學院研究生院院長、博士生導師王海洲教授作了題爲《當下中國電影理論研究的思考》的發言,他從國家“十四五”規劃談起。認爲“十四五”期間重寫電影史是這一時期中國電影理論研究的重要探索方向。學界沿着基礎通史爲主題,斷代史和區域史爲側翼的研究框架,探索突破傳統電影史的研究範式。中國電影探索和中國電影學派,以本土話語理論建構爲主題,以經典電影的再闡釋爲側翼,出現了中國電影的民族化研究、溫暖現實主義、電影工業美學、共同體美學、想象力消費、數字人文、上海學派、地緣電影理論等研究方向。針對中國電影的研究向着前沿性、開拓性、主體性、系統性的方向邁進。溫暖現實主義是這一時期本土電影的一個代表,它關注平民敘事,直面現實困境的同時以溫暖爲基調,展現人類對於真善美、光明和未來的追求的表達方式。隨着不斷的發展,它已然成爲當下的宏觀發展方向。
王老師認爲,中國電影理論、電影史的研究應迴歸電影本體,重視中國電影作爲一種民族藝術形式,區別於西方電影的本質特徵和內在規律,樹立中國電影本體的意識自覺。此外,由於技術更迭和影視融合持續力不足,影視行業理論與行業實踐存在間隔。
(浙江大學國際影視發展研究院院長 範志忠教授發言)
浙江大學國際影視發展研究院院長、博士生導師、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範志忠教授的發言題目是《數智時代的未來電影》。他從數智時代中國電影努力拓展智慧經濟的新發展理念談起。中國電影要實現從大國走向強國,在繼續完善傳統電影工業基建的同時,還應牢牢抓住當前全球方興未艾的以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和物聯網爲代表的新型數字經濟所提供的變革機遇。電影虛擬化製作不僅解放了想象力,節省了大量製片成本,同時打破了傳統制作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將過去耗時費力的前期、拍攝與後期無縫接軌地串聯起來,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傳統電影的製作流程。隨着虛擬化製作的流行,計算機生成的數字影像日益取代了攝影機和演員的作用,經典電影中的攝影機/演員的影像功能,日益讓位於數字時代的計算機/數字。大數據時代這一研發模式,重構了電影工業的生產體系,中國電影工業從傳統的產品導向日益轉型爲用戶導向。在人工智能大數據算法技術日益普及的前提下,電影創作的技術性壁壘或許將不復存在,每個人都有可能借助人工智能而具備電影創作的能力,電影創作的主體邊界因此出現了內爆。究竟是人還是機器佔據着電影創作的主體位置,其邊界開始變得模糊不定。電影創作由此進入後人類的寫作。範老師認爲,雖然數字視聽技術的發展極大地解構了膠片時代的電影美學經驗,但是它們拓展的只是電影的邊界,電影的本體意義並沒有被顛覆。數字時代的影像藝術在流通中傳遞着審美快感、生命意義與社會認同,建構獨屬於人類共同體的審美意識形態。
(山東師範大學發展規劃與學科建設處處長 馬池珠教授發言)
山東師範大學發展規劃與學科建設處處長、博士生導師馬池珠教授的發言題目是《AIGC 環境下的影視類一流專業建設實踐》,他以自身曾任新聞與傳媒學院院長、教務處處長的經歷談起專業建設問題。在談到AIGC對影視教育的發展機遇時,馬老師認爲影視教學模式推陳出新,人工智能技術可以幫助教師獲取更豐富的教學資源和輔助工具,也能帶來新的教學內容。AI行業發展助推創新能力培養,智能技術能夠帶動影視製作推陳出新,使人們從規模化的簡單生產中解放出來,大數據技術可以挖掘影視教育中的潛在模式、規律和趨勢。AIGC還將擴大影視教育研究範圍,爲學習者和教育者創造更豐富、更靈活的教育環境。但AIGC對影視教育也存在侷限性,例如處於初期發展階段的AIGC在理解學生的意圖、情感交互和自動批閱等方面還存在技術瓶頸;學生和教師的數據隱私成爲一個重要問題;可能會加劇教育不平等;導致技術依賴性;教育內容和方法重技術工具而輕深度和廣度等問題。
(東北師範大學傳媒科學學院(新聞學院)副院長 徐鵬教授發言)
東北師範大學傳媒科學學院(新聞學院)副院長、教授徐鵬的發言題目是《數智時代電影藝術創作的變與不變》。徐老師從當前“文生文”“文生圖”和“文生視頻”中較爲出色的3款AI談起,介紹了LLM(大語言模型)。認爲LLM(大語言模型)的原理是,通過大量的文本數據訓練,預測下一個詞語,基本上就是自迴歸的預測方式。LLM只處理語言,沒有關於物理世界的感知,因此容易犯一些非常基礎的錯誤。LLM並非下一代AI革命的關鍵,也無法幫助系統真正理解物理世界,AI距離AGI(通用人工智能)還有很遠的距離。目前的LLM還存在訓練成本高、英文數據佔大多數等問題。
AI與電影藝術的融合發展中,變化的,是製作流程的革新、是藝術表現手法的拓展、是創作方式的轉變;不變的是藝術的核心價值、是故事和人物的重要性、是文化傳承與創新。數智視聽的人才培養,需要學會規範、恰當、正確地使用AI。此外,要消除“新數字鴻溝”,還需要從中文電影數據庫的建設、中文電影藝術垂類大模型的構建、人工智能電影藝術教育聯盟成立、AGI時代電影藝術理論的研究和探索等方向持續努力。
(圓桌論壇一:李強、高雄傑、李道新、範志忠、陳雷;主持人:王瑩)
(圓桌論壇二:邱秉常、王海洲、呂培;主持人:張楠)
(圓桌論壇三:楊天若、馬池珠、徐鵬;主持人:陳曉偉)
在工作坊的圓桌論壇環節,嘉賓就諸多議題與現場師生互動答疑。李道新教授認爲,教師在面對網生一代時知識結構可能存在短板,育人者應保持持續學習,像北大、鄭大這樣的綜合性大學,應發揮自身優勢增加校內多專業對話機制,在本科強化視聽教育和提升審美,在築牢基礎素養後進一步發展碩博期間跨學科的聯合培養。
(河南電影電視製作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 李強先生髮言)
河南電影電視製作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副董事長李強認爲,AI時代的到來對目前影視製作業界存在影響,整個行業充滿熱情期望。5G和智能時代存在機遇,一切都有可能。行業的發展最終還是靠作品、產品。河南省內目前已經打造出全國首家虛擬影院,面對轉型發展之必經之路,河南廣電行業大有可爲。
(青年文藝創意新銳導演 陳雷先生髮言)
2021-2023河南衛視春節聯歡晚會導演、青年文藝創意新銳導演陳雷先生從自身做導演的習慣談起,在他看來,創新不是創作的關鍵,把自己帶入到大衆纔是。很多業界的變化不是符合常規的、理論的、經驗的。AI內容創作仍然需要更多可參與、可體驗、可互動的內容,前景巨大。
範志忠教授認爲,自己作爲被時代推着走的一代,一直踐行着人文精神、人文關懷。現代的年輕人比起過去有更多的主動權。人工智能可能會替代很多行業,包括劇本創作等。但是最頂尖的編劇還會存在,因爲其需要大量的創作功力。
高雄傑教授對現場互動的學生進行了迴應,高老師認爲影視行業最後拼的是才華。面對影視行業在AI加持下崛起的各種做法和豐富產品,同學們需要不斷通過實踐實現長期學習和成長。
王海洲教授用“藝術領域有高原無高峰”“人文社科領域有專家無大師”兩句話來表達對當前文藝創作現狀的看法。他認爲未來的影視創作應立足當下、立足本土,人才培養應是多元立體的、實踐的、有成果的。
邱秉常教授認爲人才培養是一項浩大複雜的系統工程,它涉及教師的研學能力、機構的破舊立新和制度的改革探索,非一朝一夕之功。
馬池珠教授認爲,申請新專業,需要得到校內決策層的支持,在培育人才方面,就業率的提升應着眼於社會上一線工作者的吸納,聘請電視臺專業人士聯合培育。AI時代新專業一定要抓住機遇,唯一可能比較有困難的點在於師資隊伍的打造。
(鄭州大學計算機與人工智能學院副院長 呂培教授發言)
鄭州大學計算機與人工智能學院副院長呂培教授從非影視的視角出發,談到計算機學院曾經做過類似的嘗試,但是複合型人才的培養,在綜合性大學可能面臨很多細節問題。例如,授予的學位歸屬哪個學科、學院,學生學籍、教師工作量酬勞如何交叉管理等問題。
(鄭州大學學術副校長、鄭州大學計算機與人工智能學院院長楊天若教授發言)
鄭州大學學術副校長、鄭州大學計算機與人工智能學院、軟件學院院長楊天若教授以自身曾經建設數字影視學院的經歷爲例,將交叉學科的起步、難點、前景等細節一一羅列。作爲回國學者,楊老師認爲中美雖然在傳統影視方面有差距,但是在人工智能時代有AI賦能情況下都處於第一梯隊,差距不大,存在彎道超車的可能性。人才培養的三個領域“前段-中端-後端”可以立體化建設,前端腳本和藝術理念上,影視創作與研究中心較爲擅長,中端的技術路徑上計算機與人工智能學院可以負責製作維護,後端的宣發和運營上新聞與傳播學甚至其他學科能發揮特色。
徐鵬教授則持較爲保守謹慎的態度。徐老師認爲人工智能發展迅猛,兩三年之後是完全不同的樣態和軟件。影視與計算機聯合培養最困難的地方在於,兩專業思維模式上和師資投入分配上存在較大差異,難以彌合。與其花費巨量資源追趕時髦和新技術,不如穩固自身優勢特色。本科加入人工智能的內容可能會讓學生感到迷茫,令學科特色丟失。人對比機器最大的優勢不在於學習新知識和模仿機器,而在於人文和對美的感受。本科注重培養好藝術人文素養後,再在碩士期間提升人工智能素養更爲可取。基礎的人文素養決定了對人工智能的駕馭能力。學習AI可以通過工作坊、夏令營等靈活但不佔用主業課時的形式開展。
(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王炯煒主持閉幕式)
最後,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王炯煒主持了學術工作坊閉幕儀式。他表示,面對數智時代的轉型與創新,影視理論研究與視聽人才培養是一項複雜且系統的工程。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影視創作與研究中心一定會立足本土,紮根人民,以自身特色鑄就中原大地上影視創作研究前沿的先行軍,爲其他兄弟院校的變革轉型提供引領,成爲國內影視創作研究開展學術交流的重要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