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條》劇透:高葉爲什麼堅持找刀?論喜劇形式下的專業內核
張藝謀電影《第二十條》,迎來了票房井噴,在2月12日大年初三,單日票房增長了1.4億,這在這部電影排片率不高的情況下,真是太不容易了。
觀衆看之前都以爲這部電影是一部苦情戲,看完卻發現,原來是一部喜劇風格的現實主義題材電影。
或許是因爲《堅如磐石》這樣敏感的題材無法過審,張藝謀選擇了在春節假期的電影用了喜劇的表達,在形式上可以減輕一些法制內核帶來的沉重感。
比如雷佳音和馬麗的家庭氛圍,雞毛蒜皮的吵架,張譯演了一位溺愛孩子的教導主任,其表演都用了喜劇手法。
但電影的專業內核卻是裹在喜劇外衣下的嚴肅主題。
本片從男主角韓明(雷佳音)的視角,一共講述了三個有真實案例爲基礎的事件。
1、王永強和郝秀萍(趙麗穎)夫妻家境貧寒,爲了給女兒治療聾啞,他們借了村霸劉文經(阿如那)的高利貸。
由於還不出錢,夫妻倆經常遭受劉文經的騷擾,劉文經還侵犯了聾啞人士郝秀萍,更是揚言要用刀砍人。
丈夫王永強終於忍無可忍,在打鬥中王永強用剪刀紮了劉文經26下,劉文經不治身亡。
丈夫王永強被判故意傷人,勢單力薄的郝秀萍持續被村霸威脅,她視爲生命的女兒被搶走,郝秀萍走投無路跳樓,以自己的命換回各方息事寧人。
此時,觀衆禁不住發出質問,公平和正義到底在哪裡?
2、韓明的兒子韓雨辰(劉耀文),看見校霸張科及其同夥在凌辱同學,他立刻上前、見義勇爲救下了同學,他和張科扭打在一起,張科被打得鼻骨骨折,張科的父親,教導處張主任(張譯)報了案。
3 公交司機張貴生(楊皓宇),看見車上有兩個流氓在猥褻女生,隨即上前阻止,卻被兩個流氓暴打。
張貴生一拳難敵四手,拿起滅火器反擊,其中一個流氓被打得爆了頭,張貴生被判入獄。
本片通過男主角韓明,在處理這三起案件時,對於情感與理智、和法制之間的制衡所發生的變化,表現了韓明工作和生活中的情感變化,也投射了法與情之間,社會的進步和法制的逐漸健全。
郝秀萍和張貴生,是韓明工作中遇到的案子,韓明可以按照理與法秉公處理,甚至對張貴生逐幀分析他是如何變成故意傷人。他覺得自己的處理完全沒有問題。
可是,當韓明遇到了自己的家人,也遭遇了同樣的問題時,韓明頓時覺得迷茫了。
爲了不讓兒子留下案底,韓明雖然內心覺得兒子見義勇爲沒有錯,但兒子打人要成被告,韓明只好低聲下氣去求教導主任的原諒。
之後發生的事情遠超韓明的預見,兒子遭遇了張科的報復,兒子聽了父親的話沒有還手,卻因爲沒有證據,依然被定性爲毆打,要給對方道歉。
本來韓明處理案件,只是純粹的依照法律的條條框框,而遇到了自己的親人遭遇了同樣的事情,韓明還能夠純粹依照教條嗎?
電影中有一個細節頗爲專業,就是呂玲玲(高葉)爲什麼堅持要找到劉文經藏起來的刀。
因爲這把刀事關王永強案件的性質,劉文經藏了刀,就可以判定,王永強是自衛而不是故意傷人。
這部分和“江蘇崑山龍哥被反砍案件“的關鍵部分相同。
龍哥的刀掉了以後逃跑,而於海明繼續追上去砍,於海明被判正當防衛,當庭釋放,是因爲龍哥的車裡還有管制刀具。
“法律的權威性來自哪裡?來自百姓最樸素的情感期待。”這句話是韓明在結尾的陳詞中的一句話,也是韓明經歷了這麼多事態的變化後,發自肺腑的聲音。
生活中或許不會像電影中那樣公平,但我們所要傳播和呼籲的,就是堅持底線,向善向美,雖不能做到完美,但可以力爭完美。
這就是這部電影的現實主義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