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魔力”不再,“看電視難”究竟砸了誰的鍋?

啓動電視,多個遙控器齊上手;打開界面,花花綠綠的廣告連環播放;付費觀影,落入環環相扣的付費陷阱……複雜的開機流程、過長的廣告時間、多端口分羣體“套娃式”收費等讓人不勝其煩,嚴重降低了消費者的用戶體驗與消費意願。

看電視看出“糟心事”

隨着智能互聯時代的到來,電視功能越來越多,集影音、娛樂、遊戲等多樣化內容於一體。商家關注到了其商業價值,以“套娃式”收費增加營收,年年翻新的花式套路透支了用戶的使用意願。“看電視難”“看電視煩”的情況已屢見不鮮。

“教爸媽使用智能電視,每個步驟都是用小本子記下操作方式。”在外地工作的陳女士告訴記者,現在的電視“難操作”,一臺電視配備兩三個遙控器,新款智能電視雖有改善,但老款的使用操作卻依然繁瑣。“好不容易手把手教會了,前段時間他們因不小心點擊了訂閱,一直在扣費,稍有不注意就操作失誤,退費也只能靠持續投訴纔給予辦理。”

“長廣告”也是困擾很多用戶的問題,數秒的開機廣告,無止境地插播廣告。來自河南鄭州的張先生說,最近買新房購置家電,看了很多款電視,都有開機廣告。

“套娃式”收費,影視資源不互通,訂閱容易取消難等問題進一步降低了人們的觀看意願。除了免費的基本電視頻道,幾乎所有功能都要收費。北京市民戴女士表示,電視劇單開會員,電影單開會員,動畫片單開會員,開完了要開超級會員,放個歌曲也沒有權限,家裡小孩要看動畫片,還要充值兒童會員。“各種費用包到期自動續費,一不注意就續上了,如此收費有些‘吃相難看’。”

此外,還有一系列“煩心”操作:手機掃碼登錄賬號,繼續登陸視頻軟件賬號,語音助手挑錯電視劇,非會員等待廣告後進入正片,換個電影觀看,又需單獨付費購買完整版……

業內專家表示,亂象叢生的背後,一方面,違法收益與違法成本不成正比是直接的動因,而更爲糟糕的是相關電視平臺經營主體的法治思維不足,誠信精神缺失,法治底線堅守不夠。另一方面,消費者對自身合法權益缺乏認知、維權意識淡薄,也爲侵權現象的滋生營造了“有利環境”。

用戶數量下降,電視“魔力”不再

《2024年中國智能電視交互新趨勢報告》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電視開機率經歷了斷崖式下跌,由2016年的70%下降到了2022年的不足30%,電視機的銷售額已連降5年。

電視不再受“青睞”,用戶數量逐年下降。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這一結果?

新業態產品擠壓市場空間,電視逐漸成爲“過去式”。近年來,獨居人羣數量增長,小戶型成爲首選,並對“客廳選擇”產生巨大沖擊,電視正逐步被“新歡”投影儀取代。移動互聯網普及下,短視頻家庭娛樂方式多樣化,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等便攜式設備也在搶佔人們的時間,電視作爲家庭娛樂中心的地位逐漸被削弱。

電視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各大廠商尋找新途徑緩解競爭壓力。例如,小米投資優酷、愛奇藝等視頻平臺,樂視獨創了五屏終端(院線屏、電視屏、電腦屏、平板屏、手機屏)模式,傳統電視和互聯網電視廠商通過參與視頻終端的內容製作、出品與發行,創造源源不斷的收益。用戶看電視遇到的每一個“槽點”,背後往往隱藏着一條很深的產業利益鏈。

這樣的電視運營模式引發各方效仿,電視廠商、運營商、地方廣電爲搶奪“最後一塊蛋糕”,在各個環節植入長時間廣告,從看電視的各個環節搶佔時間、賺取利潤,忽視了用戶的電視體驗感,使用戶購買慾望下降。

煩人的廣告、“套娃式”收費,逼走了沒太多娛樂時間的青年觀衆。智能電視複雜的操作流程,逼退了“技術小白”及“忠實用戶”老年觀衆。長此以往,電視或淪爲一種擺設,有被其他產品替代的可能。

廣東省廣播電視局有關負責人認爲,面對用戶日益細分的差異化需求,電視廠商、電視臺爲維持生產經營,提供優質內容服務,轉向“精耕細作”式的收費模式也不無道理,但也應在行業服務規範與法律條約合理範圍內運行。

多措並舉,壓實各方責任

智能電視類目繁多的廣告推送,收費主體多、信息不透明的“套娃式”收費,含混不清的會員協議、劃分等級的權限設置手段引起了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近年來,我國已對“開機廣告”“套娃式”收費進行過多次治理,使得電視運營模式治理有規可依。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已聯合有關單位召開電視“套娃”收費和操作複雜工作動員部署會,聚焦解決人民羣衆反映的“看電視難、看電視煩”等一系列現實問題。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權威部門話開局”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上,已明確了壓減收費包、規範電視運營和收費、健全體系長效管理機制等電視“套娃”收費治理工作的重點任務與預期目標。

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管理系主任楊劍飛表示,電視廣告具有一定的強制性,且內容與觀看者的關聯度弱,難以引發共鳴。“不僅應優化收費標準,主動告知需付費的操作,還應給予用戶更多自主選擇的空間,減少‘捆綁消費’。探索建立多個用戶端互相兼容的電視會員體系也是未來值得關注的方向。”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副研究員李廣德建議,健康廣電生態建設仍然任重道遠,有必要通過大幅提高處罰力度來降低違法動力,發佈違法違規典型案例等來加大宣傳,並進一步暢通投訴維權等途徑。此外,加強行業自律,健全監督機制也是重要的方面。

業內專家表示,尊重用戶習慣,提升用戶體驗,是電視行業始終努力的方向,應指向服務品質的升級、消費體驗的提升,而不是巧立名目、增收費用。這樣,電視“大屏”才能與更多互聯網“小屏”一起,爲廣大用戶帶來更多便利與歡樂。

(來源:經濟參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