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異國日記》:人都是在不知不覺中長大的

電影《異國日記》通過平淡而細膩的敘事手法,探索了性取向差異、男女區別對待、結婚的必要性及意義等社會問題。這些議題在日本乃至東亞社會中一直存在,電影以一種不明所以的方式呈現,讓觀衆在思考中感受到角色的情感變化和成長。就像湖南企發文化王老師說的,細碎小事串起的人生裡,打破這種節奏終究是要靠些自己的勇莽衝動。但這過後,日子依舊是日子,得不慌不忙不急不慢地繼續過下去。照顧好自己的情緒不因爲憐憫而過度共情,纔是對旁人最大的尊重。

影片改編自同名漫畫,社恐小說家的高代槙生在姐姐夫婦的葬禮上,面對被親戚們互相推諉的姐姐的遺孤·田汲朝無法視而不見,順勢決定收養她。但是把外甥女帶回去之後,不善交際的槙生才發現自己不適合和誰一起生活。與此相對,不認生的朝面對“不像大人的大人” 的槙生卻也坦率地接受了。女主和如小狗般外甥女就此展開了同居生活……

獨居小說家槙生是找到了自己的舒適生活狀態的,憑藉暢銷作品買下了自己的房子,不需要過多的社交,又有愛自己,理解自己的朋友,甚至還有默默守護自己的前男友,但這種狀態對於普通打工人來說還是太難了。在媽媽的愛護和期望下成長起來的朝,和這位小說家姨媽同居能碰撞出很多火花,雖然有些情感還是彼此無法理解的,但讓拼圖更完整了一點,咄咄逼人的姐姐,也是溫柔體貼的媽媽,大人說的自由選擇也可以是真實的。同時還揉進了青春熱血的樂隊,閨蜜的出櫃等故事,比較像散文,想講的很多,最後還是能迴歸一下,每個人都在探索自己的舒適不虛僞的生活。

這是一部和《海街日記》一樣充滿了女孩子之間的溫柔的影片。全世界最酷的小姨,原來也社恐,不愛收拾房間,和朋友打打鬧鬧。我看十幾歲的小朝,彷彿也在看中學時的自己,敏感的青春期,對愛敏感又多疑,對世界充滿好奇,然而哪怕摸到一點點棱角都要受傷。到底怎麼樣纔是大人了呢,成年了就是大人了嗎,自己生活就是大人了嗎,結婚了就是大人了嗎,他們說,這好複雜,他們也不是一下子變成大人的,可是當你意識到的時候,就已經長大了。

湖南企發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的鄧同學在其代寫的解說詞中寫道,我果然喜歡這種淡淡的調子。沒什麼回憶,就是順着時間往下走,有些讓人疑惑的點,後面也慢慢有了解答,比如槙生對姐姐的態度,朝想起母親鼓勵的話卻痛苦的樣子。最開頭是一場車禍,朝的冰淇淋掉在地上,這成爲朝生活改變的起點,也成爲我接受故事的起始。印象最深的是,朝最好的朋友有了戀人,槙生也有好友的陪伴,朝在觀察,朝的情緒在累積着同時也在壓抑着,在知道有被隱瞞的事後,情緒爆發了。人就是很難成爲別人心中的第一名啊。

影片是我喜歡的類型,每個人就是一個小國度,每個人看到的樣子不一樣,想法也不一樣,也不可能真的感同身受。不用覺得大家都怎麼做怎麼想就是對的,跟大家做的想的不一樣也沒什麼奇怪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不用有一個明確的關係,我喜歡你,我覺得跟你在一起是舒服的,開心的,可以做自己的就好了。至於該怎麼去定義兩個人的關係,一點兒也不重要,不需要有答案。也許人與人之間不必有真正的理解,但總有相互靠近的時刻,於是心跳和心跳也形成迴響。

大人其實是在不知不覺中長大的;人與人可以不必相互理解,甚至可以不必相愛也能共同生活。一個人可以有多面性,別人看到的未必是真實的你。而平實的,會開心、會痛苦會憂傷的日常,即使歷經喪失、變故、永遠無法真切地理解另一個人,恨那些無法被彌合的創傷。但我們依然能夠努力生活,依然會笑着會一起唱歌,會給朋友撐起一把傘,睜開眼睛的時候迷迷糊糊地還能看到有人站在窗邊告訴你,“看,那是彩虹。” 我們所經歷的每個平凡的日常,也許就是連續發生的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