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選AI 非電選MAGA
生成式AI興起,帶動臺起飛,展望未來,看好AI狂潮仍將持續支撐臺股維持多頭。圖/美聯社
圖/FreePik
AI狂潮將支撐臺股2025年維持多頭
生成式AI興起,帶動臺股過去兩年均迎來三成報酬並打敗多數國際主要市場。展望未來,雖看好AI狂潮仍將持續支撐臺股維持多頭,惟在AI股評價已高、AI股漲幅已大、非AI股需求不佳以及川普政策風險下,研判臺股未來一年漲幅恐怕不到一成,同時指數上下震盪也容易較過往來得劇烈。
這意味過去兩年的買入並持有策略(Buy and Hold),將不適用於新的一年,投資人需在新的一年進行高出低進。
過去一年美國聯準會(Fed)所追求的經濟軟着陸已大致實現。展望未來一年,經濟軟着陸依然是美國經濟的主要劇本,因爲美國勞動市場的韌性將會持續支撐消費動能,同時,大型雲端公司的AI軍備競賽與川普企業減稅政策,都將帶動美國企業持續擴大投資。
中國大陸部分,儘管過去一年因房地產行業陷入困境以及貿易緊張局勢升級導致經濟動能放緩,惟人行終於在2024年9月底祭出貨幣政策救市措施,並有效帶動股市與房市同步止跌回穩。
展望未來一年,雖然房地產泡沫破滅所導致的經濟困境很難因一帖貨幣刺激藥方即見效,惟只要北京政府願意祭出更激進的財政政策,應有助其經濟脫離劇烈下行風險,並且至少不會再繼續拖累全球經濟。
雖然未來一年全球經濟大環境有利股市多頭氛圍,惟主導本波臺股多頭的AI股,過去兩年累計漲幅已大且評價水準不低,將限制投資人大幅追價意願。AI狂潮帶動臺股本波多頭迄今最大漲幅達93%,本益比(PE)最高亦來到21倍,相對過去幾次科技產業典範移轉所造就的多頭行情來說,漲幅與評價漸逼近過往高峰。
臺股本波多頭漲幅幾乎集中在AI股,跟AI完全無關的族羣多沒有太好的表現,主因本波經濟復甦呈現極不均現象。未來一年也很難期待非AI股能接棒AI股成臺股多頭兵符,因非AI股未來一年展望並沒有太好。
根據凱基投顧追蹤,跟AI有關的科技股2024年預估盈餘在繳出36%的高速增長後,2025年預估盈餘可再增長28%。然而,跟AI無關的科技股2025年盈餘僅能增長10%、傳產股僅增長2%、金融股則衰退4%。
最後,限制臺股多頭漲幅以及增加股市波動的關鍵則是川普風險。川普於總統大選競選期間已提議對所有進口商品徵收10~20%關稅,並對所有中國大陸進口商品徵收60%以上關稅。
儘管川普的激進關稅政見不一定會全部付諸施行,惟川普上任後,美中之間更嚴重的經濟與科技對抗,以及爲了達成讓美國再偉大目標而實施的各項以鄰爲壑政策,都將會干擾正常的經濟活動與股市氣氛。
尤其身爲對美國擁有大量貿易順差的臺灣,以及擁有大量生產基地集中在中國大陸與東南亞的臺商,勢比很難不會被川普的激進關稅戰以及對中國大陸實施更嚴格晶片封鎖政策所波及。
未來一年臺股投資主軸爲「電子選AI、非電子選MAGA」。電子產業能見度最高者非AI莫屬,惟AI股選股方向應由過往的AI硬體轉爲AI ASIC以及AI相關應用,如人形機器人、自動駕駛汽車、自主無人機等。
非電子看好MAGA,即乘坐「讓美國再偉大」順風車受惠族羣,包含航太、工業自動化、重電、學名藥等。
最後,因應臺股第一季轉折資金配置需求,高殖利率股則提供屆時投資人進可攻退可守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