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季,這些讀者的選擇和你一樣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總是在尋找那些能觸動心靈、啓迪智慧的光芒。《中國教師報》,這份承載着教育夢想與希望的報紙,如同一位智慧而溫暖的導師,始終陪伴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身旁,用文字的力量,照亮我們前行的道路。

回望過去,一封封讀者來信,如同璀璨的星辰,在教育的夜空中閃爍。它們講述着一個個動人的故事,記錄着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與《中國教師報》不解之緣的點點滴滴。山西省運城市康傑中學柴海軍老師無意中的一次投稿,《中國教師報》正式成爲了他的必讀刊物,就此也陪伴他從一個毛頭青年成長爲一個富有聲譽的成熟教師。在普通的鄉村中學裡,因爲一份報紙,湖北省巴東縣沿渡河鎮羅溪壩初級中學單欣老師告別剛畢業時的自暴自棄,確立了自己的教育事業方向,也在閱讀中找到了傾聽自己聲音的知己。一次在《中國教師報》的投稿未過,卻讓廣東省信宜市信宜中學謝海波老師反思着自己的工作不足,從讀者到作者身份轉變中,用筆觸記錄教育的點滴,與全國的同行交流心得。這些故事,無不彰顯着《中國教師報》在教育領域中的獨特魅力和深遠影響。

在這裡,您可以找到最新的教育理念,領略名師的風采,分享教學的心得,探討教育的困惑。

不論是初涉教壇的新手教師,還是擁有豐富教學經驗的老教師,都能在她的平臺上找到展現自我才華的舞臺。她精心設計的版面與多樣化的欄目,全面涵蓋了基礎教育的廣泛領域,旨在滿足各類讀者的不同閱讀需求。從教育管理的睿智策略,到教學技巧的精湛展示,再到教育熱點的深度剖析,乃至心靈成長的感悟分享,每一篇作品都深深烙印着對教育事業的無限熱愛與不懈追求。

在這個充滿挑戰與機遇的時代,《中國教師報》願與您同行,用文字的力量點亮教育的希望之光。讓我們攜手並進,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斷前行,共創更加美好的未來!

讀者說

於曉冰:我自己也時常閱讀《中國教師報》,報紙上有許多經典教育理念的宣傳,還有最新的課改資訊,能讓我及時關注到同行都在做什麼、讀什麼、想什麼,這些文章常常在教育教學方面給予我很大啓發。“關注教師生存狀態,與中國教師共成長,努力‘爲教師說話,讓教師說話,說教師的話’”,《中國教師報》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

(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

劉俊海:十幾年來我們始終行走在課改的道路上,《中國教師報》已經融入教師的生活,成爲每日必須汲取的精神食糧。同時,通過《中國教師報》借鑑大量兄弟學校的寶貴經驗,在學習中進步、在探索中突破、在實踐中提升,教師自我價值得到體現,幸福感不斷增強。

(河北省唐山市第68中學)

楊文君:我如飢似渴地閱讀每一期《中國教師報》並小心收藏,報紙陪伴我度過鑽研教育教學的日日夜夜:在我困頓迷茫時,爲我指點迷津,撥正航向;在我疲憊倦怠時,給我加油和鞭策。就這樣,在《中國教師報》的陪伴下,我經歷着一場場蛻變,一次次成長,由讀者成爲作者、由草根教師成爲市級名師,我的課例和論文多次獲國家級獎,從一名普通教師走向管理崗位,成爲市級先進教育工作者和科研名校長……

(遼寧省本溪市第二十四中學)

姜美娜:《中國教師報》是我們學校管理者的案頭讀物,因爲從中能瞭解先進教師事蹟、瞭解教師的所思所急,也幫助學校管理者和廣大教師提高教學和管理能力,增強自身素質。語文教師出身的我對《中國教師報》尤爲關注。因爲這裡不僅有教育前沿理論,而且很多文章題目或觀點非常適合提煉做學生作文題目,我們曾經多次從中取材來命制大型考試作文題。

(吉林省長春市第八十七中學)

楊強勁:我對教育的一些思考、認識以及實踐大都來自於對《中國教師報》的學習。因爲這份報紙深深紮根於中國教育行業,密切關注一線教師、校長的所思所感所爲,深入挖潛學校的教學樣態、課程建設、文化建構以及教育理論的探討,說的都是教師的身邊人、身邊事,更從這些人和事出發,釐清其背後的共性意義,讓其中蘊含的教育規律具有了更廣闊意義上的遷移價值。

(上海市松江九峰實驗學校)

申承鈺:《中國教師報》凝結着中國教師的心血和汗水,凝結着中國教師的育人之魂。每當興奮地拿到報紙,我就能感受到那沉甸甸的分量,感受到一種無上光榮的自豪感。《中國教師報》給每個教育人無窮的動力,每週三讀《中國教師報》已成爲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江蘇省淮陰師範學院)

範敬祥:大概是教語文的緣故吧,對文筆的挑剔是我的職業習慣,而這恰恰是我閱讀《中國教師報》的首要原因。忠於事實是傳媒界的行規,但在此基礎上應該追求最妥帖的表達,洗練、知性、率真、新鮮、不落俗套。這使我注意到一些人——《中國教師報》的各位記者,他們的文筆風格各異,卻有着同樣的張力和穿透力。素昧平生但備感親切,欽羨敬佩之感油然而生——多麼可愛可敬的教育媒體人!

(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半程鎮中心小學)

何 蕊:《中國教師報》伴隨了我3年,陪我走過了支教之路、人生低谷,同時又見證了我成功時的喜極而泣。我的各種喜怒哀樂都願與《中國教師報》分享,因爲我將她當作自己的“隨身軍師”,無話不說,無事不談。

(河南省鄭州大學實驗小學)

賈雅婷:病急亂投醫時,《中國教師報》“五育融合”週刊上海市教育考試院副院長常生龍的“課改觀察”專欄被我視爲救命稻草。雖然沒有美好的初遇,也缺少了浪漫的邂逅,但是好在不算太晚。《中國教師報》成爲我案頭的“長相見”,從小小的拐點出發,繼續走上長長的前路。

(廣東省深圳市南方科技大學第二實驗學校)

方 沫:2020年,《中國教師報》終於不再只是我讀過的一份報紙,而是成爲我生命行進中停留過的站臺。《中國教師報》接納了我,把我的文字留在了那裡。我還知道,《中國教師報》會一直在那裡,等待我隨時靠站停泊。

(海南省海口市五源河學校)

廖 娟:柏拉圖說他要感謝蘇格拉底,因爲是蘇格拉底把他帶入了哲學的殿堂;我要感謝《中國教師報》,因爲是《中國教師報》讓我與“樹人有約”讀寫團隊見證了教育的美妙。

(重慶市沙坪壩區樹人沙磁小學校)

何春奎:回想這一切,應該基於《中國教師報》賦予的深度自信和專業成長。更重要的是,我在教育教學實踐中也取得了不俗的實績,無論班主任工作還是語文學科教學都贏得了上級的肯定,沒有荒廢自己的“責任田”,獲得了學生的喜愛、家長的認可。

(四川省西充縣教育科技和體育局)

李秀芳:2007年我被調入麟遊縣局直小學鎮頭小學。我暗下決心一定要教出個樣來。要在縣城學校站住腳,就要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和課堂教學方法。《中國教師報》這個老朋友又發揮了重要作用。尤其“課堂創新”板塊的教學實錄教學設計理念新、描述詳盡、可複製性強,如成都大學教授陳大偉的《發現美感受美表達美——〈桂林山水〉第二課時教學實錄》就給我很大啓發。我持續關注了《賞桂林之“山水”》以及《教學生生存教學生生活——我上〈桂林山水〉的思考》一系列文章,讓我領悟到課堂要注重學生學習體驗,教給學生學習方法,提升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

(陝西省寶雞市金臺區三迪小學)

全國郵政訂閱,郵發代號1-192

國內統一刊號:CN11-0179

刊期:每週三出版

訂閱熱線010-82296668

服務熱線010-82296730

中國教師報|媒體矩陣

感謝閱讀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不錯的話

歡迎【關注】&【星標】&【轉發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