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河橋遊憩區整建無公廁 網酸「迴歸大自然」 東管處迴應了

東河橋遊憩區常見臺灣獼猴現蹤,東管處將公廁納入第二期整建工程,並提高密閉性,以防猴入侵。(蕭嘉蕙攝)

東河橋遊憩區第一期整建工程完工,新增停車空間及綠化景觀,然而,民衆發現園區無設置公廁,在社羣媒體上掀起熱議,網友紛紛揶揄「協助灌溉,迴歸大自然」,暗指隨地便溺。對此,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澄清,公廁納入第二期工程,預計明年完工。

東河橋遊憩區位於臺東縣東河鄉與成功鎮交界處,橫跨馬武窟溪的出海口,遊憩區範圍涵蓋新、舊東河橋,其中舊橋已轉型行人景觀橋,成爲遊客漫步欣賞自然美景的熱門景點。

由於舊東河橋區域連結舊省道,車輛進出動線混亂,管理難度較高,東管處於去年5月展開整建工程,規畫廣場、停車場,並增設無障礙設施,總經費約2000萬元,去年底完工。

然而,原本設置的公廁拆除後未見重建,民衆在社羣媒體發文質疑「東河橋休息區重建,卻不蓋廁所嗎?」。網友紛紛留言「應該是海景第一排的自然叢林灌溉吧」、「改成大自然模式」,甚至有人猜測「可能是因爲請人打掃太麻煩了」。

對此,東管處長林維玲表示,第一期工程以停車場與綠地建設爲主,公廁與賣店則納入第二期計劃。她進一步說明,新建公廁將改善過去的開放式設計,提升密閉性,以防範臺灣獼猴入侵,減少人猴衝突並維持環境整潔。目前正在申請建照,預計明年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