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為何能成為宜居城市 關鍵是「反汽車」文化
(首圖來源:Unsplash)
【文‧黃嬿】
全球大部分戰後建造的城市,幾乎全都依賴汽車,很少有以人爲本的思考,但富裕城市有一例外,就是東京。東京汽車率全世界最低,只有 12% 交通是小客車,至於東京反汽車文化起源,其實與戰後經濟發展策略有關。
自從汽車出現,世界各地建築師和城市規劃師幾乎無法抗拒圍繞道路建設城市,以及大多數人會開車的假設,但東京更以人爲中心重建。
日本汽車擁有率並不低,每千人就有 612 輛車,雖然低於美國約 860 輛,但遠高於韓國 458 輛車,以及臺灣約 344 輛車,平均每戶擁有 1.06 輛車,但東京是很大的例外。
東京家庭只有 0.32 輛車,多數日本車主住在較小城鎮。如汽車擁有率最高的福井縣,是日本人口最稀少地區之一。
日本給世界三菱、豐田、日產,並出口汽車到全球,卻擁有世界最大相對無車城市。專家分析,部分原因是歷史因素,日本街道佈局傳統上很窄,很像歐洲中世紀的小巷,土地所有權非常分散。研究 35% 日本街道不夠寬,無法讓汽車行駛,86% 道路無法讓汽車停下來而不擋住後車。
戰後日本政府更關心透過建造發電廠和工業園區來促進經濟成長,所以從未改變這種佈局,並不熱中社區建造巨大新林蔭大道。此外,與幾乎所有其他富裕國家不同,日本戰後時期建造大量鐵路基礎設施,1950 年代和 1960 年代,火車是日本政府重要的民族自豪感,就像其他國家的汽車工業,幾十年來使日本交通網路四通八達。
擁有汽車成本很高
且在東京有一輛車相當困難,日本政府汽車檢查比美國或歐洲大部分地區嚴格,政府兩年檢查汽車一次,即使保養良好,檢查也要花掉 10 萬日圓,約臺幣 2.3 萬元,車齡超過十年費用更會大幅上漲,因此很多日本人淘汰十年車,銷往東非或東南亞。除此之外,每年還要繳納高達 5 萬日圓汽車稅,以及 5% 購買稅。汽油也要徵稅,隨油徵收也推高油價,汽油價格約爲每公升 160 日圓,約新臺幣 36 元,比美國還貴。
日本人買車,必須證明有地方停車,批准由警察局簽發,稱爲車庫證明。然多數公寓大樓沒有停車位,只有約 42% 公寓大樓有停車位,因開發商想更有效利用空間蓋房子。
即使回家有地方停車,多數街道停車還是非法,超過 95% 日本街道沒有劃路邊停車位。即使有停車位,東京停車費通常爲每小時 1,000 日圓,約新臺幣 225 元。到晚上路邊幾乎無法停車,根據 1957 年通過的全國性法律,任何夜間路邊停車都是非法,違規罰款 20 萬日圓,約新臺幣 4.5 萬元。
日本道路通行費也是世界最貴,平均每百公里 3,000 日圓。這些因素都導致很多日本人即使有車也不開,日本車主平均年裡程約 6,000 公里,不到美國人三分之一。
汽車是浪費空間
其他亞洲國也有無車城市,如香港和新加坡,香港每千人只有 76 輛車。新加坡每千人約 120 車,因政府很早就意識到汽車是浪費空間。
有人說東京是最適合居住的城市,「因有令人心驚膽顫的規模,同時有平和與安靜的感覺」。專家認爲,東京人整體預期壽命爲 84 歲,是地球預測壽命最高城市之一,很大程度與少車有關,沒有車不只行人更安全,更重要的是沒有噪音,沒有交通污染,沒有路怒症車主,東京城市建設證明,沒有汽車,人們活得更好。
【本文章由科技新報授權提供,更多精彩內容請詳科技新報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