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 府城百年餅鋪上千顆菜包供預訂
外型像餃子的菜包,其實是府城老一輩的冬至最愛,這項習俗相傳早期由大陸傳來臺灣。(程炳璋攝)
冬至將屆,湯圓是傳統必吃甜品,老一輩的府城人卻有吃菜包配湯圓的習俗,據傳是由大陸相傳而來,在臺南市北區舊來發餅舖年年在冬至時着手製做上千顆的菜包,百年來不間斷,一到冬至就有老客戶前來訂購,研習這項老習俗。
府城民衆冬至吃菜包的傳統習俗衆說紛紜,可靠的說法是古時候醫聖張仲景在冬天看到民衆耳生凍瘡,就以糯米制成外皮,包裹羊肉、蔬菜及辣椒等能夠促進血液循環的材料做成食物,民衆食用後可免耳朵凍傷。
古時候的「包子」可不是球狀,外觀就像半月型的「耳朵」,稱爲「嬌耳」,取諧音變成「餃兒」,古時物資缺乏,包子的內餡菜多肉少,所以又被稱爲菜包。
「菜包」後來流傳到臺灣,府城老一輩民衆,在冬至當天的中午前,會拿菜包與湯圓一起祭拜祖先,「呷鹹配甜」逐漸成爲府城民衆冬至吃菜包配湯圓的傳統習俗。
有百年曆史的舊來發餅舖,平時做椪餅,每到冬至前夕,全部員工卻會暫停製餅,開始趕製上千顆餃子狀的菜包,這項傳統工作在餅舖已沿襲百年未間斷,也一直有舊雨新知固定在冬至前訂購,延續府城冬至吃菜包的習俗。
府城的冬至菜包製作方式已經過改良,從原本的糯米皮改爲麪皮,經過蒸煮或煎炸,風味更佳。在美食小吃的府城中,冬至菜包仍分葷、素兩種,葷食內餡有蛋黃,素食有香菇。提供民衆不同的口味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