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過這篇文章,你就可以去看《沙丘2》了

補過本文再去看,觀影效果更佳

各位好,今天肩疼依舊,想要靜養一下,正好明天《沙丘2》就上映了,索性發一下之前壓箱底的對本作的解讀文。作爲美國科幻經典,《沙丘》對大多數中國人來說既聞名遐邇又很陌生。作品確實中摻雜了很多深層的西方歷史、哲學、宗教甚至科學要素,沒有好的解讀的話很難看明白。

兩年前《沙丘1》首映時我寫過一個解讀系列的頭,這次看反響吧,如果大家支持,我就一鼓作氣把它寫完。

過去:驅逐人工智能的塔克文

很多初看《沙丘》的朋友,第一反應就是這個作品的設定觀好怪:電影和小說描寫的明明都已經是一萬多年以後的遠未來了,怎麼裡面的人物關係、服飾、社會制度等等反倒神似歐洲中世紀的封建社會?

你若是有這種觀感,那就對了,因爲在設定中的故事開場以前,作者虛構的人類確實發生過一次關乎人類命運的抉擇——巴特勒聖戰。

在《沙丘》的設想中,人類社會在未來原本發展的十分迅速,距今約一兩千年以後,就殖民了宇宙中的各個星系。但在漫長的星際航行當中,人類遇到了一個問題,宇宙系統過於複雜,想要完成星際航行就必須依靠人工智能精密而巨量的計算能力。但時間一長,人工智能就反客爲主,反而奴役了全人類,人類進入了由人工智能統治的時代。

這段歷史用書中的說法就是:“很久以前,人們想要獲得自由,便將思考交給機器去做。然而這隻會導致機器奴役了我們”。

但這種奴役卻因爲一個賭約被打破了

有一天,主宰全宇宙的人工智能A和他的助手人工智能B打了個賭。

多疑的人工智能B通過其驚人的演算力,判斷出人類是不可信的,會起義推翻人工智能的統治。

人工智能A說:肯定不會的,人類反不了天,離了我們,這麼大的宇宙他們怎麼管理呢?

B說:老大,你不信啊!那咱試試吧?

A說:試試就試試唄。

後來的發展結果證明,果然是試試就逝世。

當時人類社會中有一個半宗教半異能的勢力,叫貝尼.傑瑟裡特姐妹會,這個姐妹會裡的女性都是一羣能遇見未來的女半仙。女先知們做過一個偉大的預言,說她們可以通過人工的優生優育誕育出一位“救世主”魁薩茨·哈德拉克(也就電影中主人公保羅神智不清醒時一直唸叨的那個詞)。

預言說,這個人一旦誕生以後,就能夠聯通宇宙的時間與空間、過去現在與未來……

總之就是牛x壞了,他一來,人類就不需要再仰賴人工智能來聯繫宇宙了,可以從此擺脫奴役。

爲了培育出這個“救世主”,姐妹會暗中搞了很多很多很多年。

但是,就在這個“聖嬰”馬上就要生出來之前,剛纔說的那個人工智能B跳出來,搞了一出人工智能流產,直接把孩子給打掉了。

苦心培育多年的好白菜,突然就讓電子豬給拱了,人類勃然大怒。於是在姐妹會一位名叫貞德·巴特勒的“聖女”的領導下,全宇宙的人類扯旗子造反,掀起了聲勢浩大的“巴特勒聖戰”。

這場聖戰最終推翻了人工智能的統治。

《沙丘》這個背景設定很有意思,因爲它埋了不少歷史梗。

這裡面有經典的希臘神話式的“預言自我實現”——人類本來不會反(或者說至少不會那麼早反),但人工智能B“演算”出人類會造反,它爲了驗證自己的驗算結果,搞了一系列動作,反而把人類給逼反了。

還有基督教式的救世主劇情——一羣受奴役的人預言會出現一個救世主,將他們拯救出苦難。結果人工智能採用了酷似《聖經·出埃及記》中法老王的方式,試圖將這個“救世主”扼殺在襁褓中,結果適得其反。

但這裡特別要提到的是,在這段《沙丘》前史當中,還埋藏着一個不太容易被發現的羅馬歷史梗——人類驅逐機器人的這個過程與傳說中羅馬人驅逐國王高傲者塔克文的過程是非常相似的。

在羅馬上古史中,羅馬人驅逐王政、建立共和制的導火索也是一個賭約。

國王塔克文的兒子盧修斯·塔克文有一次跟朋友柯拉廷努斯打賭。柯拉廷努斯說我老婆魯克麗絲是天下最貞潔的女子,不信你回去看,我出征在外的時候,她一定在家裡安靜的做針線。結果塔克文王子回到羅馬一看,發現魯克麗絲果然很貞潔、也很漂亮。於是見色起意把魯克麗絲給姦污了。

受辱的魯克麗絲在控訴了塔克文王子的罪行之後憤而自殺。

於是全羅馬的人們都被這種暴行激怒了,不能容忍國王對他們這樣赤裸裸的挑釁,他們寧可放棄王權統治帶來的好處(城邦安全),也要趕走國王。

從賭約開始,因挑釁而引爆,最終以統治者被推翻和驅逐而結束。《沙丘》前史的這段故事,其實應該算是一個未來版的“驅逐高傲者塔克文”的故事。

當然,就像羅馬人驅逐王政,會引發一系列社會問題一樣。《沙丘》世界中驅除了人工智能,制定了類似摩西十戒的“爾等不能製造與人相近的人工智能”的戒律後,也將付出沉重的代價。

現在:爾虞我詐的中世紀2.0版

“巴特勒聖戰”之後,由於銷燬了人工智能,人類無法再廉價而順暢的在宇宙中自由航行、溝通,星際航行變得特別漫長、危險而又昂貴。同時,技術的發展也趨向於停滯,這一停滯就停了一萬多年,造就了《沙丘》中那個類中世紀的世界。

這個困境就又非常類似於羅馬帝國末期基礎設施崩潰,西方世界各地進入彼此難以連通困境中的“黑暗時代”——全球化斷絕,技術和人們的生活水平急速倒退。

於是一個同樣十分“中世紀”的方法,也被重新應用了起來:分封。

聖戰中功勳最爲卓著的科瑞諾家族直接化國爲家,登基稱帝。而幾個立功的大家族則被分封到宇宙中各地,各管一攤。

這其中,就包括小說的主角厄崔迪家族和哈克南家族。這兩個家族在“聖戰”中曾經是戰友和上下級關係,因爲一場戰鬥的意見分歧(要不要用20萬人的性命換一場勝利?)鬧得很不愉快,最終結爲了不死不休的死敵。

我個人猜想,《沙丘》這種驅逐機械暴君後三大家族崛起的故事,可能也是從羅馬共和時代獲得的靈感。小說中的科瑞諾家族、厄崔迪家族和哈克南家族,分別對應羅馬歷史上同樣顯赫的西庇阿家族、尤利烏斯家族和布魯圖家族。在正式開打之前,幾個家族博弈主要場所也同樣是帝國議會(元老院),最後幾個派別矛盾無法調和,鬥爭公開化,帝國陷入內戰,由一個父親被陰謀殺害的“神選之子”復仇成功,重新建立了帝國新秩序。所有這些,都跟羅馬前後三巨頭的內戰故事有神似之處。

但不得不承認《沙丘》世界中,幾個家族之間的具體鬥爭模式,還是中世紀式風格的,其中充滿了中世紀歐洲的那種王權與算計。

比如在電影版《沙丘》的開頭,導演特地突出了一個細節。科瑞諾家族的皇帝因爲忌憚主角厄崔迪家族功高震主,派使者千里迢迢跑到其主星(封地)上去宣旨,要他們家徙封。

三個宮廷使者、不遠萬里,耗費數百億帝國資金,跑來就爲了宣讀個詔書,很多人看這一段時就覺得很不理解,爲什麼不打個視頻電話,或者郵件就解決了呢?

理由還是那個——技術鎖死之後產生的區域阻隔與溝通不便,當然更重要的是,皇帝要通過這種聲勢浩大的“宣旨”造成一種壓迫感,逼厄崔迪家族就範。

觀影時請注意,當那位使在威風凜凜的宣完旨以後。其實還色厲內荏的問了公爵一句:請問你接不接受詔書?

你要是不理解《沙丘》的背景設定,而過分了解中國史,看這段時估計都能笑噴了——皇上宣讀個聖旨,怎麼還問臣下接不接?

試想一下,如果《沙丘》中的宇宙皇帝對封臣們有現代國家式的管控能力,或像中國古代帝王那樣絕對的控制權,宣詔使者是無論如何沒必要加這一句的。——你敢抗旨?皇上的御林軍旦夕可到!借你個膽兒你敢嗎?

可是歐洲中世紀的封臣們就敢,因爲他們知道交通不便,地廣人稀,國王興師動衆的去鎮壓個叛亂太得不償失了。所以只能凡事只能跟封臣們商量着來,且必須允許封臣們相對獨立勢力的存在。

這一點,與離開人工智能之後溝通困難的《沙丘》世界是非常相似的。這個世界觀中,宇宙就是處於一種既不分裂、也不統一的“歐洲中世紀狀態”。

理解這個背景設定,其實是欣賞整部《沙丘》系列故事邏輯的關鍵。

所謂“大道隱,巧技出”。可以說,《沙丘》世界,是通過假設人工智能技術被鎖死的方式,在人類的未來虛構了一個“中世紀2.0版”。

而爲了讓這個“中世紀2.0版”變得更中世紀一些,作者還虛構了一種“能量護盾”的技術進步,這種能量護盾的特點就是“慢穿快不穿”,高速、高能物體會被護盾阻擋或發生隨機爆炸,只有低速物體才能夠穿過。於是熱兵器都不管用了,人類重新回到了白刀子進紅刀子出的肉搏時代。

大人,時代又變回來了!

小說作者弗蘭克·赫伯特親口承認,之所以要補這個技術設定,就是爲了讓那種崇尚個人格鬥技藝的“騎士”們能重出江湖。於是我們才能在電影中看到“海王”上演喜聞樂見的一個打十個。

所以,《沙丘》其實是一本非常奇特的披着科幻外衣的中世紀小說。《冰與火之歌》的作者喬治·馬丁曾說自己在創作該書時對《沙丘》有不少借鑑,事實上也確實是。這裡簡單說幾個他公開“致敬”《沙丘》的明梗吧:

1. 看過電影后你會發現,《沙丘》中的前代公爵雷託·厄崔迪非常像《冰火》中的奈德·史塔克。

這兩人同樣是正直、善良、勇敢、公正的一方諸侯和一家之主,但同樣也都是開局就領了便當,爲自己兒子未來上演復仇劇鋪平了道路。

2. 雖然故事的主線是“王子復仇記”,但《沙丘》中最終手刃仇人哈克南男爵的不是男主保羅本人,而是他的妹妹(電影中母親傑西卡懷的那個孩子)艾莉亞·厄崔迪。艾莉亞這個名字《冰火》的讀者應該很熟,它被安給了主角雪諾的小妹妹——艾莉亞·史塔克。

這就是爲什麼雖然《冰與火之歌》的小說還沒寫到結局,但西方讀者和《權遊》的編劇都猜的到喬治馬丁最後一定會讓艾莉亞手刃仇人的原因所在——這個致敬實在太明顯了。

未來:統治世界的美式神話

《沙丘》中的過去是羅馬式的、現在是中世紀式的,而故事中最爲至關重要的商品“香料”,則帶有典型的殖民時代味兒。

前文說過了,在驅逐人工智能以後,星際航行所必須的計算能力不再那樣簡單易得,但人類幸運的找到了一種名爲“美琅脂”(香料)的物質,服用這種物質之後,人類可以擁有預言、高速移動、超級力量、念動力等能力。於是一部分人類就通過服用“美琅脂”成爲了“領航員”,他們其實是一種“人類計算機”,能夠幫助宇宙飛船規劃出安全的宇宙線路。

於是“美琅脂”就變得非常之重要,“美琅脂”其實是沙蟲代謝的產物,目前已知沙蟲居住地僅有沙丘(也叫arrakis星),所以誰控制了沙丘,誰就控制了香料的生產,進而控制了人類的星際旅行,進而控制全人類。

時下很多解讀以沙丘的地貌,認爲作者用“美琅脂”暗喻的是現代社會的石油。我覺得這個比擬並不確切,從“香料”這個別稱你也可以看出,小說中的香料,比擬的應該是真實歷史上大航海時代曾經讓歐洲人爲之瘋狂的香料。

小說中的香料其實是沙蟲這種巨型生物拉出來的糞便。

而在現實中,確實有一種原產自東方的香料名叫龍涎香(在西方被稱爲“灰琥珀”),它是鯨魚這種巨型生物的糞便,人類卻視之爲比黃金更貴的寶物。

龍涎香顯然就是美琅脂的原型。同樣的“視糞土爲金錢”,這個梗應該就是從這裡來的。

因爲香料只在沙丘才產,所以各派勢力都對這顆星球垂涎欲滴,並在小說中大打出手。這個過程無疑在映射歐洲列強在近代歷史上爲爭奪殖民地展開的戰爭。

尤其是哈克南家族在沙丘星球上那種武力鎮壓、暴力屠戮、只攫取資源而不瞭解當地土著的管理方式,與歷史上(美國人認爲的)西班牙和英國對殖民地的治理方式是十分類似的。

而作爲小說中的正面家族,厄崔迪家族帶有非常鮮明的美國人自詡擁有的那種特點:施行“仁政”、擺出一副願意瞭解當地土著的姿態,並幻想土著們會把自己當做“救世主”來崇拜。

特別露骨的是,在《沙丘》第一部當中,作者採用了《阿拉伯的勞倫斯》式的處理,讓主人公在沙丘這顆星球上“土著化”成爲本地人,駕馭沙蟲,最後帶領本地的弗里曼人“鬧革命”,推翻了敵對的哈克南家族的統治。

後來類似的劇情又被《阿凡達》借鑑過去,成了一個在好萊塢用爛了的梗。

這樣情節處理是不是有些“西方式的一廂情願”請大家見仁見智。但必須指出的是,小說《沙丘》的第一部問世於1965年,當時的美國,正在第三世界支持很多國家的自決獨立。民族自決理念是美國的威爾遜總統在一戰後提出,並在二戰後正式得以全球範圍內鋪開的。當時從印度到非洲,大量的國家都在美國和蘇聯這兩個超級大國的支持和默許下從英法等老牌帝國的手中獲得了獨立。美國通過這種推動成功“兵不血刃”的解構了英國殖民統治體系。並進而從舊帝國手中接管了世界的霸權,這個過程與小說中保羅·厄崔迪“借”弗里曼人之手推翻宿敵哈克南、並瓦解舊帝國統治是很神似的。

而一如小說中所說,當時的美國,夢想創造的是一個自己並不直接出手統治,卻在自己隱形管理下存在的,“永遠不會滅亡,永遠不會過於聚攏,又不會過於分散的文明”。

當然,身爲科幻巨匠,弗蘭克·赫伯特對於這個“美國夢”是有批判的。在後續的小說中,曾自信自己是“天選之子”的保羅·厄崔迪最終墮入了黑暗面。他的夢想只能交由其兒子去完成。

而巧合的是,幾乎就在同一時期,美國也正在遭遇越戰的精神衝擊。

所以可以說,當時的美國人,可能很容易帶入保羅·厄崔迪以及他的子孫們的那個角色。所以他們非常熱讀這本小說。

厄崔迪家族對沙丘世界的夢想,其實就隱喻了那個時代的美國人對現實世界的夢想。

心理學家榮格曾有一個論斷:神話,就是一個民族的集體潛意識。

這話是很對的,世界上,除了我們中國以外,大多數民族回憶自己的歷史,並形成世界觀,往往不是通過歷史學習,而是通過他們神話故事(比如印度的《羅摩衍那》)和對神話故事的再解讀(比如德國的《尼伯龍根的指環》)。

而對於美國這個在新大陸上建國的國家來說,它沒有自己的歷史記憶來打造神話,更無從獲得重新解釋神話的機會。所以只能乞靈科幻作品來代償性滿足之,所以的美國科幻文學特別的發達。從洛夫克拉夫特、到阿西莫夫、到海因萊因、再到《沙丘》的作者弗蘭克·赫伯特,他們寫作科幻小說的本質,其實都是在書寫一部“美式神話”。

而作爲小說的《沙丘》,毫無疑問非常完美的做到了這一點,本文我們僅從歷史觀來看,就發現它幾乎暗喻和囊括了整個(美國人視角中的)人類文明史:一個古希臘、羅馬式的過去,一箇中世紀的現實和一個符合美式政治理想的未來。

在戰後美國科幻文學史上,《沙丘》是第一部做到這一點的小說,也是做得最完美的一部。所以英國科幻作家克拉克曾說:“《沙丘》之於科幻,就像《指環王》對於奇幻一樣。”這話是很對的,托爾金在寫《指環王》時,就曾說自己是想爲沒有神話的英國人用奇幻的方式編寫一套現代神話。而《沙丘》無疑是用科幻的方式爲美國人做到了這一點——它就是一部披着科幻外衣的美國現代神話。

這就爲什麼這樣一部今天看來很不好讀的小說,在1965年剛剛問世之後,立刻在美國熱賣,成爲了第一個同時獲得“雨果獎”與“星雲獎”的雙冠王,它確實找準了那個年代美國人的“集體潛意識”。

這也是爲什麼《沙丘》這部電影難拍的原因之一,凝結民族潛意識的神話一定是最難拍攝的,德國人拍不好《尼伯龍根的指環》,寶萊塢沒有哪個導演敢嘗試《羅摩衍那》,咱中國人也沒有哪位導演敢拍《大禹治水》……民族神話對於一個民族來講都太宏大,太莊重了,一個拍不好就很容易拉胯。

而具體到維倫紐瓦執導的這部電影版《沙丘》,我反倒覺得還不錯,很多差評說維神將《沙丘》中的文戲刪減到了最低,導致小說前半部分最吸引人的“誰是叛徒”的懸念被淡化的幾乎看不見了,電影的劇情張力也隨之消失,成了一部“兩個半小時的預告片”。

但我反倒覺得,維倫紐瓦這樣的處理其實是成功的。因爲對於《沙丘》這種量級的“美式神話”來說,最重要的不是劇情張力,而是那種有類史詩般的莊重感,而維版《沙丘》利用考究的光影,宏大的特效,巧妙的運鏡和震撼的音效非常完美的做到了這一點。

讀者們下一次去看這部電影時可以去注意一下一個細節:這部電影中的大部分場景,人物在說臺詞的時候是不做動作的。這種類似話劇、歌劇的手法顯然是導演在有意烘托這種莊重感。

或者說的簡單些,對於《沙丘》來說,開篇第一部最重要的是拔範兒,而維倫紐瓦在這一點上做的幾乎可以打滿分。想想《指環王》,第一部其實也是這麼個感覺。所以期待下一部吧,估計一定會有的。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