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華商基金唯一的“雙十”基金經理周海棟離職將定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黎雨辰 北京報道

近日,關於華商基金權益投資總監、權益投資部總經理周海棟或將離任公司的傳聞在市場中發酵。

對此,有接近華商基金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這一傳聞確實已經傳播了一段時間,目前尚未看到更具體的消息或相關增聘卸任公告。

不過1月15日,多位渠道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確認了周海棟即將離職的消息。

公司唯一“雙十”基金經理

作爲公司的投研骨幹,周海棟已於華商基金工作近15年之久。公開信息顯示,周海棟曾先後於上海慧旭藥物研究所、上海拓引數碼技術有限公司、中金公司擔任研究員。2010年5月,周海棟加入華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曾任研究發展部行業研究員、機構投資部投資經理。

2014年5月,周海棟開始管理華商策略精選,正式成爲基金經理。當前,周海棟還擔任華商基金權益投資總監、權益投資部總經理、公司投資決策委員會委員等職務,負責對公司權益團隊的管理。

無論從規模和業績來看,周海棟都無疑是華商基金權益投資的支柱型人物。

截至2024年9月30日,華商基金的管理總規模爲1345億元,其中股票型、混合型產品總規模爲542.5億元。而同期,周海棟個人的最新管理規模達到342.34億元,佔公司股票型、混合型產品總規模的比重超六成。

周海棟也是華商基金當前唯一的“雙十”權益基金經理,即從業年限在10年以上、年化收益率在10%以上。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2月31日,市場共有3949位公募基金經理,而其中“雙十”權益基金經理僅有39人。

目前,周海棟共管理着5只主動權益基金和1只偏債混合型基金,其業績均可圈可點。

其中,作爲代表作的華商新趨勢規模已經突破百億元,且過往業績長期表現不俗。Wind數據顯示,自2015年5月14日周海棟開始管理“華商新趨勢優選”以來,產品迄今漲幅達327.9%,年化收益率16.2%,在同類排名中居首。

2019年至今,該基金也穿越市場週期,創造了每年實現正收益的紀錄。2022和2023年,滬深300指數分別下跌21.63%和11.38%,但華商新趨勢優選同期分別取得了13.6%和0.85%的回報。

從產品持倉來看,領先的業績表現,一定程度來自於周海棟對週期和成長投資的“兩手抓”。過去數年,華商新趨勢在重倉化工、有色、煤炭和交通運輸類個股爲核心的基礎上,也會穿插覆蓋成長特徵的電子、醫藥等標的。

不過2024年,華商新趨勢優選出現了成立以來首次未能跑贏業績基準的情況。數據顯示,基金在當年內的收益率爲7.34%,而業績基準爲12.88%。

投研團隊變動頻現

華商基金成立於2005年12月20日,作爲“券商系”公募,華龍證券是華商基金的第一大股東,持有公司46%股權。深圳市五洲協和投資有限公司與濟鋼集團有限公司作爲第二、第三大股東,股權佔比分別爲34%和20%。

2024年以來,華商基金的人事變動始終難言平靜。

去年6月22日,公司先是公告了董事長的變更——在原董事長陳牧原因董事會換屆離任後,公司新董事長由華龍總裁蘇金奎兼任,任職日期爲2024年6月21日。

而結合此後公司一系列基金經理變動,有業內人士猜測,高管團隊的調整一定程度上也對公司投研團隊的穩定性造成影響。

事實上,華商基金過去一年來已有多位較爲資深的基金經理卸任產品或離任。

2024年5月27日,華商基金公告,基金經理高兵因工作需要卸任了華商雙擎領航、華商新能源汽車兩隻彼時在管規模最大的基金。作爲在華商基金任職14年、擔任基金經理9年的權益老將,高兵曾在2022年因“無框架、無理念、無風格”的“三無主義”投資理念引發市場熱議。

不久前的1月7日,華商基金又公告了權益基金經理吳昊因個人原因的離任。公告稱,吳昊不再轉任公司其他工作崗位,並已按規定在中國基金業協會辦理註銷手續。截至其卸任,吳昊在華商基金任職超9年、擔任基金經理超7年,並同時管理着5只產品。

整體來看,目前華商基金共有基金經理27名,周海棟則是公司任職時間最久的權益基金經理。

截至發稿,周海棟對旗下的6只基金均尚未有官方卸任動作,且其中4只都仍在獨立管理。但記者注意到,今年1月3日,由周海棟與孫蔚共同管理的華商甄選回報,增聘了崔志鵬作爲基金經理。

同時在1月6日,華商基金同一天啓用了彭霧、陳夏瓊、李卓健三名新基金經理。其中在吳昊卸任後,其曾管理的華商高端裝備製造,目前僅由彭霧和陳夏瓊兩位初次擔任基金經理的新人共同“補位”。

可以預見的是,在周海棟離開華商基金後,或將有更多新人承擔起公司關鍵產品的管理職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