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記者闖國界 E02】想採訪國際的人口販子 要先做足調查基本功

鏡週刊全新podcast節目記者手札」——每週日,聽國內外經驗豐富的記者,分享深度報導的寫作心法,還有那些在報導文字之外,只記載在記者手札中的故事。第二季節目「獨立記者闖國界」,由曾任國際新聞獨立記者的楊智強所主持。

一開始我對羅興亞人的狀況,以及緬甸這個複雜國度並不熟悉,必須從基本背景知識開始學習。我瞭解議題的基本方法,是先從維基百科開始,以緬甸還有羅興亞人這幾個關鍵字開始搜尋。我會記事本上用年曆的方式大事紀用筆寫下來。並且我從緬甸/羅興亞人的維基百科介紹頁面中的關鍵字上,再連接到另外一個事件的頁面。通常這樣子一張一張連下去、一點一點的用筆記錄下來,就可以瞭解議題的基本架構

對於議題有基本的瞭解之後,纔會開始搜尋過往的新聞或是專題介紹。我會把重要的連結儲存下來,未來需要時都可以直接連上,不用再回到網路的大海里撈針。

網路上資訊除了新聞、報告與維基百科之外,社羣網絡裡的資訊是最即時並且最直接。在臉書、Tweitter等社交網站上,可以找到與議題相關的討論羣組,簡單的自我介紹加入之後,時常可以得到其他記者獲或是當地人們的第一手資訊。這些訊息對認識議題的更新,相當重要。

另外,瞭解議題的大概輪廓之後,可以從新聞以及文章中找一到兩本跟議題有關、並且資訊不過時的專書。這樣的書籍除了可以讓自己更深度瞭解題目之外,也可以讓自己原本雜亂、無組織的資訊,透過他人寫作敘述的方式,更有系統的留在腦海中。

最後在這些議題背景的基本知識都吸收之後,就可以開始歸納自己即將前往採訪的大綱、希望採訪的人物還有到訪的地點

聯絡受訪者過程,可以讓自己採訪的時程慢慢成形。但是,受訪者要去哪裡找呢?

記者在檢索、瀏覽網路上的資訊時,可以漸漸地理出哪些團體、或是哪些人是這個議題的重要角色。在這個過程中,可以瞭解誰是製作這個新聞專題時必須要訪問到的人物。最初必須先從網路上開始搜尋受訪者的聯絡方式,無論是臉書帳號或是電子信箱都是開始第一次接觸的好方法。在表明身份、說明來意之後,再詢問對方受訪的可能。

另外,若已經不是第一次前往現場,就可以跟當地已認識的朋友聯絡,並且說明該次採訪的角度以及目的,請在地的朋友幫忙聯絡與接洽。從這些一來一往的聯絡中,採訪行程可以慢慢的出現雛形

但有些人物並不是可以直接敲到採訪時間,或是從網路上直接取得聯繫,例如反抗軍領袖、人口販子毒販等等。因此獨立記者採訪的行程通常必須要有彈性,讓自己在新聞現場可以依照受訪者的狀況調整行程。

在聯絡受訪者時,有的受訪者會希望在採訪前,先過目要問的題目,所以記者採訪前必須將訪綱擬出來。這個時候可以藉着擬題目的過程,反思自己對議題的熟悉與疑問,並且瞭解受訪者的背景以及過往,不僅讓自己能「問對問題」,也是在出發前必須做的功課

我自己的方法除了打出一張給受訪者的正式訪綱,還會在筆記本上把訪綱上的問題以及可能追問的問題列出來,並且註記自己在採訪時應該要記得受訪者的特徵、立場或是說過的話等,讓自己在採訪時能夠隨機應變。

一本A4大小的筆記本是給自己整理思緒以及組織採訪重點工具;另一本大小可放在口袋的筆記本則是速記的好工具,是一本在到處跑跳或是面對面採訪時可以記錄重點的筆記。

在這些採訪的事前準備工作完成之後,就是出發前往現場的時候了。

抵達現場之後,按先前排定的採訪行程走,並且開始與地方友人見面討論需要拜訪的受訪者,或是進行更近一步地說服。因爲有些受訪者的身份敏感,對於接受採訪並不積極,這時候記者或是當地友人就必須進行說服,無論是匿名受訪或是其他的採訪方式,都需要花時間經營。

另外,可能有些受訪者是透過地方友人的介紹,但不願意受訪。面對這種情境,不需要這麼快就放棄;因爲很有可能在記者到處採訪一輪之後,遇到更有說服力的人物,就可以再借用這一層關係來說服該受訪者。因此,記者每次採訪都是在一個陌生的地點拓展人際關係的重要行程。

國際議題的採訪常常是一個「點」與另一個點的連接,連到最後,纔可以利用這些「線」,將故事的「面」畫出來。

採訪國際議題時,受訪者的母語不一定是中文或英文,所以常常需要透過翻譯或是Fixer的幫忙才能完成採訪。然而,這看似簡單的語言轉換,卻是國際採訪時的一個必須注意的重點。

難民營或是衝突發生的新聞現場,記者通常會需要Fixer(幫助記者探訪鄉里的地方人士,通常有可能是當地媒體人)或是地方友人的幫忙。但若將找尋受訪者、翻譯等工作交給同一個人,則是大忌

Fixer或是地方友人介紹受訪者後,記者可以另外聘僱翻譯人員。這樣可以防範該受訪者與Fixer一搭一唱、編故事的狀況出現。

在一天的採訪結束後,我除了將錄音檔編號整理之外,也會在當天寄出一封電子信件表達對受訪者願意花時間回答問題的感謝。這個動作除了是禮貌之外,也是與受訪者保持聯絡的好開始。當然,也可以讓自己回顧採訪的內容。

現場採訪的時間,我並不會開始寫稿。我只會在整理受訪者的答案時將一些自己觀察的心得與感想記錄下來,讓自己在寫稿時能借由這些紀錄回憶採訪的片段。

回到臺灣或是離開新聞現場後,我纔會開始重聽採訪錄音以及進行逐字稿的聽打。在寫作之前,我會先將文章可能架構的方式,用圖表或是簡單的文字具現化,讓自己對文章的架構可以更有想法。

寫作的過程就是讓自己再次回到現場,或是將自己帶入受訪者的心境中,將他們的感受以文字的方式表達出來。一位新聞前輩曾經對我說過:「記者寫的東西不能辜負受訪者。」這也就是說,我們必須將受訪者的文字吞下肚後,以自己的方式表達。這個工作除了最基本不能扭曲受訪者的意思之外,更進一步甚至可以將受訪者想說、但沒說出口,或是想要表達卻因爲言詞表達不完整,無法完全表達出來的概念寫出來。

這項工作,除了取決於記者與受訪者之間熟識的關係之外,還有記者的觀察能力,當然包括記者的寫作功力。當這些都完成之後,基本上一篇熱騰騰的第一手國際新聞也就誕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