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捨離」的兩代矛盾/留來留去留成愁!丟不掉的是情感還是物品?

【橘世代】《橘煩惱信箱》收到一則來自彰化陳小姐的讀者投書。陳小姐是一名66歲的獨居婦女,適逢農曆春節即將到來,嫁出去的女兒回家幫忙打掃,卻將她用了十幾年的藤椅和醬料罐丟掉!她認爲女兒學了「斷舍離」就隨意丟她的東西,覺得這是不珍惜、浪費的舉動。

許多網友都曾因爲「大掃除東西該不該丟」與長輩發生矛盾,或是自己的東西被晚輩「斷舍離」而感到心裡不快。 圖/freepik

【橘世代】將此一「狀況題」分享於粉絲團,引發網友強烈的共鳴!許多網友都曾因爲「大掃除東西該不該丟」與長輩發生矛盾,或是自己的東西被晚輩「斷舍離」而感到心裡不快。

留來留去留成愁!確實需要旁人推一把

不少網友認爲女兒願意幫忙整理、捨不得媽媽使用壞了十幾年的藤椅、丟掉骯髒的醬料罐,都是「希望改善媽媽的生活品質」,是很孝順的行爲。鼓勵發問者「要有新觀念,接受孩子用心整理的孝心」,且若女兒「放任不管、眼不見爲淨,各過各的,才更難受吧」!

除了分享自家長輩囤積物品不丟的經驗,也有網友檢討自己無法做到「斷舍離」,南姓網友便感慨說道,「斷舍離,需要勇氣和智慧,斷不了,捨不得,離不開...自己做不到的,確實需要旁人推我們一把」,殊不知這番言論釣出自己的女兒在下面迴應「老媽,所以妳要清冷凍櫃了嗎?我正在推妳一把」!狀況劇直接在留言區真實上演,母女的可愛互動也讓人不禁莞爾。

不同於發問者不能理解女兒「斷舍離」的做法,徐姓網友倒是非常高興女兒幫他整理,「因爲老花眼常常忽略食品保養品糖果餅乾已過期或快過期!都是女兒回來幫我整理丟掉或提醒趕快使用完再補上新的,而我自己只要有3-5年用不到的東西,鍋碗瓢盆 電器用品衣物等等,只要還是好好的我就會洗乾淨送或捐出去給有需要的人,物盡其用,他人高興、我也歡喜」,不但避免吃到過期食物、清出家中空間,還能做善事,可說是一舉數得!

別說「我是爲你好」!觀念不同,互相尊重

反對女兒斷舍離的網友則認爲這是「不尊重」長輩的行爲。劉姓網友便說道,「就算是廢物垃圾要丟之前也要經過媽媽同意!每個人心中的寶定義不同!」;藍姓網友也認爲,「『尊重』是每個人都需要學習的。不要把『我是爲你好』擺在前面。說白了就是自己受不了才幹預對方。其實是爲了讓自己心裡感受好而做。把自己照顧好就好,遵守彼此關係的界限,才能保持彼此良好的關係」。網友Yie更是直言,說道「斷舍離很好,不過斷自己就好了。除非對方願意,否則應尊重他人意願,不要老想控制身邊的人。美其名爲他人好,實際上是満足自己私慾」。

物品價值觀,出現世代認知落差

關於晚輩替長輩「斷舍離」的矛盾,柳營奇美醫院血液腫瘤科臨牀心理師林維君認爲,長輩很重視物權的概念,「物品其實是個人主權的延伸,丟掉物品等於是不尊重主權」。此外,管理物品也是代表能自我掌控,看到子女大動作整理,長輩會感到失去管理我物品的權利,進而產生不安全感。

對此,心理師林維君建議,雙方應先嚐試理解彼此差異,子女要幫爸媽整理前,可以先從自己的主控區域開始維持整潔,例如個人房間,讓父母看到成果進而敞開心房;再來就是了解父母期待的生活狀態是什麼,徵求同意後再協助處理,才能讓雙方維持和諧,長輩也更能感受到整理的美好。

東西易丟情難斷,斷舍離也需要儀式感

在本次的討論中可看出,支持女兒幫媽媽「斷舍離」的討論大多是希望長輩「有更好的生活品質」及「擔心長輩吃過期品不健康」;不支持者則是認爲此舉「不尊重長輩、自作主張干涉」,確實如何在「斷舍離」及「尊重彼此界線」取得平衡是一大難題。

對此,有網友建議,「循序漸進的丟纔是顧慮媽媽的感情方式。很髒很破沒得修理的先處理,要顧慮心理適應期」,且「斷舍離的儀式感也很重要,東西容易丟,情感不容易斷的,跟人道謝道愛道別,跟物品也一樣哦」。此外,也有網友提醒,「平常的消費習慣很重要,要重視質感、耐用、實用的附加價值,纔不會一到過年,像是年終定期丟錢的模式.....太奢侈了」、「年輕人的慾望多、愛買重複性或沒必要的東西所以纔要學習斷舍離」,這也點出了不同世代的消費習慣不同,該學習、調整的面向也不同。

陳姓網友爲此議題下了很棒的結語,「先溝通,再動手,纔會雙贏」,相信「斷舍離」和「尊重」是可以並存的!

我也有煩惱!歡迎來信:ubrand@udngroup.com.tw

看完整討論串》https://bit.ly/3VTwGe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