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民俗遊熱度持續攀升

端午假期,國內文旅市場繼續火熱。吃糉子、觀龍舟、看錶演……傳統民俗與旅遊經濟結合愈發緊密,成爲消費市場不斷升溫的縮影。

遊客沉浸式體驗民俗文化,感受歷史脈搏。民俗遊成爲多地發展文旅的重要抓手。

國潮風盛行

今年端午,湖北宜昌推出“國潮端午”盛宴,通過打造更多沉浸式、互動式、體驗式消費新場景,讓傳統文化潛移默化融入消費全過程。在端午遊園會,漢服巡遊、龍舟體驗、夜遊等活動讓人沉浸式感受傳統節日氛圍。

音舞詩畫《楚辭裡的中國》以新國風演繹傳統文化。一簾輕紗、萬瞬光華,紗幕光影與屈祠樓宇融爲一體,形成夢幻絢爛的舞臺背景。以全息投影技術爲主的輕量化舞臺,將《楚辭》浪漫意境呈現於藝術舞臺。

山東臨清宛園景區推出了包糉子、編織五彩繩、端午畫額、射五毒等體驗活動,讓遊客在欣賞美景的同時,開啓一段別開生面的民俗文化之旅。

遊客們身着各式漢服沉浸式體驗蹴鞠、對弈、擲環、升級版跳房子游戲,感受古人的智慧與快樂。宛園景區副總經理李文靜表示:“我們以端午節爲契機,將端午民俗和非遺體驗相結合,融入景區特色,營造互動式的民俗體驗新場景,在傳承傳統文化的同時,也爲遊客帶來別具一格的新體驗。”

龍舟賽火熱

賽龍舟是端午的傳統習俗之一。近年來,多地積極發展龍舟經濟。

家住湖南汨羅、在武漢工作的遊客張勁鬆,得知今年在湖北秭歸舉辦的傳統龍舟搶紅奪標大賽,將邀請中國端午節申遺“三省四地”羣衆參賽,早早便來到了秭歸。水上龍舟競渡還沒開賽,張先生便先體驗了一把旱地賽龍舟,和家人一起玩得十分開心。

“秭歸的龍舟文化和體驗項目很豐富。”張勁鬆表示,在秭歸,不僅看到了木雕龍舟、草編龍舟、龍舟競渡圖案的刺繡及皮雕,還看到各種各樣“舟小龍”文創產品。

鼓聲陣陣,揮槳激浪、急剎轉彎……6月8日廣東海珠溼地龍船景開幕式上,全程高燃的疊滘龍船表演令觀衆熱血澎湃,極速漂移過彎、靈活甩尾等高難度競技,贏得河涌岸上歡呼聲一片。除了龍船表演,“中華戰舞”——潮汕英歌舞也前來助興。

廣州海珠區龍舟協會理事陳詒添介紹,今年龍船景,參賽的國際龍舟隊和本地村民一樣,特別鐘意在海珠溼地進行龍舟訓練。這裡河面寬敞,而且以廣州塔爲背景,滿目綠意、鳥飛魚躍,划龍舟別有一番趣味。

在龍船景期間的各項賽事中,40支隊伍、1200名劃手將持續上演26輪水上“狂飆”。其中在龍舟邀請賽中,涵蓋女子隊、企業代表隊、國際隊伍的10支龍舟隊齊聚海珠溼地,上演了別開生面的賽龍奪錦。

產業鏈延伸

“民俗遊”熱度不減,餐飲住宿等服務業也打出了“民俗牌”,紛紛推出端午氛圍套餐、端午特色菜單。走進賓館酒店,端午習俗場景隨處可見,端午文創產品觸手可及。

宜昌秭歸鑫瑞麗嘉酒店負責人江銳說:“端午節期間,客房預訂率達到100%。很多從全國各地來的遊客,專門到秭歸體驗原汁原味的端午民俗。”三峽大學經管學院教授闞如良表示,屈原文化是宜昌重要的文化品牌,宜昌有條件、有優勢發展端午全產業鏈,弘揚屈原文化,激發大衆消費潛力。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屈原傳說”代表性傳承人鄭承志表示,端午習俗蘊含深厚的文化魅力,依託全民龍舟運動,發展關聯產業空間廣闊,潛力巨大。

除了宜昌,多地圍繞端午習俗,積極延伸相關產業鏈,帶動經濟發展和羣衆致富。

端午節掛艾草寄託了人們的美好祝願。山東泰安市泰山區亓家灘村的山坡上,艾草長勢喜人,它們將被加工成艾柱、艾絨等產品。亓家灘村與泰山艾茳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成了集艾葉收購、加工、倉儲,艾製品銷售,泰山艾草文化傳播及研學於一體的綜合產業鏈。目前,村企共同研發艾草產品30餘種,一年可爲村集體增收10多萬元。 (經濟日報記者 王金虎 鄭 楊 柳 潔 董慶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