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復旦婦產科醫院隋龍教授:性行爲活躍大學生感染HPV風險較高,急需加強疫苗接種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季媛媛 上海報道

宮頸癌是常見的女性惡性腫瘤之一。近年來,宮頸癌發病率呈現上升趨勢,宮頸癌發病年齡呈現年輕化趨勢。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我國宮頸癌2022年新發病例約15萬,死亡人數約5.6萬。相當於每4分鐘有一名女性被診斷爲宮頸癌,每9分鐘有一名女性因宮頸癌離世。給女性和家庭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

一項關於宮頸癌流行病學的研究也顯示,診斷爲宮頸癌的最小年齡可僅爲17 歲。導致宮頸癌的主要病因是高危型HPV的持續性感染,高危型HPV 感染還可能導致肛門癌、陰道癌、外陰癌、陰莖癌、口咽癌、癌前病變等疾病。

另據一項中國多中心、基於人羣的研究顯示:中國女性HPV感染率按年齡呈“雙峰”分佈:第一個高峰在“17-24歲”,第二個高峰在“40-44歲”。HPV 感染後,大多可被免疫機制自行清除,所以多數HPV 感染是一過性且無臨牀症狀的,但某些型別HPV 持續感染可導致癌前病變,從HPV 感染髮展到宮頸癌的時間各有不同,通常HPV 持續感染經過10-20 年的自然演化發展爲宮頸癌。

但目前對於宮頸癌的預防,不少公衆在接種HPV疫苗與做好宮頸癌篩查中還存在不少困惑。在“美好共建計劃校園行”系列健康科普項目期間,上海市消除宮頸癌宣傳公益大使、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宮頸疾病診治中心主任隋龍教授接受了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

隋龍教授表示,HPV對健康造成的危害是全人類面臨的公共衛生挑戰,而疾病預防可減輕醫療負擔。接種HPV疫苗是預防HPV感染和相關疾病的有效手段。尤其需要加強對在校學生HPV科普知識傳遞以及提高HPV疫苗接種率,只有這樣纔可以朝着共建HPV防護網更進一步。

HPV感染年齡段有兩個高峰

《21世紀》:近年來HPV話題最爲引發社會熱議。你能否爲我們解答下疑惑,HPV感染就一定等於宮頸癌嗎?

隋龍:HPV雖然是跟宮頸癌密切相關,其實不僅如此,它的主要傳播途徑是性行爲,但性行爲不是唯一途徑。HPV的感染可通過性行爲、母嬰傳播以及直接接觸傳播,如皮膚黏膜接觸等渠道傳播。手接觸了HPV污染的物品後,在如廁、沐浴時可能將病毒帶入生殖器官,或者是生殖器官接觸到帶有HPV污染的浴巾、內衣等也有可能被感染。

因此男女都會感染HPV,持續的高危型HPV感染可能導致宮頸癌、肛門癌、口咽癌、陰莖癌等疾病,尤其是免疫力低下的人羣當中。所以我們應該要知道,及時發現HPV感染及相關的癌前病變,及時干預,不僅僅可以有效的防止宮頸癌的發生,還可以防止其他的HPV感染相關惡性腫瘤的發生。

其實,HPV感染不等於宮頸癌,幾乎所有的宮頸癌(99.7%)都與HPV 的感染有關。但HPV感染不等於宮頸癌。另外,持續高危HPV感染導致多種癌症,HPV感染後大多可被免疫機制自行清除,但若免疫力下降沒有及時清除感染的話,持續的高危型HPV感染可能導致宮頸癌、肛門癌、口咽癌、陰莖癌等疾病。

《21世紀》:請問校內人羣是不是HPV的易感人羣?他們在HPV感染上會有哪些認知的模式?

隋龍:大學校園都是青春期的青年女性,如果男性女性的性行爲特別活躍,感染HPV的風險就比較高。根據我們中國的流行病學調查數據顯示,在中國HPV感染的年齡段有兩個高峰,第一個高峰就是17歲到24歲,就跟校園的年輕學生密切相關。第二個高峰是40歲到44歲,跟校園當中的一些年輕的教職員工也密切相關。

除了大學,我們也關注更小年齡段的校園,例如中學校園,因爲在疫苗的三級預防措施中,一級預防,也就是疫苗接種,尤其是15週歲以下女孩的疫苗接種,對將來她有性生活之後感染HPV、減少HPV感染相關的腫瘤發生的風險降低都是非常有益的。中學的校園不光是學生要知道,學生的家長要知道,學校的老師也要知道,所以進校園對 HPV感染的相關的宣傳、科普、宣教應該說意義重大,它是宮頸癌防控的一級預防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這個知識,這個信息的傳播至關重要。

男性感染HPV概率更高

《21世紀》:據你瞭解,大學校內人羣,他們在HPV感染上面是不是有一些認知的誤區?

隋龍:有兩個誤區是比較普遍的。第一個,例如有一些女大學生會認爲我沒有性行爲就不會得宮頸癌,其實不然。HPV傳播的途徑,除了之間的性交行爲,還包括一些衛生習慣。比如說我們的手、皮膚、粘膜都可能接觸或感染到HPV。如果沒有衛生的生活習慣,就可能將HPV感染到下生殖道,也就是感染到陰道內,感染宮頸,所以仍然可能感染 HPV。雖然機率不是很高,但是風險是依然存在的。

第二個誤區則是認爲 HPV防護,宮頸癌預防只跟女性有關,男學生男性是否就沒有關聯呢?其實不然。已經有足夠多的全世界的,包括中國的臨牀研究以及流行病學調查證據表明,99%以上的宮頸癌跟HPV感染有關,70%以上的肛門癌跟HPV感染有關,50%以上的口咽癌跟HPV感染有關。所以跟男性不是無關,而是十分有關聯,它主要通過性行爲傳播。如果男性沒有HPV,這女性就是安全的。

還有另外一個點,在兩年前中國已經開展了九價疫苗男性的HPV感染相關惡性腫瘤預防的三期臨牀研究,主要是針對肛門癌病變,這一點也證明了男性是HPV宮頸癌防控的相關對象而不是無關對象。宮頸癌防控需要女性、男性共同參與,共同防控,最終纔可以實現減少HPV憂慮的這麼一個健康的社會。

《21世紀》:一項基於美國人羣的研究顯示:在至少有1個異性伴侶的人中,女性一生中感染 HPV 的平均概率爲84.6%,男性爲 91.3%。對男性而言,感染HPV會有哪些危害?

隋龍:首先我們現在知道幾個知識點,一個是現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的食藥監局老早就已經批准HPV疫苗在小男孩當中接種,15歲以下的。實際上這也是從一級預防的角度,更好地、更高效地預防HPV在這些男孩女孩成年有性行爲之後HPV感染和相關病變的可能性,降低這個概率的重要的舉措。

第二,美國做過一個是流行病毒大樣本的調查,實際上有一個性伴的女性,一生當中感染HPV的風險大概達到80%,男性的概率是更高。只要這個男伴有HPV感染,感染給他的女伴的風險就是持續存在的。

再有一個,我們知道肛門癌是在過去的20年間,不僅是美國,在中國也是呈發病率上升的趨勢,這些跟肛門的性行爲感染了HPV,以及由此導致的腫瘤也是相關的,防控不夠。再有一個,我們知道過去的20年間,美國男性惡性腫瘤發病率上升趨勢最高的其中一個腫瘤是口咽癌,這個跟他們的性行爲方式,感染了HPV感染率高不無關聯,所以跟男性是密切相關的。

雖然男性的以前的知曉只關注陰莖癌,覺得陰莖癌的發病率不高,會減少和降低他們的關注度,實際上不僅僅是陰莖癌。除了陰莖癌,確實是生殖器感染HPV引起的惡性腫瘤,女性是遠遠高過男性,宮頸癌很高,陰莖癌不高,但是男性的肛門癌、口咽癌的發病率是不低的。

如何做好宮頸癌預防?

《21世紀》:您提到在校人羣感染HPV風險更高,那麼,如何加強此類人羣篩查?

隋龍:起始的篩查年齡是25週歲,一些研究生可能到了這個年齡,本科生可能還沒到這個年齡,還沒到篩查年齡,但是免疫力低下人羣是從21週歲開始宮頸癌篩查的。

還有,以前我們建議有兩年性行爲之後,比如說我們講了16歲有性行爲,那麼18歲就應該進行篩查。但是雖然25歲以下的年輕女性宮頸癌的發病率很低,但不是沒有,只是發病率很低。作爲一個公共衛生事件來說,篩查一般是政府投入的,像事業單位級的都是免費的。那麼對這部分發病率特別低的人羣,一般不建議常規篩查,25週歲以上做,25週歲以下不做常規篩查。但是如果高危人羣,什麼叫高危人羣?免疫力低下的,比如說有免疫缺陷疾病,遺傳性疾病,還有性工作者,這些特殊人羣、高危人羣篩查年齡也應該要提前到21歲,篩查間隔要縮短。

《21世紀》:我國在宮頸癌預防措施上還有哪些挑戰和痛點需要進一步解決?

隋龍:目前我國在宮頸癌三級預防措施上,距離WHO的要求相差還較遠。近年來,我國積極推進宮頸癌的防治工作,尤其強調了預防的重要性。HPV 疫苗的上市使宮頸癌成爲目前唯一可早期預防並有望徹底根除的癌症,在人類癌症防治史上有着里程碑的意義。目前,中國9-45歲的適齡女性均可按需接種九價、四價、二價HPV疫苗來進行保護。遺憾的是,現在我國社會大衆對於HPV及宮頸癌的認知仍待提高。

提高大衆對宮頸癌防治的認識,還需要多方參與,尤其是需要媒體通過各種形式,廣泛宣傳宮頸癌的相關防治知識,才能更好地達成這一目標。爲了進一步助力校園HPV健康防線的構築,本次“美好共建計劃校園行”首階段落地復旦大學,五角場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也爲復旦大學的學生開通了HPV疫苗的綠色接種通道。我們也希望能通過像聯動各方力量的共同行動,以廣大羣衆喜聞樂見的方式傳播HPV和宮頸癌相關科普知識,提高大衆對HPV及宮頸癌的認知,這不僅是宮頸癌防治的具體實踐,更體現了我們積極邁向健康中國建設的堅定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