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TCL創始人兼董事長李東生:“要去海外卷”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倪雨晴 胡志明報道

西貢河畔,越南第一高樓地標塔81,一家中國企業正在慶祝全球化25週年。

轉向河岸對面,一塊巨大的電子屏上顯示着“TCL丨WHERE THE DREAM BEGINS”,和附近“Samsung”廣告對壘。國際化、區域化、本地化的敘事和競賽,每一天都在這裡上演。

對於TCL而言,越南是其全球化的起點,是國際化人才的“黃埔軍校”,也是夢開始的地方。而1999年正是一切的原點,那一年,TCL在越南收購陸氏同奈電子公司,並以此爲基礎創辦了第一家海外工廠。

“當時其實我們在國內活得也挺滋潤,1999年,TCL的電視在國內市場份額達到第一。越南這一仗,敢不敢打?”7月30日,TCL創始人兼董事長李東生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時回顧道,“我覺得做企業家一定要看長遠,所以選擇越南作爲全球化的試點。那一仗打得很艱苦,前18個月虧了好多錢,虧得我們想着要不要退回來,但是我們堅持下來了。”

經歷最初的陣痛期後,如今TCL通過TCL實業與TCL科技兩大主體在越南一共擁有三大製造基地,分別是TV智能製造基地(TCL實業智能終端業務羣)、智能音視頻終端產品製造基地(TCL實業旗下通力科技)、TV和Monitor整機制造基地(TCL科技旗下茂佳科技)。

其中,2019年是規模化擴產的核心時間點,TCL智能電器越南工廠成立於2019年10月,通力越南工廠也在同一時間奠基。彼時,也是貿易摩擦頻發、地緣政治挑戰加劇的時刻。

而越南,對TCL的全球產業鏈起到了重要的支撐作用,目前越南工廠的產能主要供應給北美市場。李東生談道:“越南製造基地的產出僅次於墨西哥,是海外第二大製造基地。幾年前,美國對中國的產品單邊加稅之後,我們就把輸美的產品逐步轉移到墨西哥和越南生產。”

獨特的地理位置、寬鬆的關稅政策、靈活的多邊關係,年輕人口的紅利等一系列因素,都在越南聚集。在一衆東盟國家中,中等體量的越南脫穎而出,成爲很多企業出海的首選。也因此,越南2023年的GDP僅有4000多億美元,但是進出口額卻達到近7000億美元。

狹長的越南,更似一條彈性紐帶,不僅緩和了部分貿易摩擦,也成爲中國企業走向國際化的重要橋頭堡。當然,越南本身基礎設施薄弱,本身的供應鏈和自動化成熟度都較低,這些年,從三星到TCL、富士康等大廠,都自帶新供應鏈體系來到越南。

在李東生看來,逆全球化背景下,貿易格局更趨於區域化、本土化,對全球經濟未來的發展影響深遠。TCL早年的全球化佈局比較完善,能夠減少影響。他還介紹道,在越南之後,2004年TCL併購法國的湯姆遜產業和阿爾卡特的手機業務,進入了歐美市場,然後逐步進入拉美市場、中東非市場、亞太市場,形成了全球供應鏈體系。

過去5年,TCL海外營收從590億元增長到1253億元,年均增長17.6%。2023年,TCL海外產品營收佔總產品營收近一半。“我覺得全球化還是會往前走,全球化規則的重構,全球經濟格局的重構變成必須要做的事。”李東生說道。

近期,李東生也在TCL的全球各個產業基地進行走訪,在他看來:“海外主要和其他國家的企業在‘卷’,我覺得在國內‘內卷’中學習的本領去海外‘卷’,我們還是比較厲害。所以就得要去海外‘卷’,爲中國企業、爲中國製造業多拿一點份額。”

以下爲21世紀經濟報道等媒體的採訪要點:

“不能在當地做一個打螺絲的工廠”

記者:越南在TCL的全球化中扮演了什麼角色?

李東生:TCL在越南的業務有兩個。一個是供應越南和東盟的市場,越南和東盟地區的其他製造基地一起,構成了對我們在東南亞市場供應鏈的支持。譬如越南生產的電視機可以在東盟的其他國家銷售,是免關稅的。印尼、泰國生產的家電產品到越南來,也是免關稅的。所以越南分公司的第一個職能是經營越南市場,第二個職能作爲全球供應鏈的一部分。

在越南我們有三個製造基地,一個在平陽,另外在北部還有兩個工廠。越南製造基地的產出僅次於墨西哥,是海外第二大製造基地。除了東盟市場之外,還銷售到美國,以北美市場爲主。美國在幾年前對中國的產品單邊加稅之後,我們把輸美的產品逐步轉移到墨西哥和越南生產。

記者:如何看待越南市場的未來發展趨勢?

李東生:隨着越南經濟過去幾年快速發展,市場需求也在增加。今年越南的電視機銷售預計增長8%,同期全球大部分的國家,包括中國電視機銷售是沒有增長的,甚至下降,所以越南是一個快速增長的市場。另外越南社會比較穩定,在這裡辦廠這麼多年,基本上沒有什麼事件對正常經營造成過影響。雖然有一些基礎設施能力不足的問題,但過去幾年我看到都在快速補強。

越南經濟的進出口貿易比例非常高,越南GDP去年4000多億美元,但進出口總額近7000億美元。所以它的進出口貿易很活躍,越南進出口主要對象是美國和歐盟。明年歐盟和東南亞自貿協定開始生效,如果是符合產地來源的標準產品,進入歐盟也可以免稅。

記者:在開拓市場的過程中有哪些經驗可以分享?

李東生:無論是越南還是其他國家,把當地的業務經營好,首先企業的經營戰略和觀念一定要紮根當地。我們到一個地方如果只是想着把產品賣給當地市場賺錢,是很難持續的。在發展自身的同時要對當地的社會、經濟發展要有貢獻,這樣才能得到當地的認同。另外供應鏈要逐步做深,不能在當地做一個打螺絲的工廠,這是沒有意義的。所以現在我們在越南的產業鏈不單是自己過來,很多產業鏈配套的夥伴都跟着過來。另外在越南,我們也培養當地的合作伙伴。

“要去海外卷”

記者:覆盤TCL的全球化過程,有哪幾個重要節點?

李東生:有三個時點挺重要,第一個是越南這一仗敢不敢打。當時我們在國內活得挺滋潤的,1999年TCL電視在國內市場份額拿到了第一,但我還是覺得做企業家一定要看長遠,所以選擇越南作爲我們全球化的一個試點。那一仗打得很艱苦,所以前18個月虧了好多錢,虧得我們想着要不要退回來,但是我們咬牙堅持下來了。

第二個時點是2004年跨國併購,這個跳躍太大了,一下把TCL的業務從中國業務變成一個真正的全球業務,延伸到歐美這些經濟發達國家,這一關過得很艱難。

第三是美國對中國單邊加稅的時候如何應對。開始我判斷是不準確的,以爲經過一段時間的談判以後問題會解決。所以在產業鏈、供應鏈沒有做大動的計劃,但是之後我們就得調整輸美的產業鏈,否則我們就要放棄這個市場。所以對美產業鏈的調整給我們帶來很大的壓力,因爲美國至今還是我們最大的單一國家市場。

調整產業鏈當中,到底這個市場守還是不守?守的話,就得有巨大的代價。這三次是我們艱難的選擇,現在都熬過來了。

記者:對於過最近一段時間的海外走訪行程,有哪些新的感悟?

李東生:過去兩個月我確實全世界跑了一趟,一個是我們企業全球化25週年,我自己也想去看一下我們在全球主要市場的經營情況,另外一個也是壓力使然。我們作爲製造業企業,要賣產品出去,無論是終端產品還是賣中間產品,要賣出去,相應的市場增長慢了,我們就得在全球其他市場找機會。全球經濟增長雖然也不是很快,但是市場還是穩定的增長。

另外最重要的一個因素是,我們在海外市場的空間、潛力比較大,中國企業在海外的潛力比較大。海外我主要和其他國家的企業在“卷”,我覺得在國內內卷中學習的本領去海外“卷”的話,我們還是比較厲害。

今年有歐洲盃,有奧運會,今年我們在歐洲的彩電增長了59%,這在中國市場你是不可想象的。所以就得要去海外“卷”,爲中國企業、爲中國製造業多拿一點份額。

“全球化還是會往前走”

記者:逆全球化浪潮下,如何看待全球化和企業面臨的挑戰?

李東生:首先全球化的趨勢在過去幾年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供應鏈趨於區域化、本土化,爲全球貿易投資增加更多壁壘。主要是美國很多貿易保護的措施都是特定、指定中國,當然也包括少數的一些國家。其他國家制定政策的時候表面上對所有國家是一樣的,實際上在政策細節方面,它會針對性的制定一些要求和規則,這些要求和規則對中國企業影響是最大的。所以全球投資貿易格局發生變化,更趨於區域化、本土化,對全球經濟未來的發展影響是深遠的。

對TCL而言,我們由於早年的全球化佈局比較完善,這個變化對我們減少了影響。它的核心就在於經濟全球化,原來經濟全球化的基本邏輯是生產要素在全球配置的效率最大化。事實上不管是贊成經濟全球化還是反對經濟全球化的人,都承認經濟全球化在過去20多年,爲全球經濟增長每年帶來至少有1%的增量,效率的提高是大家都認同的。

那爲什麼在過去幾年出現逆全球化,很多國家開始改變政策呢?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在於資源效率配置最大化的原則下,其實各個國家由於自身經濟競爭力、經濟發展水平、基礎工業能力、基礎設施能力的差異,在全球投資貿易自由化當中的獲益差別是很大。全球化還是會往前走的,全球化方式的規則重構,全球經濟格局的重構變成必須要做的事。

其實這個趨勢在若干年前我們就已經感覺到了,經濟發展一定是均衡的,不能差太遠,一定是在不斷平衡和不平衡之間尋找發展的機會。

記者:全球貿易形勢持續變化,TCL未來的出海思路是否會有調整?

李東生:對TCL來說,全球化基本策略不會有什麼改變,這是我們一直堅持下來的,就是從輸出產品到與當地共建工業能力。未來,在海外的全球化佈局會跟着產業轉型升級,增加在海外的產業佈局的深度和廣度。

譬如我們在中東沙特簽了投資項目協議,準備在沙特建立20GW的光伏晶體晶片工廠,這個項目的投資很大。在當地和合作夥伴一塊兒做,沙特的國家主權基金PIF是主要的股東。所以產業轉型升級,以後我們出海的不單只是消費產品、終端產品,而我們的工業產品,To B的產品也會增加。

我們在印度幾年前已經建了液晶面板模組的工廠,這也是面向B端客戶的,當然我們自己的越南電視機廠、手機廠也會用自己的面板。接下來產業的轉型升級也會在海外來實現,可能在未來我們還會繼續在海外的主要國家市場來佈局相關高科技的基礎性的產業和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