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陸談判人才流失 徐純芳:打破兩岸僵局是當務之急

前經濟部國際貿易局(今國際貿易署)副局長徐純芳近日接受本報專訪。(陳冠宇攝)

馬政府時期,我國培養諸多具備對陸談判經驗的事務官,近年兩岸關係陷入僵局,相關人才也逐漸流失。然而,位居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談判第一線的前經濟部國際貿易局(今國際貿易署)副局長徐純芳並不過分憂慮,她認爲,政府當務之急是清楚定調兩岸政策,一旦打破僵局,事務官即可從談判經驗中逐漸養成相關能力。

徐純芳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當前最重要的是,政府的兩岸政策必須清晰,創造明確的談判方向與機會,並給予充分授權,依照我國文官體系的素質,談判人才隨時都可以培養與應戰。一旦兩岸開啓溝通的可能性,再經由談判經驗的累積,談判人才就能逐漸培養出來。

馬政府時代的兩岸大環境良好,讓很多文官有機會參與兩岸談判。徐純芳直言,我國文官經過各種考試進入公務體系,他們都具備一定水準去判斷與處理基本的涉外事務,但是必須要給他們機會及舞臺,否則沒有經過實務的經驗,談判人才的培養談何容易。徐純芳提及,兩岸現階段各有堅持,因此應該先思考如何打破目前僵局;如此文官體系纔能有練習的機會。

此外,徐純芳強調,兩岸現況確實需要建立溝通管道,這是近期金馬海域事件的啓示,也是美國、日本等國家對臺灣的建議。至於如何找到突破點,考驗着政府的智慧。她提醒,不要忘記,中美去年的拜習會,雙方都努力尋求突破點,纔有所謂的「舊金山共識」。

至於政府部門內,過去具備對大陸談判經驗的官員逐漸流失,徐純芳認爲,仍要視政府對大陸要採取何政策才能進一步分析,因爲談判人才隨時都可以培養,她本身並不會過分擔心。怕的是,這些人才在目前的工作情境下難以自我成長,而成爲只會在辦公桌上「爬格子」的文案官員,就有點可惜了。

徐純芳指出,由於兩岸談判可能與其他西方國家的談判有所不同,因此談判官員除了須瞭解兩岸事務,還必須懂得國際間的遊戲規則,且不限於對經貿議題的認識。她說,對陸談判官員應該要有兩岸同文同種的思維,「大陸也是要面子的」;同時,陸方官員具備相當豐富的國際談判經驗,這是我方不能輕忽的。

徐純芳坦言,兩岸未來如果不想走向戰爭,那麼談判或許就是唯一解決的路。以她豐富的談判經驗來看,談判可以有冗長的準備,但一定要有個起源,即打破僵局,「否則一切都是空的」。

展望未來,徐純芳建議,首先,政府的兩岸政策要儘快定調清楚:究竟是戰是和。兩岸目前處於僵局之中,如何使其軟化,讓雙方都有機會可以步上談判是重點。其次,政府對於談判人才的養成要保持中立,不宜有過熱的意識形態注入、影響談判立場的偏頗,談判人才要有解決事情的遠見。

徐純芳最後強調,培養談判官員過程中,要慎選人才,而且要目標導向,給予充分的談判授權、勿在談判過程過度干預,以使談判者有肩膀承擔。徐純芳特別提醒,不要把兩岸問題的希望都放在美國及日本,我方應該要自己設法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