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小國,不要抱有不切實際的仁義道德的幻想

對於美國英國日本,很容易分清陣營界線,但對於一般的中小國家,例如阿塞拜疆、哈薩克斯坦乃至土耳其,很多人實際上是犯糊塗的。這些小國比起一般的大國(也包括地區大國)更具迷惑性,因爲他們經常自我標榜,而且也被很多人以爲是人畜無害的小白兔。大國當然講利益,但是至少放在臺面上,而且因爲要稱霸或者其他目的,還要表現得有禮,所以吃相還不至於十分難看,但是對大國來說,不少小國的吃相真的難看,光爲了他們自己的利益也就罷了,很多小國因爲他們自己希望靠獲得大國幫助來發展和保護自身,不惜做出很多又當又立的勾當來,就是爲了得到A大國的好處與保護,虛情假意的勾搭起B大國來,而B的很多人竟然就“信以爲真”,或者因爲收了錢,拿了好處,吃人嘴短的緣故而婆婆媽媽的曖昧起來。

別傻了,整個世界體系之所以能成爲一個體系,當然是有秩序,這個秩序是怎麼形成的,弱肉強食還是相敬如賓?動動腦子就知道了,嘴巴上禮貌好少年,手上心裡完全不是那個意思。沒有弱肉強食的能力和底子就去和別人講仁義道德,並認爲別人也是菩薩心腸的,多少腦子都有點問題,蠢豬式的仁義道德就是這麼來的。生產力低下的春秋戰國尚且如此,更何況技術、制度與理論大爆炸的今天,國際關係同樣不是請客吃飯,請客吃飯是語言藝術,絕非博弈的本質與真諦,充其量是修飾的花邊與體面的遮蔽罷了。用人靠前,不用人靠後;兩面三刀,背信棄義;唯利是圖,不講情義。如此種種,均爲慣常手法。歷史上的此種經驗數不勝數,例如立陶宛、索馬里、厄瓜多爾、韓國、土耳其等等,例子多如牛毛。

現有的情況已經很明瞭了,而且之前也不是沒說過,在金融尚且不能有效作爲的前提下,貿然啓動一些所謂的“多式聯運”“XX走廊”的後果只有一個,那就是給西方鋪路搭橋,最後sino只能拿到一些工程款罷了,開發出來的石油運輸、火車輪船多式聯運,實際上只是便利了歐洲的資本進行擴張,他們的擴張一般還都是在金融、能源和礦產等領域展開的,這些都是荷蘭病經濟體的核心要害行業,這就足以說明,雖然你依靠地緣優勢和經濟體量形成了投資和貿易優勢,但是人家仍然忌憚你,爲什麼忌憚,說白了還是小國天然的怕被大國兼併的情緒,另外就是希望“挾洋自重”,意思都差不多。

#深度好文計劃#

如果我們上套了,還是被人當牛馬牽着走,這是妥妥的民工思維。不要用這個民工思維去搞國際關係,從15年取消聯匯、應對股災起,sino就不可避免的受到西方敵視了,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金融當然需要內力的提升,這一點我之前也談過,在突破島鏈,不僅要武裝牙齒,還要練內功等篇裡面已經說得很詳細了,但是我們也要辯證的看這個問題,對於我們有把握出擊的地方,絕對不能繼續坐視下去了,除非你拿了西方好處或者慫得一批,否則絕不可能這樣下去。爭取生存空間,就是要以爭奪金融生存空間爲前提,沒有這個前提,其他的都有可能受到嚴重的損害,特別是西方莫須有的金融制裁下,很多東西都得被推倒重來。俄羅斯在歐洲經略了那麼多年,忽略了或者說他們沒有能力去改變、爭奪歐洲的金融話語權,導致它慘淡經營三十年的成果因爲美國財政部的一紙公函就化爲灰燼與泡影了。

這種例子不止一次的發生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之中,德國在一戰前曾經在巴爾幹投資了很多,貿易額也不小,甚至銀行業的比重也不小,但是他們的投資額裡很大一部分是來自南德的,和法國英國過從甚密的羅氏地中海財團,北德的容克七銀行佔比略低於他們,如果再算上英法荷的投資,那麼德國顯然是居於劣勢地位的,正是因此,都已經和德國秘密簽署軍事同盟條約的羅馬尼亞背信棄義,竟然在英法的教唆下毀約,進而 將德資充公,大部分劃歸英法,這種明目張膽的巧取豪奪對德國來說無疑是嚴重的背刺。

哈薩克斯坦也有着成爲下一個羅馬尼亞的充分潛質。哈薩克斯坦由於某種古怪的本土情節,在土地和金融方面尚且只對內資私有化,但由於銀行借錢都從西方資本市場上搞,所以本質上還是被國際資本控制的;烏茲別克斯坦經過2017年後的改革,自己切腹,開膛破肚,把銀行全都賣給西方,倒黴的是碰上了歐洲經濟壓力大的年月,先是COVID-19,後是俄烏衝突能源成本大大擡高,導致塔什干賣力出售鍋有銀行的舉措收穫不大,較大的金融機構裡只有第四大銀行被匈牙利OTC銀行收購。其他的則主要是世界銀行、歐洲復興開發銀行等西方政策性金融機構的小額“債轉股”。此外,納沃伊礦冶聯合體等主要工礦企業也被私有化,鑑於烏國內的私營企業資本並不雄厚,所謂的私有化仍然以外國公司爲主要客戶。

關於這個區域,我之前也進行過地緣分析,非洲、地中海與紅海:未來的戰略反制關鍵中亞國家有沒有內部聯合的可能性?等篇裡面都說的很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