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商家困在退貨裡:“史上最優惠618”一週後
618購物節結束後的一週,廣東揭陽的女裝電商老闆蔡生每天都在處理退貨,這是他入行十年,退貨率最高的一年。
2010年,京東首次推出了618,沒過多久,其他電商平臺也加入了進來,一起在6月18日那段提供促銷活動。
蔡生剛入行時,電商平臺男裝的退貨率大約爲5%,女裝爲20%,如今服裝品類退貨率已漲至40%-50%,甚至有同行退貨率高達70%-80%。 在他看來,50%的退貨率已是服裝品類的極限,“30%以上就夠恐怖了”。
潮汕人做生意“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蔡生經歷過“出淘入拼”再到多渠道經營,但他漸漸發現,各電商平臺越來越像。
這個“618”,一場以爭奪消費者爲目標的戰爭再次打響。各平臺不僅加大補貼力度,還在服務上做足功夫,上線自動跟價系統、強制運費險、先用後付等。有平臺喊出“史上投入最大的618”,也有平臺表示這是“史上最實惠618”。
但熱鬧過後, 蔡生算了算自己的賬,刨去人工費、推廣支出、退貨損耗、運費險保費、平臺服務費及罰款等各項成本,毛利已不到10%。 “我們還要壓貨、囤貨,電商利潤已經薄如紙。”
“一個退單裡,我們啥都沒幹”
蔡生覺得,退貨率開始明顯走高,與平臺上線比價系統有關。
比價,指的是在網購時,商品頁面會出現同類商品的價格情況,方便消費者貨比多家。
目前主流電商平臺均上線了比價系統,有的平臺甚至升級爲“自動跟價”,進一步擴大平臺權限,如果商家同意自動跟價,平臺將對該商家所有商品進行調價。
“比價系統會提醒消費者退貨。”蔡生說,不少消費者買完後,系統會提示產品的降價信息,有的消費者就會選擇退貨退款,再重新下單。
比價系統號稱可以幫商家盯牢競品價格,但令商家進退維谷。如果同意加入比價系統,那就意味着價格有可能會擊穿成本。如果不同意,一旦產品在比價中不佔優勢,流量就會受限。
消費者積極退貨,也與平臺強制商家提供退貨運費險有關。
運費險最早於2013年誕生於淘寶,本意是爲了減少消費者在網購時因退換貨產生的運費損失。尤其是女裝,很多人會下單很多件,只留下喜歡的。
過去,運費險可由消費者、商家選擇性購買,爲消費者投保。如今有時已變成平臺的強制性要求。
廣州知名女裝品牌茵曼創始人方建華618期間公開發文稱,強制運費險推高退貨率,產生大量無效訂單,助長用戶鑽漏洞、薅羊毛行爲,提高商家的投入成本。
茵曼相關負責人向記者提供的數據顯示,2021年以來,茵曼品牌店鋪退貨率由24%漲至35%,高退貨率導致處理費用大增,包裝費、退貨品檢費、上架費、操作費、包裝耗材費等加起來,平均每單接近6元。每單運費險的平均金額接近5元,預計2024年618期間運費險上的投入爲60萬元-80萬元。
高退貨率既會影響商品在平臺上的流量,也會擡高運費險的保費。
四川人羅雯賣的是防摔蚊帳,她參加了今年的618,但只堅持十天就退出了。原因是平臺的優惠力度和各種罰款擠壓了利潤空間。
如羅雯要爲顧客投保運費險,最低時0.35元/單,但618退貨率上升,運險費最高時去到1元/單。
據一些受訪商家們反映,平臺上線“先用後付”後,帶來更多訂單,但也帶來更多退單。退貨有兩種,一是拍下就退,佔大頭,另一種是發出後退單,相對少些。 “一個退單裡,我們啥都沒幹,平臺會扣手續費、推廣費。”
“僅退款”全覆蓋
除了比價系統,蔡生最害怕的還有僅退款。
僅退款,指的是消費者可以在不退回商品的情況下申請退款,平臺希望通過該政策倒逼商家提供優質產品。
爲了弄清楚僅退款的原因,蔡生曾按照客戶留下的電話打過去溝通,大多都沒有接通。他在社交平臺一搜索才發現,原來還有很多商家都遭遇過類似問題。
“把我都搞崩潰了。”張棟在各個電商平臺賣電池,產品價格大多數在10元以內。這種低貨值的商品常常遭遇僅退款。
他隨手截了一張系統後臺的退款反饋,發給記者: 一名顧客花了9.9元在店內買了10板電池,收貨反饋只有8板。但未待覈實,平臺系統介入給買家全額退款,商家隨即禁言半小時。
按張棟的理解,即使真的發少了,可以補發也可以退差價,完全沒有必要退全款,造成商家“錢貨兩空”。他跟顧客溝通時,卻再次被投訴爲“服務態度不好”,平臺處罰200元。“這是中國版‘零元購’。”
商家也可以選擇申訴,每月有5次機會。他的處罰記錄上,多是因超時未申訴而被罰,申請的也不被支持。“申訴只有5次,退款天天有。客單價低的還好,客單價越高,罰的也越多。”
通常來說,僅退款只會發生在無法二次銷售、客單價低於運費的商品上。
但山東一位買家告訴記者,她買過一款99元的珍珠打孔器,由於配件不合申請退貨,由於享有VIP權限,平臺直接退款,並表示可以自行處理商品。擔心被視作“白嫖”,她主動聯繫商家要了地址退貨。
但並不是所有買家都能如此行事。
618期間,羅雯遇到最離譜的事,是一位消費者2023年買的蚊帳配件壞了,希望免費更換。羅雯建議消費者拍下配件訂單遭拒後,平臺同意了消費者的退貨、退款要求。客戶寄回來的商品由於髒污,已無法正常二次銷售。 “以前小二還會打電話確認,現在是機器人直接處理了。”
2023年4月,一家平臺的自營店上線,引來商家的集體反擊。商家們瘋狂涌入自營店下單並申請僅退款,上線僅4小時,自營店被迫關店。這成爲商家口中著名的“炸店事件”。
但此之後,平臺跟進僅退款的步伐並沒有停下,隨着2024年1月快手的加入,僅退款模式在主流電商平臺實現全覆蓋。
不敢囤料
上海女裝設計師品牌LaMiaEta經營網店三年半,以往每年都會參加平臺大促活動,2024年618結束後,品牌主理人愷瑟琳清空了所有上架商品,在主頁宣佈閉店。
對比往年,2024年618不只活動時間拉長至1個月,售後時間也從7天無理由延至15天無理由,參加活動商家均強制開通運費險。活動期間銷量雖與日常相差不大,但來了許多陌生新客戶,地址集中在某幾個工業園區。
“這些單子大多卡點15天就全退了,退貨率達到90%。”愷瑟琳告訴記者,購物節後的一週,她天天都在處理退貨單,宣佈閉店前,該退的都已退完。
愷瑟琳的品牌店主要銷售高端禮服,也可爲客戶量身定製,客單價在千元以上。儘管退貨率高到離譜,但只要貨能原封不動退回不影響二次銷售,她都能接受。
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是一單定製服裝也要求退貨退款。根據平臺規定,定製類的產品不接受7天無理由退換貨,但在大促期間,消費者僅憑“不喜歡、不想要”,平臺便自動介入,爲消費者通過了退款申請。
愷瑟琳聯繫多名平臺小二後,均被告知對已判定的結果無法更改。
接下這單是在6月初,一位自稱關注品牌兩年多的粉絲到店諮詢定製,要求趕在6月24日前到貨。客戶提供的身材尺寸遠大於平常尺寸,但愷瑟琳的品牌接過各種身形的單子,未以爲奇。
由於大部分服裝需要手工製作,這件大碼高定比標準尺碼的禮服成本高出1.5倍,但價格相差不大。“相當於我們的利潤本就降低了,這樣的衣服退回來基本也無法二次銷售。”不願繼續忍氣吞聲,愷瑟琳下一步計劃起訴這位消費者。
作爲服裝設計公司,愷瑟琳需要囤積大量面料,“退貨率高的話,我們也不敢囤了”。 她聽說面料廠的退貨率也在走高,不少瀕臨關張的服裝設計公司只能退掉原先囤下的面料,回收成本。市場銷售不振,面料公司也不敢開發新面料。
廣州沙河的一家服裝廠老闆也聽說了今年618服裝退貨率高企的事,但他表示,目前還未影響到服裝工廠。他擔憂的是,更多的電商倒下,最終會波及自己。
“下車”與“吃肉”
一些沒有交易,甚至無人打理的“殭屍店鋪”,在這樣的規則下成爲了羊毛黨的目標。
趙晴的網店已有兩年疏於打理。 剛開店時,她在店鋪裡上傳了3-5樣產品,但由於沒有流量,一單都賣不出去,漸漸地把店忘得一乾二淨。
直到2024年5月,趙晴突然接到平臺客服電話,告知有客戶從店裡拍下一件359元的羽絨服,需要儘快發貨,否則將面臨處罰。她告知客服店鋪已久未運營,也沒有備貨,請其幫忙解決。
幾天後,趙晴發現支付軟件裡一筆保證金被凍結,顯示因未發貨造成扣款累計已有兩千多元。
“店裡只有兩件衣服,被人反覆拍下,再申訴要求賠償。”趙晴說,按照平臺賠付規定,每次消費者申訴退款後,她都會被扣除店鋪保證金5元-100元。
爲挽回損失,趙晴一一聯繫下單的買家,只有兩個人回覆她。其中有一位寶媽,她平日會在網上刷單掙外快,無意間接觸到平臺賠付項目,派單人發佈趙晴的店鋪鏈接,她下單後隔5日再向平臺投訴賣家缺貨或虛假髮貨。獲賠後,她再與派單人平分。
“你的賬號被人盯上了。” 這位寶媽提醒趙晴儘快下架商品,並告知派單的人每天都會發布一些“殭屍店鋪”到羣裡。
如何篩選“殭屍店鋪”,網上一搜就有大把教程,既有人工篩選,也有機器篩選,他們還會測試篩選出來的店鋪,是否真的無人管理。提供教程的往往自稱爲“項目導師”。
記者以想要刷單的名義接觸到多位項目導師,有的僅出售單鏈和文字操作指導;有的會收取入羣費,之後提供鏈接庫;還有的是高價收費招收代理商。他們有着外界不易讀懂的話術, “下車”即意味着“順利下款”,掙錢被稱作“吃肉”。
在羊毛黨所有項目中,還要數薅運費險最爲成熟,凡是提供運費險的商家均有可能成爲目標。
具體的薅法是,買家拍下帶有運費險的產品,到貨後申請退貨退款,運費險賠付後,買家賺取賠付金與實際退貨運費間的差價。退貨物流越便宜,差價也就越大。
一位專業從事薅運費險的項目導師稱, 薅運費險的客戶需先向其合作“號商”買賬號,再到他們提供的軟件下單,軟件會檢索出價格適中、退貨成本與運費險差額較大的商品,供客戶選擇。成功後,物流公司掙快遞費,客戶掙差價。
每單扣除買號成本和發貨成本,“一單利潤在3.5元到5元左右,回款週期在12天”。上述導師還建議,做大以後可以做代理商,繼續發展下線,發貨量級越大物流成本越低,物流公司讓利的這部分就是代理商的手續費。
據他介紹,這項業務已穩定開展六年多,合作的電商平臺有不少團購單,他們批量提供的交易單正好能夠幫這些團購順利成團,“只要平臺在,我們就一直在”。
實際上,這種玩法十年前就已出現,被薅的都是保險公司。
2014年12月,國內首例“互聯網保險”詐騙案在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人民法院宣判,被告人通過在淘寶網註冊網店,採用虛假購物並投保運費險、編造虛假物流信息的方法騙取華泰財險保險賠款共計二十餘萬元。最終,該被告人以保險詐騙罪被判處有期徒刑6年6個月,並處罰金。
存量競爭
在社交平臺上,蔡生和張棟都刷到過一個名叫塵埃落定的賬號,賬號的主人名叫劉曉平,曾分享自己起訴白嫖黨、羊毛黨獲勝的經歷。
他的賬號被封前,上述獲勝視頻瀏覽量高達八百萬,賬號後臺塞滿了商家們發來的私信。得到衆多商家的支持後,劉曉平不再涉足電商,他組建了一個商家互助會,目前註冊商家1.3萬家。
劉曉平明顯感覺到,商家們越做越吃力,他們交流的內容,已從僅退款延伸到平臺各項政策。
“1000元買得到勞力士嗎?”劉曉平向記者坦言,退貨率高的背後既有羊毛黨助攻,也有產品質量下降的原因。
多位受訪商家均表示,在當前的平臺環境下,電商的利潤空間極度擠壓,商家只有兩條路可走,一是漲價,二是降質。前者會失去流量,大多數人會選擇後者。
當然還有第三條路,就是提高品牌話語權,但這條路也最爲艱難。
“百億補貼的品牌能在平臺活得好。”劉曉平說,平臺需要品牌,品牌來到平臺是給平臺帶流量,本身品牌也有溢價空間,他們不在平臺的比價範圍內,面對平臺強勢規則也有更多的話語權。
但愷瑟琳暫時還沒有想好,究竟該如何擺脫被平臺低價競爭裹挾的命運。
服裝行業,仿版的問題向來嚴重。愷瑟琳的品牌店有多款產品在市場上賣爆過,仿品轉眼就在平臺氾濫成災。仿版的第一步是盜圖,“衣服都不用做,就能先上架圈錢”。
廣東東莞男裝電商老闆王濤也曾遭遇同行跨平臺盜圖,侵犯了他的知識產權,但即使向平臺申訴,也只是做下架處理,那些人換個店再次上架,防不勝防。
但 在比價系統上,仿版比正版更有價格優勢。仿版能做到版型、規格都一樣,只是用料會差很多,“甚至有人會用一些垃圾布料打漿消毒後做成布料來做衣服”。
“老實說,當下社會對原創缺乏尊重,也沒有特別好的辦法保護原創。”創業初期的愷瑟琳稱自己從款式、面料到手工藝都力求高標準,如今爲了讓盜版者知難而退,她在設計中加入大量釘鑽、羽毛、裁片,提高服裝的複雜性,同時也讓服裝看起來更值錢,“防盜效果如何還不知道,但設計成本實實在在提高”。
“那些教運營電商的人,常說怎麼選品,實際上是跟品,哪家賣得好,就跟着賣。”劉曉平感嘆,當前創新能力不足是電商行業的短板,“要讓商家停止內卷,先要從知識產權保護入手”。
海豚智庫創始人李成東專注電商和消費行業14年,他向記者表示,退貨率走高也是平臺存量競爭的結果,過高的“過路費”以及退換貨等運營成本,正在讓平臺失去效率。一些線下門店的生意反而好了起來,越來越多的中產投入山姆的懷抱,胖東來也受到民衆追捧,還有不少商家開始轉向海外市場。
各大電商平臺的618收官戰報中都淡化了GMV(商品交易總額),取而代之的是各項經營數量的亮點。第三方數據公司的數據則在打架,說不清618電商大盤GMV究竟是增長還是首度告負。
(應受訪者要求,蔡生、羅雯、張棟、趙晴、王濤爲化名)
來源 丨 南方週末
編輯丨 翟曉晨
責編丨 郭啓迪
審覈丨劉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