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FA危機 臺塑集團成本增

大陸第二波中止ECFA的134項產品關稅減讓,臺塑迴應會持續加速開拓新市場、新應用因應。圖/本報資料照片

臺化董事長洪福源認爲ECFA經兩度中止,對臺化而言其實已名存實亡。圖/本報資料片

大陸再度宣佈中止ECFA項目,臺塑集團影響迴應

大陸宣佈6月15日起,臺灣原產的134個稅目進口產品,中止適用ECFA協定稅率,其中尤以臺塑集團的影響最受市場關注。臺塑對此迴應,盤點共牽涉六項,其中正丁醇部分運至寧波即使屬自用,也可能無法避免,粗估六項產品一年關稅成本約2.6億元,爲因應此一情況,將持續加速開拓新市場、發展新應用。

臺化董事長洪福源指出,先前PC已被大陸課徵反傾銷稅在案,終裁時大陸表達善意,由初裁17.9%降低到9%,但本次再恢復加徵6.5%關稅,稅率達到16.085%,一般規格已無法負擔。臺化自反傾銷立案調查開始,就積極轉移市場,銷往大陸的差別化規格,進口稅負大部分由大陸方面負擔,因此影響減輕。

臺化公司進一步,第一波最大宗ECFA項目PX、PP已經中止,這次則有SAN、HIPS、PC三個稅則與ECFA中止項目有關,預估今年影響關稅約690萬美元(約新臺幣2.24億元)。

洪福源強調,兩岸ECFA在2010年生效,聯繫兩岸感情,臺化在539項稅則中僅有9項,經兩度中止共7項,其實已名存實亡,加諸大陸產能過剩嚴重,只有差異化產品纔有機會進入大陸市場,臺化會在這方面更努力;期盼兩岸政府能有雋智,共存共榮。

臺塑化董事長陳寶郎也表示,臺塑化對ECFA中止威脅有所準備,目前ECFA關稅減讓清單中,與臺塑化最相關的只剩下基礎油,基礎油佔臺塑化營收比約1%多,3年前就開始進行市場移轉,大陸市場佔臺塑化基礎油產品外銷比重,從3年前高達50%~60%,去年已降到32%。未來會繼續轉移到東南亞等其他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