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悶悶竟是胃食道逆流惹禍 營養師教正確用餐指南

有些胃食道逆流的患者,症狀會是耳朵受影響。示意圖,記者鄒尚謙/攝影

一名20多歲民衆平常三餐時間不正常,又以外食爲多,某天因爲耳朵悶悶不舒服,懷疑可能是中耳炎,但耳鼻喉科診所檢查狀況正常,觀察一天仍未改善,到醫院進一步檢查,聽力等指標也都正常,後來才確診是胃食道逆流所致,經過耳滴劑藥物治療後改善;營養師建議,有胃食道逆流病史的民衆,可選擇「養胃」的山藥或高麗菜,但處於疼痛期時,則要避免。

書田診所營養師李婉萍說,胃酸不是吃東西纔會有,到了該吃東西時卻沒有進食,胃酸就會影響到脆弱的胃壁黏膜,有些人因爲吃太多會不舒服,可依個人生活型態跟狀況調整,但不要爆食,定時最重要,少少的保久乳、茶葉蛋、地瓜等都可以,但不能夠不吃。

如將胃食道逆流分爲疼痛期、恢復期和預防期來看,李婉萍說,高麗菜等十字花科蔬菜中的寡糖是好的物質,但在胃酸很多或容易脹氣的時候,反而可能容易脹氣不舒服;山藥、地瓜等澱粉來源,也都容易刺激胃酸分泌;鮭魚、秋刀魚等油脂相對高的蛋白質來源,同樣會比較刺激,「不是護胃的東西都是吃到底」。

針對「疼痛期」的民衆,李婉萍建議,可選擇白飯、白麪條,軟爛的小白菜、絲瓜、冬瓜等蔬菜,蛋白質可選擇「瘦一點」的魚類,如鱸魚、黃魚等;「恢復期」可以開始選擇軟飯、乾飯、稀飯等,並可先吃蒸蛋等蛋白質,並避免炒飯、燴飯等較油膩的飯類,蔬菜基本上沒有限制,不過還是建議少量進食,確認身體可適應再加量。

「預防期」的原則就是健康飲食,李婉萍表示,紅藜麥、糙米、五穀米等高纖維的澱粉,或者被認爲是養胃聖品的「山藥」等,有助降低後續胃食道逆流的發生,青菜則建議多攝取,同時也要謹記蛋白質、蔬菜、全谷雜糧類的進食順序,如果要喝湯,建議喝完10分鐘再吃正餐,避免邊喝水或湯邊吃飯,容易影響消化。

針對已出現胃食道逆流的患者,要預防再復發的話,營養師林恩如建議,用餐順序爲蛋白質、蔬菜、全谷雜糧類,豆魚蛋肉類等蛋白質,可以增加下食道括約肌壓力、預防胃食道逆流;增加蔬菜可以增加消化速度,讓胃裡的食物排空,避免堆積在胃裡導致逆流;最後在攝取全谷雜糧,如地瓜、糙米等高纖食物,都是不錯的選擇。

林恩如說,在便利商店購買餐點的話,雞胸肉、茶葉蛋等,都是可選擇的蛋白質;全谷雜糧類可以考慮地瓜、馬鈴薯、玉米等;三角飯糰屬於精緻白米飯,要再另外搭配蛋白質。

胃食道逆流患者不建議攝取甜食,林恩如指出,這會導致括約肌壓力下降、引起胃食道逆流,連含咖啡因的食物或飲料也建議避免,如果還是希望白開水中有點味道,則可以選擇不含咖啡因的茶、水果茶、麥茶等,避免刺激性的飲料。

不少民衆有吃宵夜的習慣,林恩如表示,胃消化食物需要時間,平躺就容易讓胃裡面的東西逆流,建議吃完後2至3小時再躺下,以一般上班族約晚間7至8時吃晚餐、11點就寢來看,要再消化掉宵夜,其實有點困難,正餐也建議定時定量,吃7分飽爲宜,不然對胃的壓力很大。

臺灣中醫臨牀醫學會理事長陳麒方說,「胃食道逆流」在中醫觀點屬於「功能性問題」,舉凡噎嗝、嗝氣、噯氣、吞酸、火燒心,都有類似胃食道逆流狀態,情緒緊張、壓力、睡眠品質不佳等,都是可能的影響因子,在處理腸胃不只是關注在器官本身,而是全身性的循環、免疫都有看到,依據體質狀態區分,可能是《傷寒論》六病分類或是《金匱要略》雜病分羣,選用適合的處方,會再搭配針刺與灸療。

陳麒方表示,中醫使用的「瀉心湯」處方系列,包含甘草瀉心湯、生薑瀉心湯、半夏瀉心湯,都是和胃食道逆流可能有相關的品項。臨牀上會依據發病當下的體質狀態選用,體質較熱的患者,對應的是半夏瀉心湯、黃芩湯;體質較寒的則對應到甘草瀉心湯、生薑瀉心湯或柴胡桂枝幹薑湯等。

值得注意的是,食療用錯不止沒有效果,反而可能產生不良反應,因爲胃食道逆流不像水腫或火氣大,可以直接對應紅豆水和綠豆湯等產生的效果,建議還是要尋求專業中醫師的診治,評估採取的方劑和療法。

營養師提醒,胃食道逆流患者不建議攝取甜食,以及含咖啡因的食物或飲品。記者賴昀岫/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