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德軍繳獲的很多武器裝備,他們是怎麼處理的?都銷燬了嗎?
二戰中德國確實繳獲了很多的武器,在二戰的初期德國佔領了很多地區,這些佔領國或者地區的倉庫裡面堆放着大量的武器彈藥,這些武器彈藥有的是可以直接用在德國的武器裡面的,有的則和德國製造的武器不同,面對這樣的情況,德軍在佔領區首先會進行一個甄別,適合自己軍隊使用的武器裝備就直接拿來使用,裝備二線部隊或者地方治安部隊,一般不會裝備在一線部隊身上。主要是出於後勤的考慮,畢竟一個部隊的武器彈藥如果不統一,有很多國家生產的不同型號和制式的武器的話,將會帶來很大的後勤壓力。所以最初德軍是這樣處理的,至於無法使用的武器裝備那就好辦了,直接原地銷燬,免得流出去被反抗力量或者游擊隊所獲取。下面我將從幾個方面來談談:
德軍士兵使用了繳獲的蘇軍武器
德軍使用主要步兵武器
二戰中德國步兵主要使用的武器裝備有以下幾種:
mp38衝鋒槍
MP38衝鋒槍
MP38式9MM衝鋒槍是德國埃爾馬兵工廠爲滿足裝甲部隊和傘兵部隊的需要,於1938年生產的,同年部隊列裝,取名爲MP38式。1939年對MP38式進行了改進,改進後命名爲MP38/40式。後來,爲了簡化加工工藝和降低成本,又對MP38/40式作了幾次改進,其改進型分別稱爲MP40/I式、MP40/II式等系列衝鋒槍。在1940-1944間,共生產了1037400支MP40式衝鋒槍,直到20世紀60年代仍有一些國家使用這種槍。
毛瑟98K步槍
毛瑟98k步槍
1935年德國正式採用Kar98k毛瑟步槍,成爲德軍的制式步槍,一直沿用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98k的特徵:除了標準毛瑟步槍的刺刀座、葉片保險、分岔左槍栓閉鎖榫和彈殼片外,還有在左側的槍揹帶、準星護罩、下彎式拉機柄、槍托在拉機柄頭位置有對應凹槽、槍托中間有供分解撞針用的金屬洞等。其間經過多次設計更改,部分零部件製造採用衝壓、焊接工藝,大多是爲了易於生產,例如槍托底部在1944年改爲罩杯式衝壓組件;前護箍由切削件改爲點焊;彈倉底部及護弓也改成衝壓鋼板。一般而言,1944年之後製造的98k,因爲戰爭形勢的轉變,質量也每況愈下。
魯格爾手槍
魯格爾手槍
該槍於1908年問世,裝備德軍達30多年,由喬治·魯格設計,與以往手槍不同的是:採用手動保險反位,重心置後,使槍管重量減輕,平衡性能好,其瞄準基線即全槍長度,從而提高射擊精度,在旁邊燕尾槽上有可調的防折射準星,此槍有多種派生槍。
德軍使用中的MG42機槍
MG42機槍
MG-42通用機槍,最大的特點就是射速極快,被稱爲“希特勒的電鋸”。MG-42通用機槍爲納粹德國於1942年研發並且就役,基本上是依照使用7.92×57mm毛瑟步槍彈的武器作爲開發依據,並且準備取代MG34通用機槍,。
二戰中美軍士兵對於MG42最爲刻骨的印象,就是它的槍聲,MG42機槍射速每分鐘最低1200發,最高1500發,而機槍射速超過每分鐘1000發以後,人就無法分辨單個的槍聲,MG42射擊聲不是如同捷克式或者勃朗寧機槍的“噠噠噠”聲,而是類似高速轉動的電鋸的“嗤嗤嗤”聲。盟軍老兵最不願意聽到的就是這種惡魔般的聲音,對於他們來說,這個聲音就是死神的聲音,因爲MG42的高射速,射手每次扣動一下扳機的短點射,就可以射出12到15發子彈,如果一個不幸的士兵被MG42射擊,那麼他一瞬間就會中彈數發,活命的可能微乎其微,實戰中,MG42因爲其高射速,不但對付小股目標遊刃有餘,對付集團目標的也是非常有效的。
蘇軍的波波沙衝鋒槍
二戰中後期德軍對繳獲武器的處理
德軍在二戰中後期,物資開始緊張,很多國內的大型兵工廠都受到了盟軍空軍的空襲,在轟炸中損失巨大,因而它的武器生產效率大大下降,導致了前線的部隊裝備和補給開始不足有時甚至很困難。面對這樣的情況德軍不得不在前線交戰中收集敵軍使用的性能比較好的武器,如蘇德前線戰鬥中蘇軍使用的波波沙衝鋒槍,還有蘇軍的反坦克武器,以及大量裝備蘇軍的T34型坦克,對其進行一定的改造,裝備上德國的一些武器,就直接拉到前線進行作戰了。
至於在佔領區發現的新的裝備倉庫等地方,不會再像以前那樣把它給銷燬了,而是直接運送到相關的武器裝備工廠對其進行改造,實在是毀壞的不能使用和改造的武器裝備則直接送到鋼鐵廠進行回爐,然後利用這些鋼鐵重新制造出新的武器裝備來。因爲到了後期德軍的武器裝備已經嚴重不足了,前線的士兵所擁有的彈藥有時連一場戰鬥都無法堅持,彈藥的消耗是非常快的,只能從敵軍的身上繳獲再重新投入使用。有的士兵則直接使用敵人的武器,不再使用德制的武器,因爲彈藥很難獲取了。
綜上所述,在二戰中德軍繳獲的敵軍武器裝備,在初期是一般銷燬的,到了中後期因爲本身的資源已經不足了,只能對所繳獲的武器裝備進行改造,重新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