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糞便潛血逾一年才檢查 醫:罹晚期大腸癌風險增2.8倍

大腸癌連續15年蟬聯癌症發生率第一名。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杜建重攝影

大腸癌連續15年蟬聯癌症發生率第一名,據衛福部國健署109年癌症登記最新資料,癌症發生人數男女合計,大腸癌排名第一,爲1萬6829人,發生年齡中位數67歲,且男性發生率比女性高出1.5倍。今年截至8月30日,大腸癌篩檢人數103.9萬人,高於111年同期87.2萬人;大腸癌患者近9成爲50歲以上,發生率隨年齡增加而升高。醫師提醒,大腸癌早期存活率可達9成,但晚期不到2成,符合癌症篩檢民衆應定期受檢,如有異狀進一步進行檢查。

中華民國大腸直腸外科醫學會秘書長賴正大表示,科學實證顯示,定期接受篩檢可降低29%晚期大癌癌發生率,並有效降低35%大腸癌死亡率。大腸癌早期無明顯症狀,糞便潛血檢查是爲找出腸道病變,及早治療。

賴正大也說,根據研究,糞便潛血檢查呈陽性者,若超過6個月未進一步進行大腸癌檢查,罹癌風險恐增加3成;超過1年才做大腸鏡檢查,則罹患晚期大腸癌風險增高2.8倍。但篩檢結果若呈陽性也不必驚慌,早期大腸癌五年存活率可達9成以上,惟第4期大腸癌五年存活率不到2成。臨牀上進行大腸鏡檢查時,若發現息肉可同時進行切除、阻斷癌前病變。

國民健康署署長吳昭軍表示,應積極落實「定期篩檢」、「及時鏡檢」,定期接受癌症篩檢,進行糞便潛血檢查;若糞便潛血檢查結果呈現異常時,要儘速接受大腸鏡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把握治療黃金期。大腸癌風險因子包含肥胖、缺乏運動、抽菸以及大腸直腸癌家族史等,呼籲民衆應建立良好飲食及運動習慣,以降低罹患大腸癌的風險。

國際癌症研究總署亦指出,每天攝取超過50克的加工肉品或100克的紅肉,會增加17%罹患大腸癌的風險;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也指出,在高溫下燒烤的肉片或產生的肉汁,滴到火裡產生火焰及煙霧時,會形成致癌物質–多環芳烴,附著於食物的表面;另世界衛生組織指出,21%至25%的大腸癌可歸因身體活動量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