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薇趨勢/迎接生成式藝術浪潮

當人工智慧生成的文字、圖片與影像引爆全球,有一個產業正因此躍入大衆視野,那就是「生成式藝術」產業。

什麼是生成式藝術?一種是使用者透過商業化介面,輸入畫面描述關鍵字後所生成的圖片;另一種是創作者透過自身編碼能力,或啓發自開源式(Open Source)編碼,加入自我創意後所產出的藝術品。

通常我們較爲熟悉的市場渠道,是透過區塊鏈爲基礎的交易所。幾年前紅於一時的NFT (Non-fungible token),就是販售形式之一。

當OpenAI打開了全球對AI生成式內容想像的侷限,愈來愈多人利用這個工具跨越產業領域的鴻溝,也屢見由AI生成的創作比賽作品。作爲傳統藝術品的新競爭者,生成式藝術目前在臺灣的產業現況究竟如何?

以學界來說,在跨領域成爲顯學的現在,本以爲專攻「生成式藝術」的學生不會是主修藝術的,而是有「科技背景」者爲大宗,畢竟生成式藝術創作與編碼息息相關。

沒想到某次羅禾淋老師談到,其碩士生大多是主修藝術的——畫畫、雕塑或陶瓷。他們大多想趁着年輕多嘗試新事物,透過生成式藝術讓新科技與傳統美學互相輝映,創造出涵蓋情境、個性與科技人文的藝術品。

就市場面,生成式藝術藏家的年齡區間,較傳統藝術的窄,大多是較熟悉智慧型載具的青壯年人。

爲了突破這樣的侷限,有些大學在培育生成式藝術家時,除了販售電子檔格式與撰寫詳細的藝術品使用情境說明書,也會提醒學生該提供實體藝術品。

另一個在生成式藝術產業推廣上碰到的問題,屬「錄像藝術」一類。販售數位藝術品的載具是否能與時代相容,至關重要。販售的當下,若將檔案儲存在3.5磁片,那麼當3.5磁片的讀取系統逐漸消失在主流市場,這些數位藝術品必須耗費更多成本更新,才能重見天日。科技日新月異,近年許多國家級美術館與博物館收藏此類藝術品的比例因而大減。

生成式藝術也陷入產業發展初期常見的困境——標準化、迭代更新與交易保障等問題,逐漸浮出水面。然而,「正視虛擬貨幣」的聲勢正隔着太平洋蠢蠢欲動之際,美國三位總統候選人川普、賀錦麗與小羅伯特甘迺迪都不約而同的關注虛擬貨幣。

虛擬貨幣目前是生成式藝術品市場交易的主要媒介,若候選人能落實參選政見,正規化虛擬貨幣的運作細節,則勢必成爲生成式藝術產業發展的助力。

科技是國際經濟發展的先行指標,只有遭不當運用時,政府纔會推出法規管理。隨着生成式內容普及,歐盟在今年3月通過了全球第一個《人工智慧法案》。

倘若生成式藝術因區塊鏈與虛擬貨幣的正規化得以滋養產業發展,那麼隨之而來的,便是建立標準化與適當管理制度。

德國一間致力於跨學科的藝術博物館和新媒體研究機構卡爾斯魯厄藝術與媒體中心(ZKM),已率先制定處理科技藝術作品收藏、維護、更新的流程;而生成式藝術名列前茅的臺灣,是時候該思考配套措施與應對方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