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忠順廟、集應廟「尪公」信仰根源!學者:不只雙忠…傳承上看三千年

照片爲景美集應廟。圖/賴祥蔚教授拍攝

臺灣有許多忠順廟、集應廟,反映保儀尊王與保儀大夫「雙忠」有廣大的信徒。臺灣民間常把「雙忠」張巡與許遠稱爲「尪公」,有人質疑「尪」字本意是「骨骼彎曲的疾病」或「瘦弱」,跟雙忠搭不上關係。爲什麼會用尪公還稱呼?臺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系教授、歷史作家賴祥蔚發現,原來這有深遠根源,不只是雙忠而已,傳承上看三千年。

賴祥蔚撰文指出,大正2年(西元1913年)出生的日本學者窪德忠撰寫《道教諸神》,把張巡稱爲「武安尊王」,稱許遠稱爲「文安尊王」。先前以爲或許是因爲臺灣曾被日本統治過,所以受到此書影響而把雙忠稱爲安公,後來又演變成尪公。但是尪公之稱,不只臺灣有,在福建也有,例如泉州安溪大坪鄉集應廟也稱雙忠爲尪公,這就推翻了前述安公變尪公的推論。

賴祥蔚更發現,安溪的龍門鎮也有尪公廟,而且居然可追溯至隋朝!但是雙忠是祭拜唐朝安史之亂時的忠臣張巡、許遠,怎麼可能在唐朝之前的隋朝就會有廟?原來龍門的這座尪公廟,本名是靈護廟,祭拜的是迦毘羅王,他是隋朝時帶領百姓來此開墾的押遷官張純,而不是雙忠。

爲什麼迦毘羅王也叫尪公?賴祥蔚發現,因爲尪公一詞,本來泛指所有神明,不是特指雙忠。後來使用此一用語的人漸漸減少,但雙忠信徒仍常使用,就變得好像是雙忠特有的稱呼,在臺灣尤其如此。

閩南師範大學講師張爲博士的研究指出,西周的銅製禮器「史牆盤」的銘文中有「𡯁保受天子」,據稱「尢」字就是尪的古字,這是目前所能見到的關於尫的最早用法,「𡯁」的意思應該就是「巫」,前面這個句子的意思是巫師保護並且授予天子。在 《左傳》 也有一句:「公欲焚巫尫。」意思是魯僖公想要燒死巫師。古籍經常把巫尫並列,兩者意思應有關聯。

尫爲什麼會跟巫有關?有一種說法是殘疾羸弱者經常擔任巫師,所以尪字逐漸可代表巫師、甚至是神明。

賴祥蔚指出,閩南方言也曾用尪來稱呼神明或是塑像,現在可知最早用尫字表示神明意義的閩南文獻,是明朝寫成的 《什音全書》 。在清朝道光十七年 (西元1837年),英國傳教士麥都思(Medhurst)寫成的閩南方言韻書《福建方言字典》,也以尫字表示神明等意義。由此可見,尪字可能先被用來代表巫者,也被用來代表神明。後來以尪公稱呼神明的這種用法,在多數地方漸漸消失,只剩閩南語等方言還繼續保存這個用法,尤其是安溪地區。

來自安溪的雙忠信徒,在清朝來臺開墾後,不只帶來雙忠信仰,發展出忠順廟與集應廟等系統,也把尪公這個用語帶來。尪公本來可以泛指神明,但是在臺灣因爲只有來自安溪的雙忠信徒這麼使用,久而久之,就讓人以爲尪公就是雙忠的代稱。

聚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