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到《周處》 兩岸影視超越政治隔閡

臺灣電影《周處除三害》在大陸引爆熱烈迴響。圖爲《周處除三害》臺北首映記者會。(本報資料照片)

這大半年來,兩岸儘管紛擾不斷,卻在「影視劇」中意外茁生出熱絡的「對話」場景。從陸劇《繁花》勾起臺灣民衆無數共鳴,到臺灣電影《周處除三害》引爆大陸人民熱烈迴響,這背後一方面反映文化無界的現象,也正勾勒出另一種不同景象的兩岸關係「浮世繪」。

大陸劇《繁花》改編自作家金宇澄的同名小說,一播出後在大陸立刻創下高收視率的同時,這股「繁花熱」也如同漣漪般漂向彼岸臺灣。除實力派演員陣容令人驚豔,劇中《偷心》、《我的未來不是夢》等多首8、90年代的港臺老歌饗宴,也造就《繁花》在臺佳評不斷。

至於《周處除三害》則是影視文化的反方向流轉,從臺灣這一頭蕩進大陸民衆的「視界」,重新定義了大陸影視市場「大尺度」、「暴力血腥」等電影標籤的天花板。「以暴制暴」的電影題材,讓臺灣電影燒遍全大陸;上映僅10天,票房就直逼3.7億人民幣。

從《繁花》到《周處除三害》所掀起的兩岸影視劇熱潮,不單單只是個別兩岸影視交流,更體現了「文化無界」的現象。影視文化所保有一定的「純粹性」,讓兩岸政治的波瀾無從着力。  正因如此,在《繁華》扣人心絃的老歌旋律面前,任何「抗中」的言論,都顯得蒼白無力;在《周處除三害》血脈賁張的槍擊畫面中,任何「仇臺」的論述,都消聲地無足輕重。

回到現實層面來看,無論是《周處除三害》抑或《繁花》都可以視之爲兩岸「軟實力」的展現,這既是臺灣文化的自信輸出,從大陸角度來看,或許也符合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所言的「文化自信」。

然而這樣的「自信」不該只囿於影視文化層面。在面對大陸政治壓力之時,臺灣更該以「開放」應對之,例如主動鬆綁臺灣旅行團赴陸旅遊、對兩岸專業、民間交流更大器看待。同樣地,觸及未來兩岸政治地位的議題時,北京則可更有自信、保持戰略定力,而非動輒選擇文攻武嚇。

「浮世繪」從日文字面來看,是由「浮世(ukiyo)」和「繪(e)」所組成,所代表的意思是「現實」與「畫」。兩岸「浮世繪」不該只限縮在爾虞我詐的政治畫風,而應有更多不同的「現實」風景,並從中也能爲糾葛不清的兩岸關係覓得一絲喘息,甚至對話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