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核家園還能撐多久

(圖/本報系資料照)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14日宣佈將於年底之前一舉重啓9部核電機組,目的在於減緩國際化石燃料價格飆漲的衝擊,同時解決缺電危機。事實上,本月5日韓國總統尹錫悅便已拍板,未來將提高核電佔比至30%以上,以維持國內的供電穩定,並降低對於化石燃料的依賴。日、韓領導人相繼決定增加核電佔比,都是基於相同理由,並採取了較前任政府更積極務實的作法,強化自身的能源自主性與供電能力。

日、韓的核能政策急轉彎並非特例,歐盟議會6日也通過將核能列入永續活動分類,成爲綠能投資標的,等同認定核能屬於綠能項目之一。不過,歐盟的最新決定引發反核人士不滿,揚言將會議主席告上法庭。

務實來看,俄烏戰爭爆發以來,歐洲國家加入國際聯手製裁俄羅斯的行動,停止向其採購石油與天然氣之後,各國反而深受燃料價格飆漲與能源供應短缺之苦。另一方面,歐盟多國的淨零碳排中、長程目標已定,卻猛然發現過渡時期扮演要角的天然氣,幾乎完全受制於俄羅斯的供給,拉高自主性較高的核能佔比於是成爲不得不盡速完成的選項。

歐盟之外,美、英也朝向提高核電佔比的能源路徑前進。美國不僅有新機組在建與規畫,更將服役中核電廠的延役時程從原本的20年,直接延長至40年,等同1部機組的最長服役時間可達80年;英國多部舊型的氣冷式反應器即將屆齡除役,但已計劃在2030年之前每年新增1部新世代核電機組,總數至少8部。此外,產油量豐富的中東地區也陸續加入核電國家行列,包括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沙烏地阿拉伯、約旦等國。

就在全球能源趨勢逐漸走回核能之際,與日、韓處境極度相似的臺灣,在當今政府的「非核家園」緊箍咒下,即便面對用電量屢創歷史新高、供電日益吃緊、燃料成本大增,臺電依舊得拚命「苦撐」。而苦撐的證據可謂族繁不及備載,如1年內發生3次全臺大停電、今夏再度出現代表限電警戒的紅燈、降壓與降頻供電、供電穩定性不足致小區域頻繁跳電、虧損嚴重等。

我國經濟發展主要依賴出口導向的企業,不論是高科技電子業或傳統產業,最重視的莫過於供電穩定性。當「護國羣山」無法在國內獲得充足電力供給的具體支持,企業的競爭力流失或因不安而出走,恐怕將無可避免。

核電在臺灣使用超過40年,一直是經濟穩定發展的重要支柱。值此核電重新獲得全球重視的趨勢下,我國若要維持能源自主性,又要努力達成淨零目標,政府不可再一意孤行,認真與先進國家並行,或是效法日本的務實作法,纔是正道。

(作者爲國立清華大學工程與系統科學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