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3特性成死亡殺手 醫師:每5名癌症死亡就有1肺癌
長庚醫院舉辦肺癌衛教講座,整合肺癌治療團隊分享藥物治療進展、手術方式等。記者李青縈/攝影
肺癌成新癌王,發生率高居所有癌症之首;平均每5名因癌症死亡者,就有1名是肺癌,每年約有9700人死於肺癌。肺癌學會理事長、桃園長庚醫院長楊政達表示,肺癌有3大特性,導致其死亡率威脅高,分別是初期無症狀、遠處轉移,以及抗藥性。
楊政達說,肺癌初期沒有症狀,等到有症狀多是晚期;肺癌就算只有1公分也可能發生遠處轉移;藥物治療可能初期有效,但後來會出現抗藥性。因此能夠發現早期肺癌病變的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就相當重要,早期發現就可以及早手術,若是發現較晚,則需要依靠精準治療。
高雄長庚醫院胸腔內科副部主任王金洲說,肺癌病變初期毫無症狀,並且體積小到難以發現,等到癌細胞分裂成長到1公分可被看出來,恐怕得要花上10年時間。因此,雖然早幾個月或晚幾個月治療,不會影響整體疾病預後,但仍建議把握診斷後3至4個月的黃金治療期。
我國肺癌特徵跟西方國家略有不同。王金洲表示,西方男性肺癌死亡率爲女性7至8倍,但我國僅有1.8倍;而吸菸者在肺癌佔比歐美達85%,我國卻不到一半。
嘉義長庚醫院胸腔腫瘤科主任方昱宏說,肺癌危險因子包含二手菸、空氣污染、廚房油煙、石棉等職業暴露、肺部慢性病、家族史等。高危險族羣應定期做LDCT篩檢,重度吸菸者能降低2成的肺癌死亡率。國健署提供2年1次的免費篩檢,有發現結節不一定癌症,對於不同大小型態的結節,醫師會依據病史和影像特徵制定追蹤計劃。
隨着科技進步,肺癌治療不再只是傳統開胸手術。林口長庚醫院胸腔外科醫師陳維勳說,微創手術適合早期肺癌患者;影像導航降低手術風險、提高手術成功率;機器人手術降低手部振動,提供高解析手術視野,也減少併發症。
高雄長庚醫院胸腔外科主任呂宏益說,隨着肺癌藥物治療進步,過去存活率不佳的肺癌四期患者,有條件選擇標靶藥物治療後,原發腫瘤穩定,且遠端轉移控制良好的病患,腫瘤切除手術後,可有效延長存活時間及標靶藥物的使用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