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最大人工智能初創公司Instadeep收購後續

去年 1 月,德國生物技術公司 BioNTech 以超過 5.5 億美元收購了非洲人工智能初創公司 Instadeep,該交易於同年 7 月完成。Instadeep 的此次退出目前是來自非洲規模最大的一次,在德國製藥巨頭旗下運營了一年多。現在是時候看看自收購以來它的表現如何。

Instadeep 使用先進的機器學習技術將人工智能引入企業應用。其產品從 GPU 加速的洞察到自學習決策系統不等。在去年被收購之前,這家總部位於突尼斯、巴黎和倫敦的企業人工智能初創公司從幾位全球投資者那裡籌集了超過 1.08 億美元,包括谷歌、德國鐵路和 BioNTech。這三家公司也是這家初創公司最大的合作伙伴和客戶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這家擁有十年曆史的初創公司與 BioNTech 合作開發了一個預警系統,在疫情期間能夠提前數月檢測出高風險的 COVID-19 變體。Instadeep 與谷歌 DeepMind 合作創建了一個非洲沙漠蝗蟲爆發的早期檢測系統。它還與歐洲最大的鐵路運營商德國鐵路合作了一個雄心勃勃的項目,以實現鐵路調度的自動化。

雖然這些合作展示了Instadeep 解決方案的各種應用,但其收購方有一個明確的用例:使用人工智能爲各種癌症和傳染病開發治療方法和疫苗——這是它在新東家旗下正在加倍努力的事情。

在 BioNTech 完成收購 15 個月後,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 Karim Beguir 在接受 TechCrunch 採訪時表示,Instadeep 在這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儘管這家人工智能公司——繼續獨立運營——仍爲生物技術以外的客戶提供解決方案。

“在生物學和生物人工智能能力方面,我們與 BioNTech 在所要追求的目標上戰略一致,”Instadeep 負責人說。“但我們也有迴旋的餘地,並且繼續成爲非洲乃至整個地區人工智能領域的一股力量,同時繼續開發推動其他垂直領域(比如工業優化)創新前沿的技術。”

Beguir 指出,Instadeep 自被收購以來的過去一年,其目標是在 BioNTech 的每一個流程步驟中部署人工智能,以改進現有流程。

他分享了一個組織學方面的實例,其中包含組織分析以及給不同組織貼標籤這類視覺任務,例如識別腫瘤細胞或健康細胞。

據他講,BioNTech 的專家傳統上都是手動完成這項工作的。

然而,Instadeep 的技術通過部署視覺人工智能和分割系統助力加快了這一進程,讓這種組織標籤工作流程的速度提升了 5 倍。

另一個是其 RiboMab 項目的完成情況,這個項目涉及 mRNA 編碼抗體,如今已成爲 BioNTech 作爲免疫治療公司對抗癌症和其他疾病的工具包中的一部分。

InstaDeep 在 2020 年首次合作期間,於其 DeepChain 平臺上推出了這個項目,該平臺負責設計蛋白質並分析生物數據。

生物技術涉及衆多敏感的醫療保健數據。收集和分析它們是一碼事,保障它們的安全則是另一碼事。

只需問問 23andMe 就知道,它曾被贊爲生物技術領域的顛覆者,後來卻淪爲了一次大規模數據泄露的受害者,近 700 萬人的數據被曝光,這差不多是其客戶羣的一半。

有意思的是,BioNTech 對這類事件並不陌生。

2020 年,黑客非法訪問了一些文件,這些文件與它和輝瑞共同開發的新冠疫苗有關,黑客是通過攻擊歐洲藥品管理局(EMA),也就是歐洲的藥品監管機構來獲取這些文件的。

雖然輝瑞和 BioNTech 證實其系統和試驗數據依舊安全,但這一事件凸顯出組織,甚至包括監管機構,在網絡攻擊面前是何等脆弱。

就像任何首席執行官都會講的那樣,Beguir 跟我講,Instadeep 和 BioNTech 對待醫療保健數據極爲謹慎,尤其是在合作關係當下正在運用人工智能來增加數據資產,讓他們能夠識別精確的蛋白質序列,並且有可能爲癌症和其他免疫治療用例解鎖新的目標。

但兩家公司所使用的數據存在差異。

BioNTech 處理個人的、真實的患者數據,而 Instadeep 通常基於公開可用的數據來開發模型並進行訓練。

比如說,它就是這麼訓練其核苷酸轉換器的,這是一系列的人工智能基因組學模型,如今是世界上下載量最大、最受歡迎的人工智能基因組學模型。[部分得益於這一開源交易。]

貝吉爾指出:“Instadeep 依靠公開數據開發並訓練了核苷酸模型。”

然而,當我們打算將該模型用於特定用例以及現實生活中的患者數據時,我們是在 BioNTech 層面操作的,擁有其作爲生物製藥領域領軍企業之一所遵循的嚴格法規和嚴格質量協議所賦予的全部隱私保障。

當有人問起 Instadeep 在 BioNTech 內部的下一個里程碑是什麼時,貝吉爾提到了這家初創公司的“最新突破”:貝葉斯流網絡(BFN)。據該公司所說,這是一種應用於蛋白質的新型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其性能明顯優於自迴歸和擴散模型。

據貝吉爾所言,該模型通過允許系統在抗體的重鏈上搜索特定屬性,比如化學特性、疏水性或者序列長度,生產出了市場上看起來最自然、表現最出色的蛋白質。

“我們對像我們這種人工智能創新的潛力感到很興奮,能夠明確實際用例,跟 BioNTech 緊密合作,構建將在實驗室和診所進行測試的產品,最終挽救患者的生命,”貝吉爾說道。

Instadeep 上週推出了新的人工智能模型,同時還推出了一臺新的接近百億億次的超級計算機。據這些公司宣稱,這讓該合作在全球計算和基礎設施領域排名前 100,在 H100 GPU 集羣方面位列前 20。

這兩項進展都凸顯了 Instadeep 在 BioNTech 旗下於多個生命科學用例中部署人工智能的狀況。另一方面,它獨自處理其其他業務線,其中包含用於工業優化的人工智能和深度強化學習。

一個例子是其正在進行且已持續 12 年的爲德國鐵路實現鐵路規劃和調度自動化的項目。德國鐵路是其長期合作伙伴之一,也是歐洲最大的鐵路運營商。同樣,這家總部位於突尼斯和倫敦的人工智能公司加大了開發其他工業優化應用案例的力度,例如與德國法蘭克福機場集團(Fraport)合作,利用人工智能優化複雜的機場運營。

“總的來說,我們也認爲人工智能代理的潛力在未來非常有吸引力。我們認爲,工業優化和基於代理的系統與人手攜手合作,將會給工業效率帶來革命性的變化。所以這也是我們多年來一直在從事的另一個領域,也是我們繼續投資的領域,”貝吉爾指出。

與此同時,本月早些時候,Instadeep 在舊金山推出了其 DeepPCB(深度印刷電路板)產品的專業版,這是一款完全由強化學習驅動的自主人工智能輔助的硬件或印刷電路板設計。貝吉爾表示,該公司的競爭對手是其所在特定領域的較小的人工智能初創公司,例如總部位於利雅得的Intelmatix。

Instadeep 的負責人對其公司在解決更復雜的人工智能應用案例方面的工作感到自豪——例如,用於 DNA 或蛋白質組學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或用於組合優化的代理工作流程——並避開了像用於自然語言處理的生成式人工智能這樣的簡單用例。他聲稱,除了 BioNTech 的收購之外,這種獨創性在推動潛在的來自美國客戶的興趣方面發揮了相當大的作用。

儘管 BioNTech 花費 5 億美元收購 Instadeep 以提升其生物技術能力,但出於這樣的原因,它讓這家人工智能公司在運營上保持獨立,同時爲其活動提供資金,以服務於生物技術行業以外的客戶。”

當被問及爲什麼 BioNTech 仍然允許這家人工智能公司從事非生物技術項目時,貝吉爾回答說:“因爲我們通過成爲人工智能領域的引領者來貢獻價值,並且人工智能技能能夠在多個領域得到提升。這是相同的技術堆棧,所以在生物技術以外的人工智能方面工作的時間根本不是浪費時間。BioNTech 還將 InstaDeep 部署在生物技術研發以外的任務上,例如運營優化。”

貝吉爾解釋道,雖然 InstaDeep 並非被迫出售,但早在收購之前,自 2019 年以來與 BioNTech 共同的願景和成功的項目,讓這家人工智能公司堅定了推進這筆交易的決心。他認爲,多年合作建立起來的信任是 InstaDeep 在 BioNTech 旗下仍能保持獨立的原因。InstaDeep 當下的關鍵在於保持自身的發展勢頭,保持高質量的成果,並儘可能長時間地繼續創新。”

自收購以來,InstaDeep 在全球已發展到 400 多名員工。這其中包括位於基加利新辦公室的其在非洲的團隊,該團隊負責領導公司的地理空間情報工作。

最初,InstaDeep 與谷歌合作在實地努力檢測非洲的蝗蟲繁殖地,現在它利用過去的標籤數據和衛星圖像,以高質量和 80%至 85%的準確率推斷未來 30 天內蝗蟲繁殖地的位置。貝吉爾說,公司使用來自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或歐洲航天局(ESA)的多光譜衛星圖像的框架 InstaGeo 是開源的,可供其他公司在整個非洲大陸開發可擴展的解決方案。

“這是人工智能技術和能力產生影響的一個真實例子。我們不必在實地收集樣本或者依賴地面基礎設施,而是可以通過衛星大規模提供這些見解,並通知多個政府和參與者來應對日益嚴重的糧食安全挑戰,特別是考慮到非洲大陸的氣候問題。”

© 2024 TechCrunch. 保留所有權利。僅供個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