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化顯現!上市車企業績預告陸續亮相

1月14日晚,長城汽車發佈2024年年度業績預告,歸母淨利潤和扣非淨利潤大幅增長,預計全年實現歸母淨利潤124億元至130億元,同比增長76.60%至85.14%。

汽車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冷熱不均愈發明顯。截至1月14日,長城汽車、零跑汽車和廣汽集團均發佈了業績預告:長城利潤大增,零跑盈利,廣汽業績承壓。

長城銷量微增 淨利潤大幅增長

長城汽車公告顯示,2024年實現歸母淨利潤124億元—130億元,同比增長76.60%—85.14%;預計實現扣非淨利潤94億元—100億元,同比增長94.47%—106.88%。歸母淨利潤和扣非淨利潤大幅增長。

對於業績增長,長城汽車表示,主要是公司致力於高質量發展,堅守品質,打造極致產品體驗,實現海外銷售增長、國內產品結構進一步優化,帶動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同比大幅增長。

從銷量來看,2024年長城汽車總銷量爲123.3萬輛,同比微增0.21%,沒有完成2024年190萬輛的銷量目標。其中,哈弗、長城皮卡、歐拉品牌的銷量紛紛下滑,尤其是新能源品牌歐拉2024年銷量爲6.3萬輛,同比下滑41.69%。坦克和WEY品牌銷量保持增長。

2024年,長城汽車海外累計銷售453141輛,同比增長43.39%;新能源車累計銷售321795輛,同比增長22.82%。

從五大品牌的銷量整體來看,目前長城汽車的新能源轉型相比其他傳統車企略爲滯後。

此前,有市場消息稱,長城和華爲正在緊密洽談高階智能駕駛的合作。對此,長城汽車CTO吳會肖在社交平臺發文迴應稱,目前,兩家公司在智能駕駛方面確實沒有開展合作。

“我們對自己的智駕技術那可是相當有底氣,想給大家帶來世界一流的智駕感受。雖然與華爲在智駕上暫時沒有合作,但樂意跟華爲一起,爲中國汽車智能化的美好未來添磚加瓦。”吳會肖說。

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在2025年的第一天,作客央視新聞《中國UP》時表示,2024年汽車行業內卷嚴重,中國汽車產業能有今天的成績來之不易,希望汽車產業穩健發展,能在奔跑中調整呼吸。

零跑預計實現單季度盈利

廣汽預計淨利潤下降

汽車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冷熱不均愈發明顯。截至2025年1月14日,已有三家車企披露業績預告。除長城汽車外,零跑汽車和廣汽集團也發佈預告。

1月13日,零跑汽車發佈盈利預告,零跑汽車2024年第四季度實現淨利潤轉正,提前一年達成單季度盈利目標。2024年零跑汽車累計交付近30萬臺,尤其在第四季度,連續兩個月交付超4萬臺。

1月10日晚間,廣汽集團發佈公告預計,2024年實現歸母淨利潤8億元—12億元,同比減少72.91%—81.94%。

廣汽集團表示,受汽車行業競爭格局劇變等因素影響,汽車銷量減少。同時,爲應對市場競爭,公司及投資企業追加銷售補貼等商務政策的投入約180億元,綜合導致本報告期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淨利潤同比下降。

廣汽集團2024年累計銷量爲2003058輛,同比下降20.04%。廣汽集團日前表示,2025年將努力挑戰15%的年度銷量增長目標。

展望2025年,汽車產業面臨的挑戰依舊不少,競爭加劇,車企破局任重而道遠。

北方工業大學汽車產業創新研究中心主任紀雪洪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自2017年起,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市場容量和規模趨於明確。隨着競爭加劇,行業集中化趨勢日益顯現,新能源汽車品牌數量將逐步減少。

與此同時,智能駕駛逐漸搶佔消費者。東風汽車戰略規劃與科技發展部戰略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劉洛川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依靠價格戰難以打造持久競爭力。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關鍵是智能化。領先車企依靠高階智能駕駛技術,打造了差異化的‘競爭長板’,即使價格高也能吸引消費者買單;而智能駕駛技術落後的企業,即使通過降價,也難以獲得消費者青睞。”

因此,車企打造核心技術的能力尤爲重要。“未來三年至關重要,我們已經進入了決賽圈,競爭對手不再僅僅是‘新勢力’,而是真正的世界級主流品牌。”零跑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朱江明表示。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