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梨釋迦產期近 農盼政府與對岸溝通

鳳梨釋迦採收季將至,農民盼中央儘快在外銷上與中國大陸密切溝通,穩定的通路才能保障農民收入。(本報資料照片)

今年9月中國大陸以檢出介殼蟲爲由暫停我釋迦與蓮霧輸入,然而作爲外銷主力的鳳梨釋迦採收季將至,農民憂心,銷售至對岸比率高達9成5,很難找到其他市場替代,年底恐面臨產銷失衡,盼中央儘快在外銷上與大陸密切溝通,穩定的通路才能保障農民收入,「否則愛國鳳梨能吃多久?」

根據農委會統計,2020年國內釋迦種植面積約5600多公頃,其中大目釋迦約2750.63公頃,以外銷爲主力的鳳梨釋迦2856.46公頃,產量佔比超過一半;而去年國內鳳梨釋迦出口量爲1萬4284公噸,銷往大陸1萬3588公噸,外銷佔比高達95%。

臺東陳姓釋迦行銷業者表示,臺東95%以上的鳳梨釋迦都銷往大陸,不能外銷受阻的水果都靠愛國來消化,「3月大家吃愛國鳳梨,結果才吃了多久?」

她說,鳳梨釋迦現在一斤拍賣價在北農約60~70元,但距離真正的採收期還有好幾個禮拜,難免有農民搶快搶賺,12月以後的鳳梨釋迦品質與風味都更佳,農民期盼能有相對好的價格,否則民衆現在買來發現品質不如預期,也對今年釋迦大大扣分。

「銷往大陸通路卡住是無法改變的事實」,臺東地區青農聯誼會副會長張勝堯直言,介殼蟲不可能全面撲殺,年底就要面臨產銷失衡,穩定的通路很重要,其他市場要嘗試,但和對岸的持續溝通絕對不能少,畢竟外銷大陸佔比太大,不是其他市場可比擬。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表示,爲因應今年底到明年初的釋迦產期,農委會已經盤點具有外銷潛力的國家,預計將外銷鮮果3000公噸、冷凍加工品2000公噸到中國大陸以外市場,也已邀集超市量販等通路業者及電商平臺,規劃進入產期後的行銷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