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臺區太平橋街道打造“四蓮服務”黨建品牌

本文轉自:人民網-北京頻道

“咱們這麼快又見面了,我們的身體很硬朗……”在豐臺區太平橋街道蓮花池社區養老驛站,每月都舉辦固定的老人生日會,街坊鄰里有說不完的悄悄話,現場氣氛歡樂溫馨,凝聚起濃濃鄰里情。

蓮花池社區黨委根據轄區單位多、流動人口多、公共場所多和重要交通樞紐所在地“三多一便利”的特點,努力打造“四蓮服務”黨建品牌,即堅持聯心、聯情、聯動、聯建服務工作法,充分發揮社區黨組織的核心作用,探索新機制,搭建新平臺,激活新作用,推動社區高質量發展。

堅持“聯心工作法”,共商共建,共治共享

蓮花池社區“兩委一站”班子分工明確、團結協作。社區黨委實行紅色黨建引領“聯心”法,帶着民情收集民意、矛盾調解、隱患排查,主動與街道科室、社區民警、小區物業、駐區單位走訪溝通聯絡,爲構建社區黨組織領導下的聯動工作打下堅實基礎,實現思想同頻共振、工作共商共建、成效共治共享,實現一核引領、多方聯心、精準服務的社區治理格局。

水口子51號院因爲沒有物業公司,家屬院的管理出現了諸多矛盾點。在街道和社區的多次協調和溝通下,家屬院組建了物管會,又引進了安能物業公司,通過修建車棚、修繕路面,徹底解決4號樓污水井堵塞等問題。今年以來,共收集民意6條,處理矛盾調解18、排查並解決隱患2處。

堅持“聯情工作法”,融合資源,發揮優勢

蓮花池社區黨委下設5個網格黨支部,共有黨員228名。社區黨委堅持“大黨委+小網格”相結合,織密“5名網格長+10名網格員+126名‘紅袖標’+32名‘紅色管家’”聯情服務體系,形成多方聯動、居民自治、多方共治、融合爲一的社區治理格局,全面構建人在“網”中走,事在“格”中辦,一“網”兜起大小事的基層治理體系。通過聯情服務,爲離心機宿舍樓引進物業公司服務;爲平房區加裝路燈、攝像頭,開展環境整治和垃圾分類指導;完成八一廠南小院旱廁改造、以及美化鋪路、小區樓道粉刷等民生工程。

同時,社區黨委充分發揮黨建工作協調委員會作用,聯合轄區中鹽集團開展健康用鹽宣傳活動;搭建蓮花池公園與中鐵國資、安能集團共建共享平臺,開展種養植等多項服務;協調國投大廈組織多場安全消防演練活動等,實現了雙向奔赴、資源融合、互惠共贏的良好局面。

堅持“聯動工作法”,深入實際,共同管理

爲改善轄區居民居住環境,提高物業服務質量,蓮花池社區黨委制定“定期抽查+不固定期巡視”工作機制,督導物業公司做好轄區服務。“每週三早8:00,由社區幹部、物管會主任、物業經理、樓門長、清掃員組成的抽查小組進行實地走訪、現場清理、移動式辦公,對發現的問題及時整改,對存在的隱患及時溝通協調解決,形成固定制度。”據蓮花池社區黨委書記張海豐介紹,社區將持續對不合格的問題限期整治,確保達標,並總結成效查找不足,研究長效的治理辦法,不斷鞏固治理成果。

在抽查時發現樓道及公共區域存在清掃不徹底問題後,由社區黨委牽頭,召開物業工作會,對保潔人員進行精細化培訓,並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即社區幹部聯合物業進行抽查,並將現場作業照片發至各樓門微信羣內,使居民能夠了解清掃進展、監督保潔效果,增加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堅持“聯建工作法”,居民自治,充滿活力

社區黨委根據實際,在3個小區成立黨員志願隊,在建設“活力太平橋、文化太平橋、幸福太平橋”的生動實踐中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黨員帶頭主動參與巡邏值勤、垃圾分類、環境治理、文明勸導、鄰里調解等志願服務,把精準服務的理念送到居民“家門口”,爲社區建設注入紅色動能。

根據百姓多元化需求,社區升級打造“蓮心”議事廳,把居民普遍關心的民生實事“放在桌面上”,推動問題解決。目前,蓮花池社區已經形成了一套簡易有效的家門口民主協商議事機制,由社區網格黨支部書記、網格員、樓門長、志願者共同擔任組織人,建立社區居民議事臺賬,由網格員及樓門長負責督辦落實,並經由居民議事廳評估成效,形成了“社區事務大家評、社區管理大家議、社區決策大家定”的共商共治社區治理模式。(張海豐 張國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