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田將在上海獨資建廠,只生產高端電車!豐田CEO:挽回日系尊嚴

豐田汽車一直是全球汽車市場上的巨頭。在傳統燃油車時代,豐田幾乎是無敵的存在。不論是在發達國家還是新興市場,豐田品牌都深入人心。

隨着電動汽車時代的來臨,曾經的傳統霸主卻開始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困擾。在對電動汽車市場的反應中,豐田乃至日系車企就顯得有些力不從心。

伴隨着新能源汽車時代的到來,豐田這個昔日的霸主逐漸顯露出其步伐遲滯的一面。特斯拉、蔚來、小鵬等一衆新勢力電動汽車品牌迅速崛起,以驚人的速度瓜分市場份額,新能源汽車大戰如火如荼。

統計數據表明,2020年至2023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年均增長超過70%,然而豐田在這一市場的表現卻顯得相對平庸,遠遠不及對手的迅猛勢頭。純電動汽車佔比不到其銷量的1%。

豐田在電動汽車領域的表現不僅沒有展現出應有的領導力,反而頻頻失誤。除了推出的幾款電動汽車外,豐田並沒有大規模的戰略投入,這讓它逐步落後於行業平均水平。

豐田CEO豐田章男曾公開表示對中國電動車企的蔑視,稱其不過是“加個彩電冰箱大屏幕,沒有絲毫科技含量”。豐田低估了電動汽車技術的進步和市場的巨大潛力,這種短視的策略無疑是其面臨今日困境的一個重要因素。

面對特斯拉這樣的新興巨頭飛速崛起,豐田決定在上海成立獨資電動汽車工廠。這一巨大動作無疑是豐田對市場需求變動的直接回應,也是其新能源時代戰略轉型的關鍵一步。豐田爲何選擇上海?這背後又有什麼深層次原因呢?

特斯拉上海工廠在2023年的年產量已經突破95.7萬輛,佔特斯拉全球銷量的50%以上。這無疑給了豐田極大的啓示。如果能夠在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站穩腳跟,豐田就有機會在電動汽車的新賽道上實現逆風翻盤。

作爲中國乃至全球最重要的汽車製造和研發基地之一,上海擁有完善的汽車產業鏈,無論是原材料供應還是零部件製造,都能提供強大保障。這對於豐田而言,無疑是建廠選址時重要考量之一

豐田選擇在中國獨資生產其高端品牌雷克薩斯電動車,一方面是因爲雷克薩斯在中國已經積累了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和口碑。截至2023年,雷克薩斯在中國的年銷量已經達到18.1411萬輛,佔其全球銷量的約22%。

雷克薩斯不僅在高端市場有着強大的競爭力,更重要的是,其品牌形象已經在中國消費者中受到了認可。除了傳統的可靠性和高品質,豐田還在電池技術、智能駕駛和車聯網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研發投入,力求在技術層面上實現突破。

在爭取政策支持方面,豐田提出了一系列看似“獅子大開口”的要求,包括稅收優惠、政策支持、土地使用權以及無需本土合資夥伴的全資擁有權。可能是特斯拉在上海獨資建廠的成功給了豐田信心。

特斯拉能獨資建廠,是因爲當時中國新能源市場正處於草創期,亟需一些具有顛覆性的創新者進入,打破傳統車企的壟斷。現在的情況卻已經大不相同。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已日趨完善,國內企業如比亞迪、蔚來、理想等也早已崛起。

中國政府對於新能源汽車的政策正逐步向精細化、規範化發展,重點已從引入外資轉向支持本土企業創新和產業鏈的健康發展。如今的市場風向更注重培育本土品牌,讓外資車企再享受當年特斯拉的“超級優待”,難度可見一斑。

本土品牌的迅速發展,比亞迪的“漢”、“唐”,蔚來的“ES8”、“ES6”,理想的“ONE”,問界的“M”系列等車型在市場上都獲得了不錯的反響和銷售數據。這些品牌不僅產品力強,且價格更具競爭力,品牌也逐漸深入人心。

豐田要在這樣一個已經近乎“滿員”的市場中殺出一條血路,確實需要費一番周折。高端電動汽車市場本就細分市場狹窄,且消費羣體的忠誠度極高,豐田如何在這一市場中突圍,其中的難度可想而知。

相比於本土車企,外資企業在本地化供應鏈的搭建上往往面臨更多障礙。雖然豐田在傳統汽車製造領域有豐富經驗,但電動汽車領域的供應鏈更爲複雜,必須考慮電池、芯片、電控系統等等方面的技術和穩定性。

日系品牌在華汽車市場份額已連續下滑,從2020年的24.1%降至2023年的17%。能夠看出市場對日系車的信任度在逐年降低,而這種信任的缺失緊靠一兩個華麗的發佈會和建立新工廠是難以修復的。

雖然雷克薩斯在中國市場一直有着不俗的表現,從豪華車市場份額來看,雷克薩斯一直位居前列。但能否把這種高端品牌的優勢自然地過渡到電動汽車領域,仍然是一個未知數。

豐田的市場策略能否奏效,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高端品牌的定位是否能夠在電動汽車市場中獲得成功。這不僅僅是拼技術,更是拼市場策略。高端品牌在中國市場依然有很大的潛力,但前提是產品力、服務、品牌形象要全方位到位。

豐田章男曾在內部會議上表示,要讓雷克薩斯電動版成爲“挽回日系車尊嚴”的產品。市場上已經有特斯拉、蔚來、理想、比亞迪等強勁對手,豐田必須拿出不一樣的“殺手鐗”纔有可能贏得市場的青睞。

未來的路對於豐田來說,儘管充滿不確定性,但也不是毫無希望。這需要強大的技術支持,更需要精準的市場策略和有效的供應鏈整合。豐田的這場反擊戰,能否在電動汽車市場上再現輝煌,仍需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