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投女神的740㎡大宅:爆改地下室,造鬆弛獨處的地下“洞穴”
兜兜轉轉,風險投資人Katie決定回到家鄉上海,搬入與父母“一碗湯”距離的740㎡大宅。作爲典型的“ISTJ(物流師型人格)”,她與設計師花了3年時間精心打磨家的細節。而爲大宅重塑的完美尺度,亦滿足了她“上升巨蟹太陽雙魚”的夢想——讓所有家庭成員既保持一定的獨立,又能隨時彼此關照,相互連接。
Katie,出生上海,自幼出國留學,先後赴新西蘭與英國求學。畢業後又在香港和北京工作,從事風險投資行業。2020年,她和先生決定帶着兩個孩子搬回上海。
商健,簡狄設計事務所創始人,上海市十大優秀青年室內設計師,中國年度設計青年領袖,湖南衛視《嗨!我的新家》特邀設計師。商健的每一次設計都是一種源自生活的藝術創作,此次Katie的家,由他和設計師陳良秋攜手打造。
Katie家的軟裝設計由設計共和操刀,白色沙發、玻璃茶几和金屬咖啡桌來自Ligne Roset。由Raw Edges設計的亮橘色Binda扶手椅點亮了空間,來自路易威登Objets Nomades旅行家居系列。白色花瓶來自比利時家飾品牌Serax,咖啡杯套組來自路易威登,左側造型感十足的白色Virgola扶手椅來自Arflex。家中的藝術品均爲夫妻倆的收藏,圖中的作品爲路易斯·弗森的《無題》。
第一次去Katie家在一個暑氣難耐的上午,穿過庭院,推開氣勢磅礴的大門,裡面別有洞天。Katie和先生正在討論兩人的藝術收藏放在家中的哪個位置合適,事無鉅細,親力親爲。
位於一層的客廳陽光充足,坐在沙發上,一回頭便能看到孩子練琴的身影。
這並不是Katie和先生婚後的第一個家,卻可能是兩人投入最多感情的。出生上海的Katie從小到大搬過好幾次家,讀書的年紀長期待在新西蘭和英國,畢業後在香港工作,又跟着從事藝術行業的先生回北京生活。“年輕時雖然到處跑,但想到回家時總會有點恍惚,到底要回哪個家?後來覺得,家總歸是要放在上海的。”她說。
從客廳的落地玻璃窗推門而出,即是花園。花園一角的Cocoon繭式吊椅形如其名,來自路易威登Objets Nomades旅行家居系列,由Campana Brothers設計。
兜兜轉轉,再次回到故鄉,Katie已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同時也是一位成功的風險投資人。一路在職場與人生道路上摸爬滾打,完成了身份的轉換,如今歸來,總算是一個落定。因此,相較於在北京生活時住的大平層,Katie選擇了一棟能更好承載孩子成長,兼顧夫妻二人工作與愛好的740平米大宅作爲新生活的“開篇”。
餐廳與挑高的客廳相連,Tacchini的Togrul餐桌、上方Santa & Coled的Lamina吊燈和後方Poliform的櫥櫃共同營造出凝練的建築感。餐桌上已悄悄融入了初秋之味,橙色餐瓷來自路易威登餐瓷系列,Malmaison馬勒梅鬆系列餐具來自Christofle昆庭。
Katie在其中注入了很多對未來的期許,她希望這個家能像美術館一樣包容夫妻倆感性的藝術收藏愛好,成爲朋友們聚會的最佳場地,更重要的是,這個家需要擁有完美的尺度,讓所有家庭成員既保持一定的獨立,又能隨時彼此關照,相互連接。
二層空間分爲左右兩邊。一邊是男孩房,另一側則是女孩房與活動室。男孩房以藍色爲主基調,層次豐富細膩。
女孩房以粉色爲主基調,定製牀板帶來如雲端的柔和曲線。Shuffle邊桌及經典flowerpot吊燈來自&tradition,地毯來自Hay。
這剛好是簡狄設計事務所的創始人商健和設計師陳良秋的拿手好戲。兩人擅長通過各種“立方體”的介入,對空間進行“因地制宜”的“裁剪”與重塑。於是,從2021年年底開始,歷時近3年的“慢工細活”便拉開了帷幕。
活動室與女孩房相連,櫃門從中間拉下即是一張牀,可供來做客的孩子們留宿。深藍色的Multileg矮桌來自BD Barcelona,紅色經典Spun陀螺椅來自Magis,牆上的藝術作品爲曾建勇的《大隊長》。
原始的空間共分四層。對於日常生活使用的地上三層,設計師並沒有做太多的格局調整,而是讓每個空間“變得更爲合適一點”。一層保留挑高的餐廳與客廳,還有一間留給父母的房間。二、三層則分別是兩個孩子與夫婦倆的臥室。
地下一層入戶玄關左側。(攝影:瀚默視覺,圖片提供:簡狄設計事務所)
空間重塑的重點放在了負一層上。這裡與地下車庫相連,原本是住戶們最主要的入戶空間。“但原始空間的佈局分散凌亂,部分小空間像井道一樣的沉悶,大空間又猶如長長的崖壁。”商健說,“不僅如此,負一層的原始層高爲6米,中間有10米多的挑空,長寬比在此嚴重失衡。因此,我們首先將整個地下室拆光,重新布格局。
地下二層玄關的入戶視角與站在對側面對玄關的視角。新建的“橋”與挑出的新空間清晰可見。吊燈來自Viabizzuno,雕塑來自設計共和。(攝影:瀚默視覺,圖片提供:簡狄設計事務所)
新規劃的方案是“幾個盒子,一座橋”——設計師利用層高的優勢,將原本的地下空間分割爲兩層,用積木盒子嵌套的方式,把原始的“L”形改爲“H”形,設計出多個空間進行上下組合與穿插。或擡或降,靈活的空間“剪裁”在視覺上同時實現了開闊的視野與移步換景的豐富。
原本逼仄的地下入戶空間被清空重塑。玄關處保留了一部分挑空,讓人一進門便感受到如美術館般開敞的藝術氛圍。
經由空間分割而“造出”的地下一層,由一座“橋”進行銜接。“橋”的一側與上行的扶梯相連,另一側則通往書房。其穿插的造型亦經過特別的考量,避免離入戶門太近造成壓抑。
入戶左手毗連吧檯區
“橋”的下方,整個地下二層包含了多個功能空間。入戶左手邊與吧檯區域毗連,米色調的凝練爲這個家奠定了視覺基調。穿過吧檯區域,後方爲影音室、練功房和茶室。
揚聲器Bang&Olufsen,極具藝術氣息的Gweilo落地燈來自Parachilna,後方茶室的藝術作品爲亞明的《山水》。復古大理石桌來自Agapecasa,茶壺與茶具來自路易威登。
與玄關相連的圓形地臺會客區活化了地平的層次,並通過後方的茶室來豐富景深。
Katie與先生喜歡喝茶,在茶室,他們放置了收來的老傢俱。(後圖攝影:瀚默視覺,圖片提供:簡狄設計事務所)
東側的天井引入自然光,設計師將這裡改爲一間充滿自然野趣的古樸茶室,承載主人喝茶的愛好。
挑出的書房空間。Ventaglio書桌、Capitol Complex椅來自Cassina,薑黃色Showtime椅來自BD Barcelona,Arco 落地燈來自Flos,藝術作品爲楊勇的《江山依舊紅》。(下圖攝影:瀚默視覺,圖片提供:簡狄設計事務所)
地臺正上方挑出來的“盒子”爲書房,足以容納Katie和先生兩人同時辦公,透過巨幅玻璃窗可以看得到其他家庭成員。“盒子”的外立面也經過精心設計,並不是純平的,微妙的角度配合隱藏其中的燈帶,再次呼應了“穿插”的視覺主題。在地下空間,一家人可以同時工作和學習,“看得到彼此,又互不打擾。”
而若要問Katie這個家中最喜歡的空間,答案無疑是衣帽間。在地下空間的一側,Katie爲自己留了一間上下兩層的專屬衣帽間,這裡也是這個家唯一帶鎖的房間,密碼只有她自己知道。宛若神秘洞穴的衣帽間,充斥着優美有機的線條,除了擺放時尚藏品,這裡也是Katie看書獨處的空間。
Katie的專屬衣帽間。(攝影:瀚默視覺,圖片提供:簡狄設計事務所)
“除了妻子、孩子的媽媽、父母的孩子,我也需要有個空間做回我自己。這裡就是那個地方。”作爲上升巨蟹的雙魚座,Katie需要一個可以完全放鬆的空間來“充電”。房間一角還擺放着她結婚時穿的婚紗,既是甜蜜回憶,也是對身材管理的溫柔提醒。
不僅如此,Katie特意在毗連地下一層廊橋的牆上留出一個玻璃圓窗,“窗是打不開的,但孩子們可以看得到我。”
有意思的是,若是仔細看,設計師在走廊與每一層的樓梯上也都設計了小心思。“立體積木是我們爲這個空間設計動線的基調,樓梯間的牆還有走廊的扶手,都以不同立方體嵌入的方式來進行空間流動。”商健說。最先發現其中妙處的恰恰是Katie的兩個孩子。“他們喜歡在這裡玩躲貓貓,那些留嵌入的空間縫隙讓他們又能藏身又能隨時觀察家人的動向。”
拾級而上來到三層,這裡是夫妻倆的臥室。原本狹長的空間在設計師的大膽“剪裁”下煥然一新。衛生間與浴室全部靠左,留出採光充足的過道,立面做成弧形,造就神秘又富裕的景深。浴室以玻璃隔開,進一步增加通透感。浴缸來自Agape,將實木材質與水晶結合的Folia系列檯燈來自Saint-Louis聖路易水晶。
每當從遠方歸來,這個“留有餘量”的家,承載了未來無限美好的可能。每個人都能在家中找到舒適的角落。在一起成長,又保持相對獨立。
臥室亦擁有通透的採光。馬克杯來自路易威登,Noctambule落地燈來自Flos。
透氣、敞亮,和家人親密互動,又能在這個家體驗宛如博物館般的藝術氛圍,Katie也在期待接下來在這裡的生活時光。“我覺得家最好的氛圍是在裡面住了一兩年的狀態。當你和這個空間磨合、適應了,把自己的生活習慣融合進去,會碰撞出更舒服的感受。”
看完這個740平的大宅,你最喜歡其中的哪個空間?關於如何在家打造屬於自己的獨處空間,你有哪些自己的故事和想法?歡迎下方留言和我們分享,DECO將選出一位精彩留言送出一本新刊。
攝影 丨 朱海
造型 丨 吳量
文 丨 徐露梅、festa
編輯 丨 徐露梅
設計 丨 Yeer
本文爲《ELLE DECORATION家居廊》版權所有,
歡迎轉發朋友圈;如需轉載、投稿,請聯繫留言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