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島「核污水」流到臺灣北方海域 環團:2019年達高峰
▲綠色和平資深核能專家蕭恩.伯尼說,若日本排放核污水,將會影響臺灣。(圖/記者許展溢攝)
綠色和平資深核能專家蕭恩.伯尼今(6日)召開抵臺記者會,針對最新研究示警,福島核災後,地下水持續進入福島核電廠,更成核輻射污水,但日本政府2020年減少核污水計劃已確定失敗,若日本排放核污水,將會以比原先預估更快的速度影響臺灣。
伯尼表示,排放污水最大沖擊對像是社區,尤其以日本東北各省沿岸,漁民大力反對。不幸的是,根據X. San Liang與Yineng Rong在2018年11月發表的海洋模擬數據指出,2011年從福島隨着核污水被排入大海的「銫137」,循海流在2012年至2013年間內抵達臺灣北方海域,並在2014至2019年達到高峰。
伯尼進一步說明,雖然比起日本沿岸海域,臺灣北方海域輻射濃度相對低,但模擬結果代表從福島第一核電廠所排放的污水,將會更快影響臺灣,輻射物質甚至會流到臺灣北側的大陸東海,也就是長江出海口以南、大陸以東的大片海域。
▲崔愫欣認爲,福島核災後續未完,對環境影響仍在持續。(圖/記者許展溢攝)
伯尼認爲,福島核災至今9年的危機只是初期,後續還有很多問題沒解決,日本若決定要排放核污水到大海中,不僅是日本,全世界政府都要一起去面對,且時間會更長更久。伯尼表示,日本這樣的行爲是需要跟周遭會被影響的地區進行討論,並取得同意。更重要的是,要有正當理由解釋,污染釋放到海洋中會造成經濟或環境等怎樣的影響。
全國廢核行動平臺發言人崔愫欣強調,福島核災後續未完,對環境影響仍在持續,而過去原能會都說沒影響,但數據顯示雖有不大影響,卻不是正常環境該有的狀況,因此這正是爲何要選擇廢核,積極進行能源轉型的原因。
綠色和平最後呼籲原能會繼續監測日本污水帶來的影響,政府要透過外交手段表達反對日本排放立場,尤其福島核災後,日本花費巨大時間跟金額和災後復原,而臺灣正在能源轉型十字路口,應思考高風險核能是否有可行性跟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