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刻“內地方案”、背靠順豐速運,順豐同城能否“So Fast”搶佔香港市場?
從7月開始,順豐同城正式以“SoFast”品牌在香港開展同城即時配送業務,並計劃把在內地市場的經營模式復刻至香港。這家在2021年底登陸香港聯交所主板的公司,終於踏上了出海的第一步。
在順豐同城進駐香港之後,當地媒體便對包括順豐同城在內的三家同城即時配送平臺進行了測評,配送物品爲鮮花。測評結果顯示,在同樣的配送需求下,順豐同城有新人首單等優惠,最終配送費用最少,爲90港元,配送時間也最短。其他兩家平臺的配送費用則高達215港元。
但面對與內地不同的市場環境、多家同業的競爭態勢,順豐同城在香港即時配送領域能徹底打開局面嗎?
拿着內地方案入港,順豐當跳板
6月底,順豐同城便開始在香港高薪招聘騎手,騎士每小時收入最高可達300港元。從7月1日開始,順豐同城在香港的業務正式啓動。業務開展初期,順豐同城主要在香港人口較爲密集的油尖旺區取貨,送達全港,之後業務再逐步拓展至更多區域,預計年底將覆蓋全港。
此番進駐香港,順豐同城準備了“內地市場的方案”,試圖在香港線上滲透率不高的零售和餐飲外賣找到可挖掘的增量空間。據順豐同城對外披露,該公司在香港的業務覆蓋非餐和餐飲全場景,配送的品類包括文件、鮮花、餐飲、珠寶、數碼產品等。這也是順豐同城在內地市場的主要配送場景。
順豐同城在內地市場起家於爲麥當勞、瑞幸咖啡等KA(優質重點商家)提供同城配送服務。後來,即配跑腿、即時零售業態迅速發展起來,順豐同城也逐步向全場景的配送延伸,業務涵蓋了餐飲外賣、同城零售、近場電商、近場服務等不同領域。面向消費者,順豐同城在商務配送、貴重物品寄遞以及幫排隊、洗護服務等業態上也有佈局。
基於順豐同城在內地市場的商業模式,香港市場也會不斷拓展業務範圍。據順豐同城方面透露,隨着順豐同城入港逐漸成熟,該公司將計劃進一步對標內地,拓寬針對普通消費者的“取送買辦”服務,接入更多B端品牌自營APP、外賣平臺等渠道,同時還有可能與傳統快遞領域“最後一公里”的業務結合,爲其提供運力服務。如此一來,順豐同城和順豐速運之間也將形成業務協同。
另一方面,順豐同城是順豐集團旗下的子公司,同出一門的順豐速運此前已經在香港佔據一定市場規模,此次順豐同城進駐香港,也將藉助順豐速運在香港的業務基礎開展業務。
順豐同城方面表示,目前SoFast服務主要依託於順豐香港App做業務,觸達順豐速運原有的客戶羣體,所以初期配送品類會以文件和小型包裹爲主,後續鏈接的需求方越來越多,服務的品類會逐步擴大。
不過,香港地區的情況與內地市場也有很多不同之處,內地模式能發揮幾成“功力”仍有待觀察。
一位曾在香港工作、之後又來到內地工作的陳女士告訴界面新聞,香港騎士招聘不易,薪酬比內地的騎手高出很多,這也讓香港的外賣配送費用比內地高出不少。“通常點一份幹炒牛河的外賣就要花費100多港元”。
她還表示,香港地區的道路比較狹窄,最快速的出行方式是坐地鐵,騎手能否能夠實現在內地一樣的配送速遞也需要進一步測算。
香港市場壓力幾何?
即時配送市場主要分爲餐飲類配送和非餐飲類配送,其中餐飲外賣市場通常是即時配送行業的聚焦點。內地市場如此,香港市場亦是如此。
順豐同城此前在內地市場發展之際,也經歷了多年虧損。之後順豐同城挖掘即時配送市場新的配送需求,在餐飲外賣需求穩固基礎上,加大對非餐配送市場的發展投入,而且非餐品類相比傳統餐飲配送具備更高的價值、需求和標準,順豐同城才得以擴大業務規模、做高訂單密度、降低成本,最終在2023年首度實現全年盈利,當年非餐場景業務的收入同比增長21.2%至29.29億元。
在香港市場,順豐同城同樣需要做好業務平衡,應對香港市場的競爭壓力。
目前,香港地區的餐飲外賣平臺已經有多家,包括Foodpanda、Deliveroo以及美團旗下的Keeta。其中Foodpanda、Deliveroo在香港同城即時配送領域的市場份額位居前二,Keeta登陸香港後也在前幾名中有一席之地,三者成爲香港餐飲外賣市場的主力競爭者。
順豐同城也強調,SoFast與其他商流平臺不同,是“無商流捆綁”的第三方即時物流模式,不受商流平臺限制,不做單一場景配送。
另一方面,面對曾在內地的市場競爭對手美團,順豐同城也需要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案,避免硬碰硬。
界面新聞獲悉,進駐香港市場之後,順豐同城或與美團開展合作,承接美團外賣平臺高峰期、定製化、長尾等運力需求。
在內地市場,雙方已經於去年8月開展了合作,順豐同城爲美團提供運力支持。
而在非餐配送市場,順豐同城也面臨一定的競爭壓力。Foodpanda和Deliveroo也涉足零售品類的即時配送,但市場份額佔比較小。數據服務商Measurable AI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Foodpanda的生活百貨送遞佔其即時配送商品交易總額的10%左右,而Deliveroo的佔比只有爲2%。美團的Keeta目前在香港尚未涉足非餐品類的即時配送業務。
除此之外,在香港市場上,點對點運送平臺包括lalamove、Gogox,同時這幾家公司的一小部分業務還涉足即時零售的配送業態。另外幾家小型即時配送平臺,如Call4Van、飛毛跑腿、閃電差事,但業務規模相對較小。
進駐香港,踏上出海第一步
順豐同城曾經是順豐集團下的一個業務板塊,2019年獨立,2021年底在香港上市。2023年,順豐同城則首度實現了全年盈利。在這樣的發展背景下,順豐同城走向了出海的十字路口,香港成爲其後續出海計劃的“前站”。
快遞物流專家趙小敏對界面新聞分析稱,順豐同城已經實現整體盈利,現在到了加速提升市場規模的時候,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所以尋找海外市場的機會,釋放更大的增長空間。
“首先要守好內地市場,另外緊緊抓住大灣區的發展機遇。如果在香港、澳門等地有很好的發展的話,或許還會在東南亞等其他區域加速佈局。”趙小敏說。
這幾年,快遞物流企業的確迎來了走出內地市場的良機。當下,中國品牌開始加速登陸香港市場,快遞物流行業作爲經濟發展的基礎設施,也找到了不錯的入港時機。
比如在餐飲方面,包括農耕記、楊國福麻辣燙、巴奴、木屋燒烤等40多家連鎖餐飲品牌到香港開店,茶飲品牌方面則有蜜雪冰城、喜茶等品牌到香港尋找機會。
與此同時,“港人北上”也給物流行業帶來了一些機會。深圳的山姆、Costco、盒馬等零售商場吸引諸多港人北下購物,順豐等企業藉機開展相關的配送業務,比如“山姆深港半日達”。
另據全球數據統計機構Statista發佈的《香港在線食品配送調查》報告顯示,香港對在線配送服務的需求激增,預計2024年香港在線配送市場收入總額將增長12.2%至287億人民幣(約308.6億港元)。至2029年,香港在線配送市場整體收入預計將達到408.9億人民幣(約439.7億港元)。
除了出海的機會外,趙小敏認爲順豐同城此番佈局香港市場也是順豐戰略佈局大灣區的體現。
在他看來,香港市場的商業流動性正在加速,越來越多的公司到香港IPO,此外深中通道、港珠澳大橋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爲粵港澳大灣區一體化提供了機會,而且當下政策也在積極推動大灣區的深度融合發展。順豐總部在深圳,更應該在這一區域新的發展契機中抓住紅利期。順豐同城作爲順豐快遞物流板塊中的一個主要構成部分,自然也要在大灣區發展中爭得一席之地。
趙小敏認爲,順豐同城在香港市場面臨的挑戰主要是對發展節奏的把握,佈局速遞一定要快,資金投入也要到位。“順豐應該搭建集團化協同作戰的路徑,確保競爭對手很難在短時間內有機會追趕,接下來一年的時間很關鍵。”